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典艺术歌曲《嘉陵江上》的创作与演唱

2017-10-21 23:48刘振学
神州·下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曲式分析

刘振学

摘要:歌曲《嘉陵江上》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它寄托了作者对失去的家园——东北三省的怀念,唱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深情地表达了成千上万流亡到大后方,对强占了自己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切齿痛恨,对沦陷在敌人铁蹄下的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艺术歌曲。自它问世以来,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并作为男高音独唱曲目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唱。本文通过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曲式结构进行简要分析,为歌唱者在演唱本首歌曲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嘉陵江上;曲式分析;演唱特点

抗日战争时期,涌现了众多激励人们勇于斗争的革命歌曲。《嘉陵江上》正是一首能够深刻表现当时我国人民思想感情的代表歌曲,贺绿汀先生在艺术创作手法上大胆吸取了西洋歌剧咏叹调与宣叙调的写作特点,借鉴了欧洲艺术歌曲创作手法的同时又与中国语言的声韵、节奏等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是这首歌曲民族化创作的显著特点。作为当代的演唱者,要想演唱好这首歌曲,就必须对歌曲的创作特征和时代背景等进行深入了解,才能深切体会和表达出歌曲的灵魂。

一、歌曲《嘉陵江上》词曲作者简介

贺绿汀(1903-1999)是中国近、现代音乐界中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和活动家。1931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早年参加湖南农民运动和广州起义。先后任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教员,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音乐教员、延安中央管弦乐团团长、华北文工团团长。半个世纪以来,贺绿汀共创作了三部大合唱、二十四首合唱、近百首歌曲、六首钢琴曲、六首管弦乐曲、十多部电影音乐以及一些秧歌剧音乐和器乐独奏曲,并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同时,贺绿汀先生还翻译外文音乐理论专著和写作音乐论文。1936年翻译出版的普劳特(EbenezerProut)《和声学理论与实用》,是第一部完整、系统地将欧洲近代和声理论引进中国的译著。抗战爆发后,作为关怀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音乐家,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演剧队从事宣传、创作和教学活动,期间创作的歌曲《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垦春泥》和根据同名钢琴曲改编的管弦乐《晚会》、根据民歌编曲的《东方红》、《森吉德玛》等,都是抗战时期音乐的精品。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小說家。1912年 9月25日生于辽宁昌图。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接受了进步思想的影响。1932 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加入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同时开始文学创作活动,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1933年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1935年完成,成为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之一。1980年,端木当选为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84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5年,《曹雪芹》中卷(与夫人钟耀群合著)出版。

二、《嘉陵江上》创作背景

《嘉陵江上》词曲作者有着共同的历程,都经历了在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中,逐渐认清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只有依靠中国共产党,依靠劳苦大众,才能拯救中华民族。抗战爆发后,又都积极投身民族自救的洪流。歌曲《嘉陵江上》正是描写由于日寇的铁蹄,踏碎了“我”对家乡故园的深切眷恋;为了家乡的一草一物。“我”决定迎着敌人的刺刀枪弹,以刀枪对刀枪去收复家园。“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成为这一时期音乐创作的主题,“爱国主义”主题又一次在歌曲的创作中得以集中的体现。这在抗日救亡、同仇敌汽的民族热潮中,无疑是激发爱国、召唤斗争的号角。歌曲《嘉陵江上》,1939年初作于重庆。端木蕻良的词作是一首散文诗。贺绿汀尝试多种谱曲方法,均不理想。最后,他背熟歌词,独自徘徊在长江边上,反复轻声朗诵,终于抑扬顿挫的语势中摸索到相应的旋律,写出了这一首既抒情又充满戏剧性的歌曲。它问世以来,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并作为男高音独唱曲目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唱。深情地表达了成千上万流亡到大后方,悲愤地“徘徊在嘉陵江上”的同胞,对强占了自己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切齿痛恨,对沦陷在敌人铁蹄下的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嘉陵江上》所体现的时代特色是十分突出的,当时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革命斗争服务的,但不是所有的革命音乐都能够经久不衰地流传下去。好的音乐作品不应当只是手段,而是要通过音乐来表现和抚慰需要的人,《嘉陵江上》正是如此。时至今日,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年代,或者我们从没有经历过那样特殊的生活,然而每当我们听到或哼唱起这首歌,依然会唤起我们心中悲壮与激愤的心情,它是岁月流传中永不磨灭的印迹。

