关于小学数学有效性教学的几点看法

2017-10-21 13:16李家益
科学导报·学术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段有效性小学数学

李家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在学校的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小学中段数学来说,它是学生逐步深入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合理运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不断的实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中段;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5-0095-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多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展现数学魅力的舞台。因此,在我们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从而使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小学中段数学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的认识,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和谐的师生关系,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关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在以往的小学中段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師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都是开展“灌输式、注入式”的教学,都放不开手脚,放不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认为自己才是教学的主宰,教学的主角。因此,严重的促使着课堂沉闷氛围的生产,学生渐渐远离老师、不敢与老师交流沟通,教学效率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应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因此,教学中,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应要有实质性的转变和突破,教师不能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而是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体现,成为主动学习者,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与学生交流沟通,积极的从学生的点滴小事帮助起,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品质,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获得学生的认可与欢迎,构建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教学,使学生在乐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调动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对于数学来说,许多孩子会觉得数字、公式枯燥无味,不想去学,久而久之,自然无法跟上老师的进度,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是教学方法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中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亦是如此。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许多,在小学中段的数学教学中,积极的创设情境,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法》这一章节内容时,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解与计算,教師可提供多种趣味导入,结合学生熟知的各类情境来调动其积极性进行主动探究实践。比如,将学生日常进行消费的生活实践组织为各种趣味活动进行模拟演示,或者让学生将自己日常生活中做两位数加减计算的一些有趣经验进行分享,通过现场模拟、实践操作、趣味总结等方式在各类情境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与知识应用体验,这对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与应用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引导他们形成长久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倡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学习、探求新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小学中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师生关系活跃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俗话说:“学源于思,起于疑。”问题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学生通过问题的引导,学会独立思考,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实现“会学”,那么,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出示一组数:33、36、39,问: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接着出示另一组数:23、26、29,问: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就是个位上的数是3、6、9?学生在认知矛盾冲突的情境中肯定会引发想探究的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和什么有关系?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四、鼓励学生实践,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知识是人们不断实践的总结,它既起于实践,也终归于实践,因此注定数学是不能死学的,必须与实际相结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实现在实践中领悟,在实践中提高,以至于在实践中创造,这才是教学的真谛。在小学中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的开展数学活动,积极的引导学生实践,有效的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畅游数学的海洋,通过亲身实践去体验数学,唤醒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与思维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领悟数学概念的实质,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价值,实现生活化教学。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让学生们都准备三根木棒,然后让他们自己摆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哪种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与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结:

搞好小学段数学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教学的目的。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必须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出发,根据数学课程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中段有效性小学数学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小学低中段儿童诗自主创编教学实践探微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