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月
黄瓜作为鸡西市鲜食蔬菜在蔬菜市场上占有比较大的份额,目前我市设施黄瓜的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但是设施黄瓜生产效益并不是很高,也不是很稳定。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高产栽培技术的普及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本人根据多年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总结出温室黄瓜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品种选择
要想实现黄瓜栽培的高产,品种选择很重要,应该选择适宜当地条件以及栽培技术条件的品种以获得最高产量。鉴于对鸡西的自然条件的分析,应选取较为耐寒的黄瓜品种,并且在温室环境下不容易遭受病虫害。
2 种子处理
首先采用温汤浸种对种子进行消毒,将55℃的温水倒入盛有种子的容器中,边倒边搅拌,以使种子均匀受热,并保持此温度20min,然后待温度降至30℃时,停止搅拌,浸泡4~6h后,进行催芽,将捞出后的种子用纱布或毛巾包好,放在3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
3 育苗
早春茬育苗时,应选取健康、无毒的幼苗,对其之后的栽培过程有利。通常情况下对于育苗的时间有严谨的安排。 或者可以利用茬口时间的选定,在适宜的时间直接定植,这样便可以直接跳过育苗这一步骤,使过程简化。但是由于该时间不好掌控,建议还是利用前一种常规方法,较为保险且安全。育苗一般有两种方法:有土育苗和穴盘育苗。穴盘育苗是一种比较先进的育苗方式。基质是以草炭加蛭石按体积比2:1混合,每立方米基质混合氮磷钾复合肥(15:15:15)28.5~36kg/hm2,或者尿素15kg/hm2、磷酸氢钾15kg/hm2。无论是人工還是机械装盘,都应该以自然装满为好,不能局部按压,这样可以保证每盘的每个孔穴的装基质量均匀一致。原始基质的浇水要彻底浇透,营养基质浇水要达到湿而不透的要求,这样可以避免造成养分的淋失。可以采用人工制作的压印板压印,一般瓜类压印深到1.2cm,特别是大粒种子要适当深播,每个孔穴的压印深度要一致,以保证出苗整齐。种子处理、播种、嫁接方法和有土育苗相同。播种穴盘规格为50孔,嫁接时移入30孔穴盘。
4 合理定值
定植定植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对大棚内的各部分进行彻底消毒,这个消毒过程在定植前的一个月就要开始进行,以杀死棚内的病虫卵,防止幼苗在种植之后遭受病虫害。该消毒所使用的药品可以采用硫黄、敌敌畏以及锯末按比例混合。接着需要进行施有机肥,并且对土地进行深耕,使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使幼苗可以有更充足的养分及更好的生长环境。在冬季,温室内应做高床并且用地膜进行覆盖,有效地提高地面温度,防止幼苗受冻死亡或枯萎。保证用于定苗的幼苗不受冻,定苗后能够健康,并且对其进行筛选,取出不健康的,留下最健壮的幼苗。定植的时间应为 11 月后半月至12月初,这一时间段最适合幼苗的生长,种植时切记不可过密。
5 湿度调控
设施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该保持在85%以下,灌水时采用膜下暗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春秋季节因为温度较高可以进行放风排湿,特别应该注意早上在揭帘以后,傍晚盖帘以前要短时间的放风排湿,然后闭风升温,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室内空气湿度过大;冬季因为外界气温低,尽量利用晴天上午放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通过减少灌水,以及张挂保温幕,夜间和早晨揭帘以后适当加温来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6 肥水管理
定植以后5~7d灌一次缓苗水,然后控水蹲苗。如果是高温期蹲苗,由于地温、气温较高,植株失水比较多,应该适当浇少水,补充植株水分,降低地温。当根瓜伸长,瓜柄颜色转绿的时候结束蹲苗,开始加强肥水,随水追磷酸二铵75kg/hm2,尿素75kg/hm2,硫酸钾97.5kg/hm2。冬季寒冷季节10~15d追1次肥,将肥料完全溶解,只浇肥料水,如果不缺水不浇清水,防止地温降低,空气湿度增大,适当追施“多得”等微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达,叶片深绿,增加植株抗逆性。春秋气候温暖肥水要勤,7~10d追1次肥,5~7d浇1次水,夏季5~7d追1次肥,3~5d浇1次水。结瓜中后期可叶面喷施0.3%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适当追施“多得”等微肥。追肥灌水要根据植株生长形势、叶色、温度及光照情况灵活掌握。
7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黑星病、蔓枯病、菌核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白粉虱、潜叶蝇、蚜虫、茶黄螨等等。防止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作者单位:158000 黑龙江省鸡西市园林管理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