三、《嘉陵江上》艺术特点

在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艺术歌曲在创作题材方面多以反映当时我国知识阶层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热爱和平生活的内容为主。这时期反映中国被压迫阶层的现实生活和表达他们力图摆脱压迫、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众多艺术歌曲的主题。炽热的爱国激情,使歌曲明显具有以下特点:1.思想感情与人民大众融合而一,反映出强烈的民族愿望和时代精神。2.旋律风格有着雄浑、豪迈、沉毅的气质。3.曲调在注重大众化的同时,有着深厚的艺术性,吸收了外国咏叹、遥唱、朗诵调等体裁的风格,成为继承而不拘泥于传统形式、创新而不脱离民族风格的范例。作为艺术歌曲《嘉陵江上》已日渐显示出它的艺术魅力,这正是作者激情融注,是艺术性与历史性的完美结合。

四、《嘉陵江上》歌词分析

歌曲词作者端木蕻良与曲作家贺绿汀同样都经历了时代的黑暗,对生活的渴望和对革命的热情使得他们都毅然地投身于革命斗争的道路中。歌曲从歌词的具体内容来看,第一句是“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但这一句的意义并没有结束。第二句“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在“羊”字上有一个完全结束,表达出这一句诗一般的意义,也表现了诗人的完全失望。根据诗的朗诵造成音乐的悲愤情绪。到了第三句“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芬芳,”仿佛诗人真的闻到故乡泥土的芬香。接下去的歌词是“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又回到嘉陵江边,歌声忽然从低沉转到明亮,表达出作者悲愤的心情。到了“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结束在“想”字上。前一段到此似乎应该完结了,但后来又添上一个尾声—“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这时描写诗人内心无形中出现新的念头。“我必须回到我的故乡,为了那没有收割的菜花”。接着忽然坚决起来,写出“和那饿受了的羔羊!”下面“我必须回去”是低沉而坚决的,紧接着又出现更加坚决的而强烈的言语:“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这时全曲的情绪发展到最高潮。到了“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这一句出现一个最后的高潮,进入最后的完全结束。这一首散文诗正是描写了在日寇铁蹄下劳苦大众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敌人的痛恨,在当时的抗日斗争中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力量。endprint

这是一首复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为4/3拍子的歌唱性旋律特点。除前奏以外,A段共30小节,由5个乐句构成,在b小调陈述。三小节的间奏之后进入歌曲的B段,B段共19小节,由3个乐句构成,从e小调进入之后,逐步转入其关系大调G大调,最后又回到主调b小调上。整体来看,A段音乐情绪悲伤,速度较舒缓,抒情性较强,而B段速度稍快,情绪上紧张而激愤,与A段形成对比。前奏由5+4结构的两个不平衡乐句构成,使音乐从一开始就造成了不稳定感和激动的情绪。A段(10—39)分为5个乐句,共30小节,为4+5+7+7+7的不平衡句法结构。可见这一乐段的句子是逐渐加长的,既体现了音乐情绪的逐步高涨,推动了音乐的发展,同时也为B段的进入做了铺垫,形成了对比。3小节的间奏之后,B段(43—61)进入,共19小节,由3个7+6+6结构的乐句构成。这一乐段在规模上明显小于A乐段,句子的结构仍然是不稳定的。但不同的是,B段的句法结构是与歌词的朗诵和语言的划分有着直接关系的。如第一句当中的歌词可以分为两个小句,但在音乐的进行当中则是一大句,因此在规模上加长了。第二句的歌词“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情绪上是激愤而急切的,因此音乐短促而有力,形成了紧张感。第三句句子虽然歌词的字并不多,但旋律明显拉长,既做到了音乐情绪上的回归,同时也造成了收束感。

整体来看这首歌曲的乐段和句法多为不平衡结构,造成了音乐上的情绪波动,同时也推动了旋律的进行和展开。

歌曲的A段在b和声小调陈述,小调的调性特征更能够体现歌曲悲伤的情感。B段从b小调转入了下属关系调e小调,B段的第二句是歌曲的第二个高潮,情绪上激愤而悲壮,调性从悲伤的e小调的转入其关系大调G大调,大调相比小调而言更坚定有力,更能体现音乐情感的发展。歌曲在B段第二句的最后两小节转回到主调b小调,做了调式以及调性的回归,形成了歌曲的完整统一。

综观全曲,前一部分是一种悲愤情绪,后一部分则带有强烈的戏剧性,但是全曲感情的变化,完全是根据诗的情绪的发展与抑扬顿挫的朗诵音调来创造歌曲的旋律和安排调性的转换的。使这种中西结合的民族化歌曲创作手法为人民大众所接纳、喜爱。

