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任远
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项目造价与成本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内容,一旦造价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没有按照计划好的要求开展,就会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基于此,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结合实际,总结了造价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难点问题,并且给出了有效的管控措施,希望分析后可以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设;造价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方法;措施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带动之下,工程建设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同时也给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是当前建筑施工单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筑项目在实施阶段,要严格控制施工成本,这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实现最高收益的主要措施。
一、工程中造价成本控制的概述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方面要严格的管理在建设施工的前期阶段资金投入,做出合理的规划,同时要严格的控制成本核算。在整个施工的过程中,要按照施工计划来逐步进行,可以更好的节约项目资金,实现资金的合理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但是从当前我国的建筑项目实际情况来分析,很多施工单位都无法进行有效的造价成本控制,经济效益也无法保证。
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造价控制应该贯穿到整个环节中,其不仅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本,同时也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资金使用,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建设项目中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意义
(1)建筑项目一般来说其工程量比较大,所以具备较高的复杂性,在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会存在比较严重的方案变更问题。这些特性就决定了工程造价与建设施工的资金投入存在很大的问题,一般都是投入资金要远高于项目的预算资金。但是当前我国的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中,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管理方法规范不到位的情况,很难符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需要,这就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项目规划方案,才能保证造价的管理按照计划进行,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工程质量的提升。
(2)建筑项目中实施工程造价的成本控制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资金,还能够具备其他的作用:合理的进行施工成本的预估,使得成本控制更加的灵活,并且使得资源利用更多。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造价控制能够使得资金利用更加的规范化,从而可以达到建筑设计的目标,满足工程质量的要求,并且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积极的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三、过程中造价控制的现状问题
(1)当前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的成本管理意识都比较薄弱,在实践中不能合理的规划建筑设计施工方案。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提升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根本不会考虑其他的问题,从而导致成本的上升,企业经济效益也会比较低。还有一些施工单位一味的降低施工成本,导致了这些项目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2)建设工程项目中的成本管理体系存在许多问题,监督管理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目前很多企业的成本控制都是由财务部门来进行的,其他部门不会参与到成本控制方面,从而导致了成本控制存在失实等问题。
(3)成本控制方法比较落后。目前很多施工单位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没有及时的更新和发展,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措施,导致了管理水平比较低,难以实现真正的项目成本控制,给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四、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1)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用比较低,合同规定中对于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工资补贴,二者的总和就是人工费的预算金额,这种情况下就不会存在超出预算的情况,还能够有一部分应急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2)材料和设备是施工的必备条件,所以需要严格的控制这两个方面的费用,实现量价分离。材料管理人员应该全面的了解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并且要随着市场变动来进行材料的采购。材料预算采购的各个过程中,要全面的进行监督和管理,要明确规定具体责任人。在材料投入使用前,应该全面的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严禁随意的发放施工材料,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减少施工中的材料消耗量,加强监督管理,拒绝出现浪费的问题,最终可以促进材料质量的提升,给企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3)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监督管理制度。在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的监管机构来进行管理,组织人员专门进行工程造价的监督和管理,政府和国家部门要发挥出监管的作用,通过法律武器来保证工作都符合标准的要求,实现规范化的市场管理。
五、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1)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工程的质量、缩短工期,提高项目运行的安全性,并且能够真正的降低施工成本,而项目成本可以直接反映出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是成本管理的核心工作。成本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分为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劳务费用管理以及材料管理等方面。项目实施阶段,在达到合同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应该要尽量的降低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从而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2)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以及施工质量的提升,应该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组织为基础来进行,工程的项目管理部应该从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关系,协调处理各个方面的工作,全体员工都要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提升资源利用率,给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措施是进行成本管理的主要方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从如下的几个方面来进行:其一,采取积极的成本管理理念,让项目人员都能够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二是要进行合理的定额与预算管理,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预算的确定,并且需要进行必要的成本控制;其三,做好各个方面的记录,尤其是涉及到施工成本的技术数据方面,保证各项数据完整、准确,然后就是通过专人来进行记录和统计。
六、结束语
社会在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发展较快,很多大型項目被建设和使用,而随着项目管理要求的逐渐提升,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成本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使其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国强.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11).
[2]王京伟.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 财会学习. 2015(14).
[3]吉瑜.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成本管理创新路径探析[J].中外企业家. 2016(29).
[4]聂丹萍.浅谈企业成本管理[J].南钢科技. 2002(S1).
[5]高军.论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成本管理[J]. 公用事业财会. 2008(04).
(作者身份证号:41112219841014833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