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帅杰
[摘 要]根据煤炭现代化企业的特点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现状,以“零缺陷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指导,能很好促进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关键词]零缺陷;管理;煤矿;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H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2-0000-01
1 引言
零缺陷管理(ZD,Zero Defect Management)又称零缺点、ZD活动,源自于1962美国马丁马里塔公司,由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的菲利浦·克劳士比提出的。1965年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零缺陷管理虽然源自于质量管理的需要,但它的核心理念对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高的企业来说,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煤矿是地下开采作业,生产环境特殊、条件恶劣,最常见的煤尘、水、火、瓦斯、顶板五大煤矿自然灾害时时伴随生产过程,同时煤矿生产系统复杂、生产环节多、涉及专业多、专业性强、劳动力密集的特点,使煤矿企业在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岗位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会引发事故甚至一系列的灾难事故。所以只有标准、合格、零缺陷的安全生产过程管控,才能实现矿井的高效安全生产。目前国家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煤矿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质量达标“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管理体系等多方措施,与零缺陷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是可以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良好保障的。
2 煤矿安全生产现状与零缺陷管理
目前,美、英、德、澳等国已基本消灭重大死亡事故,虽然我国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逐年下降,但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并不理想,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把“安全第一”的方针深入地贯彻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生产过程中“重生产、重效益、重结果”,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的过程管理不到位,对事故的“零容忍”、“零缺陷”思想认识不到位。
克劳士比提出的“零缺陷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质量管理理念,也是一种哲学观念。它主张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生产、经营,生产者、管理者、经营者都需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工作(业务)零缺点、零误差,并通过持续改进向着更高质量(要求)标准而努力的管理活动。“零缺陷管理”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业务)的承诺要求”。通过在煤矿企业深入、持续开展“零缺陷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工作结果)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保证各个环节零差错、问题零容忍,使企业安全管理执行过程无偏差。
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需要,“零缺陷管理”要以安全风险预控为核心,安全管理过程为重点,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控的切入点,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标准和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零缺陷”并非绝对没有缺点,是要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它要求系统工作者(包括一线从业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从一开始把工作(业务)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业务)的质量、成本与消耗、工作质量、业务衔接、沟通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检测、考核来纠正。
3 零缺陷管理在煤矿企业的应用
3.1 零缺陷管理的基本要求
通过对煤矿企业各个经营环节、层面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保证各环节各层面各要素的缺陷趋向于“零”,具体要求是:
①煤矿企业生产系统复杂,涉及面广,所有的工作环节都不得向下一道环节传送有缺陷的决策、信息、技术服务,这就要求各系统之间的横向沟通传递,系统内部的纵向沟通传递必须是准确的、畅通的、零缺陷零偏差的。
②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必须建立管理制度和规范,按规定程序实施管理,不允许存在失控的漏洞。如严格实施煤矿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使人、机、环境、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③每个环节每个层面都必须有对产品或工作差错的事先防范和事中修正的措施,保证差错不延续并提前消除。如实施的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生产闭环管理(PDCA)等。
④在煤矿企业管理的四要素“人、机、环、管”即“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系统的缺陷”中,要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人的行为”为重点,完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每位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人都成为“零缺陷管理活动”的主体。
⑤煤矿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及现场动态变化,及时调整“零缺陷活动”内容以适应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实现动态平衡,保证管理系统对企业发展有最佳的适应性和最优的应变性。
3.2 需要理解的几种观念
在煤矿安全生产推行零缺陷管理活动,要树立零缺陷的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种观念:
①对偏差、错误的“零容忍”观念。在任何一个管理体系中,管理成效取决于执行过程,任何执行中的小的偏差、错误都会在一个系统内不断放大,导致最终结果大相径庭。所以说煤矿企业中的矿对区队管理、区队对班组管理、班组对职工管理中常常会有“人总是要犯错误的,难免有一点小问题,一点小误差”的观念,甚至纵容人们的这种观念,它会导致业务质量不高、安全标准降低。零缺陷管理向这种传统观念发出挑战,它抛弃“难免论”,对执行偏差、工作中的错误“零容忍”。
②主角观念。长期以来煤矿企业一直是“黑、大、粗、笨”的形象示人,管理上多有粗暴形式,矿、区队管理者是主角,他们决定着工作标准和内容,职工只能照章办事。零缺陷管理要求把每一个职工当作工作主角,认为只有全体职工都掌握了零缺陷的思想,人人想方设法消除工作缺点,才会有真正的零缺陷运动,管理者则是帮助并赋予他们正确的工作动机。
③强化职工安全思想建设的观念。煤矿企业经营管理方法侧重于技术处理,赋予职工以正确的工作方法。零缺陷管理则不同,它侧重于心理建设、安全思想意识建设,赋予职工准确、无误地进行工作的愿望,也要让职工充分理解和明白“安全是做出来的,不是管(考核)出来的”的理念。
3.3 “零缺陷管理”活动的实施步骤
①建立推行零缺陷管理的组织。煤矿企业最高管理者要亲自挂帅,建立建全相应的零缺陷管理组织,建章立制、教育培训职工,动员和组织全体职工积极地投入零缺陷管理。
②确定零缺陷管理的目标。针对零缺陷管理活动,制定适合企业需要的管理目标、评价标准和目标值,分级管理、逐层分解目标项目、严格考核及时公布目标完成情况。
③进行绩效评价。将各区队、班组、小组、个人、岗位确定的目标是否达到,要由各层级评价小组自己评议。
④建立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制度。针对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职工对于不属于自己主观因素造成的错误原因,如设备、工具、其它环节误差、工作交接等问题,可向组长指出错误的原因、改进建议或方案。
⑤树零缺陷管理先进标杆,增强职工参与零缺陷管理活动的信心和责任感。
4 结束语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原有制度管理体系特点是经验式的管理、是反映式、被动的管理,注重最终效果、事后追责。“零缺陷管理”活动是源头式管理、过程管理,是超前预控管理、突出事前、事中的过程管理,是主动管理、全员参与的自主管理、闭环管理、持续改进管理。“零缺陷管理”能有效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打造真正的“本质安全型”煤矿生产企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