五、歌曲的演唱特点

在音乐创作上,作曲家将旋律、歌词及语言进行有机地结合,在乐思的主题与展开上,既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技法,又带有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在情感表达上,全曲共分两个层次,首先歌唱者以第一人称来讲述自己的经历“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田舍、家人和牛羊……”,描述了主人公失去了一切,被迫在外流浪,徘徊在嘉陵江边的情景。钢琴伴奏运用了深沉的柱式和弦,衬托着“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仿佛流在我心上”的悲愤之情。随后,音乐由弱渐强,引出了后一段的开始。第二个层次,音乐家在创作中借鉴了西洋音乐的宣叙调,带有一种朗颂式的,改变了前面处于徘徊状态的情绪,特别是在三次不同的“我必须回去”中,表达了不同的情感。第一次“我必须回去”,是悲壮的情绪;第二次“我必须回去”,是充满了斗争精神;第三次“我必须回去”,是青年人坚定了夺回失去一切的勇气和必胜信心。只有把握住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在演唱时融入所演唱的人物中去,体现出作品所刻画的人物思想和情绪,把握其特有的艺术特征。此外,除了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以外,曲调的风格及韵味,也是情感表现的主要手段。

在声音表现上,开始的“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声音控制在f的力度,表现出主人公满腔愤怒,接下来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声音力度用mf来处理,体现出主人公痛苦和不舍的心情。根据情感的趋势控制声音的强弱波动,三个“我必须回去”之后,随着激情的高涨,旋律的上扬,钢琴伴奏运用了简洁有力的和声,声音上由f- f - ff 的力度不断加强,与前一段在节拍与力度上形成了强弱的对比。在演唱上,前一段是以悲的感情色彩为主,不能唱得太重、太强,控制音量及采用合适的音色来塑造音乐形象和情感表现。根据不同情绪的层次变化,语气要坚定,音色要饱满,气息要扎实,为进入全曲结尾的高潮做好歌唱技术上的准备。

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与歌词的语言特征紧密结合的,由于歌词是一篇散文诗,因此作曲家也有意将音乐创作成朗诵式的咏叙调,旋律紧随歌词的语言音韵而进行。歌曲中使用了大量的同音反復,造成了音乐的停滞感,表现了主人翁对家乡的向往以及对敌人的痛恨,演唱中应体现出歌曲中主人翁悲愤无奈的心情。歌曲在旋律上的另一个特点是句子的结尾使用了带有叹息性的语气,同样为演唱中音乐情绪的发展营造了氛围。另外,装饰音以及三连音、五连音的使用,都在音乐的发展中造成了情绪上的波动,表现了主人翁与敌人抗争的决心以及对回家的渴望,在演唱时应将自身置入歌曲中主人翁的思想感情中去。

歌唱者在演唱时,将作品中的人物、情感融为一体,听众才能从中感受作品的思想内容,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艺术享受。不同的歌曲,表达不同的情感,将情感体验、想象、领悟结合起来,去领会作品丰富的内涵,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同样的一首歌,不同歌者有着不同的演唱效果。有的感人,有的不感人,除了技能、技巧以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情感的表现上。而情感的表现是对歌曲内涵、灵魂的准确把握,把握的准确,才能有助于内容的表达与主题的发挥。只有把握住歌曲的情感和灵魂,真正的融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以情动人,利用充分的联想,做到情景交融。将自己在生活中的阅历、情感、感悟融入到歌唱表演中,才能将情感完美的表达出来。使歌者和听众得到情感的交流和分享,才能使歌唱艺术显示出永恒璀璨的魅力!

结语:

歌唱者如果想要将歌曲演唱好,那么在演绎任何一首作品前,应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歌词的内涵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本首歌曲的词、曲及创作背景的分析,把握住歌曲的感情发展与声音的运用,在歌曲的演唱中使自己置身于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中去,才能准确的表现出歌曲的情感。时至今日,尽管我们已经远离了那个年代,或者我们从没有经历过那样特殊的生活,然而每当我们听到或哼唱起这首《嘉陵江上》,依然会唤起我们心中悲壮与激愤的心情,它是时代的余音,是岁月流传中永不磨灭的印迹。endprint

猜你喜欢
曲式分析
比才《神的羔羊》的创作与演唱分析
艺术歌曲《飞天》的音乐风格与创作特色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之《七月——刈者之歌》曲式分析
《像天使一样美丽》作品分析及演唱处理
扬琴曲《林冲夜奔》的主体分析及演奏技法的运用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之《六月——船歌》的曲式分析
拉赫玛尼诺夫两首前奏曲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组曲《四季》之《四月——松雪草》曲式分析
土家族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曲式分析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十二月·圣诞节》曲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