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曲者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作为当代基层教育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教育亦是如此。如今,我们又迎来了新课改,新课改倡导的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网络媒体让学生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性
引言
新课程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用新颖的方式将所学内容编辑于书中。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抽象难懂。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互联网等方式使教材中的内容生动化、简单化。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教学中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围绕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质量,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有效破解“自主、合作、探究”难题,整合教学方法,培育创新精神四点展开分析。
一、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课堂质量
现代教学中,教室都是网络覆盖,因此,在使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时,压缩不必要的节点,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学生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讨论、去争辩、去探索,交流展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学生的主体性也能充分体现出来,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与此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得到有效发展。例如,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大多数学生对“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不容易理解,此时,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直观动态地展示圆形“化圆为方”的变化过程,通过动画演示将圆平均分成4份、8份……32份等,再拼接成近似的长方形。加上教师的有效解说,更利于学生理解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半径、周长的一半的关系,逐渐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种化曲为直的复杂推导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既体现出教学的趣味性和表现力,又很容易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真正参与了知識的形成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的辅助工具,其目的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基础,其根本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质量。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因此,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数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加以演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把一些抽象的概念与公式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例如,在分析《长方形的知识》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逐步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基础知识,比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接着,教师再运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生一起去验证结果,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时也会特别激动,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会得到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是,信息技术课件辅助教学则能轻松实现。
三、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有效破解“自主、合作、探究”难题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思想方法,需要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取。”学生只有经过自主探究、验证、总结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牢固掌握;才能灵活、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之中。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的情况。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内容时,在课堂练习这一环节中,信息技术能及时把计算正确、错误的信息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反馈给学生,相当于多名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在屏幕上将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显示出来,为师生间展开良好互动创造条件。这样不仅使学生快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还能够从中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知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与因材施教。另外也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还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综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化教学必然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并且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中。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有机整合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把信息化教学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
[2]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以《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为例[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