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娟
摘要: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开发手机App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教育技术专业(iOS开发方向)就是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中产生的。为了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成为必然,该文对教育技术专业(iOS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教育技术;iOS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课程设置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了智能手机的使用,研发智能手机App成为较具发展潜力的行业,就业前景非常好。iOS是苹果公司所开发的移动端操作系统,它是目前最安全、稳定性最高的操作系统。苹果于2017年2月公布iOS10的安装率为79%,这充分显示了苹果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为拓宽学生就业范围,我校将传统的教育技术专业与iOS应用开发整合在一起,学生既接受传统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又接受iOS应用开发的知识,毕业生可以选择教育技术和iOS两个方向的工作岗位。这是由两个方向整合起来的一个专业,是我校在校企合作办学这一前提下,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接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索出的一条创新性专业建设道路。目前此专业的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现已招三届本科生,每届的培养方案都根據实际教学情况有所微调,本文主要对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按照软件工程规范进行软件开发,能直接进入IT教育企业、教育科研部门或IT机构从事程序设计、UI设计、iOS平台下教育软件开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管理、设计与开发等工作,具备良好专业素养和基本能力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学生毕业时基本具备在iOS平台下开发教育软件的能力,以及相关教育资源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能力,能从事iOS平台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设计和开发等工作,因此毕业生可以选择教育技术和iOS两个方向的相关工作岗位。毕业生应以具备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强调实际操作,少数继续深造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
2课程设置
在我校已招收的三届学生教学实施过程中,综合代课教师与学生的反馈,暴露出一些实在的问题,因课程设置(包括课程开设的科目和课时数以及企业方实训科目和课时数)考虑不周,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地调整,以适应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2.1确定每学期授课周数
学期授课周数主要受企业方教师实训与校内实践活动安排的制约,在新制定的培养方案中,综合以上两个因素,确定了每学期授课周数,具体情况如下:
2.2通识教育课程调整方案
根据教育部规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开课科目与原培养方案一致,在课时数上做了微调,在原方案周课时不变的基础上,结合上表中的各学期授课周数,确定了新的总课时。在文化素质教育限修课里,考虑到学生毕业后要书写软件设计相关的文档,所以在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两门课中推荐开设后者。
2.3学科基础课程调整方案
除根据上表确定的授课周数调整的总课时之外,新的培养方案对部分课程的上课学期和周课时数做了调整。
Java作为Android平台的主流开发语言,培养方案中将其用作引导学生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入门性教学语言,开设此课程也可以为学生将来择业提供另一种方向。旧的开课计划中此课程的总课时与周课时为120和8,此次调整为96和6。开设这门课是为了让学生对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有一个了解,为后续Swift与Objective-C的学习奠定基础,也为将来部分学生选择Web开发方向提供语言基础。此课只涉及基础语法教学,由120缩减到96课时较合适。作为UI界面设计的基础,静态网站设计由原来的70课时调整为60课时。数据结构是算法设计的基础,在学习程序设计基础后,第二学期应马上开设此课程,故此课由第三学期调整到第二学期开设,课时量由70调为64,应适当降低难度,太难的且使用频率少的算法可删减,主要讲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组织形式。
2.4专业课调整方案
本专业是由两个方向整合起来的,旨在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既可以从事教育技术相关工作,又可以选择iOS开发相关工作,所以主要专业课是围绕这两个方向制定的,但传统的教育技术专业的专业课都是偏理论的,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故新方案中将这些偏理论的课程砍掉,留下考研涉及的小部分课程作为专业任修课,供打算考研的学生选修。没有考研计划的学生主要培养其动手能力,故专业必修课与限修课中都是涉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
iOS开发所用到的编程语言有Swift与Objective-C(OC),前者是比较新的而且语法简单,发展不太成熟,语法更新较快,后者发展得成熟应用广泛,语法相对固定。从语法繁简的角度上看,Swift适用于初学者人门学习,故将Swift安排在第三学期,OC随后排在第四学期。但在课时安排上由原来的120缩减到96课时。Swift和OC是iOS开发必备的基础语言,主要讲的是基础语法,在专业基础课中占有核心地位,虽非常重要,但在开此两门课之前,学生先后两学期有程序设计基础和Java的学习,已对程序设计、程序结构和面向对象有了充分了解,而且未涉及到具体开发,所以课时量不用设100多,96课时已经足够了,足以满足各项重要知识点的讲授,甚至还可以匀出来课时用于讲一些基础控件与基本语法结合的问题。
由于第三学期有了Swift基础,第四学期即可开设iOS应用开发(一),此课程与OC同步进行,一些简单的项目学生就可以分别用两种语言实现,这可以充分提高学生对这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为后续两种语言的混编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第五学期主要专业课有iOS应用开发(二)和移动端界面设计,继续深化项目难度并同时安排界面设计课程,一个项目的界面修饰很重要。UI设计师是目前就业市场缺口较大的一个行业,移动端界面设计是新方案中增加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提高学生控件设计和界面修饰能力,也为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进入用人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本学期还有一门比较重要的PHP,它与数据库交互来开发web应用,是访问动态网站的一门语言,为学生选择web应用开发方向提供了基础。endprint
第六学期主要专业课有iOS应用开发(三)、Pvthon脚本语言基础和HTML5,后两门都属于Web开发语言。Pvthon是一种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的面向对象的高级动态语言,人们把它称作“胶水语言”,用它可以封装和集成其他语言程序。很多大公司,例如百度、高德等用其作为数据挖掘工具,所以Python爬虫的应用非常广泛,深人的学好这门语言对于进人职场来说显然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HTML5是一种Web前端开发语言,移动端常用的地理定位、离线缓存及动效都要用到HT-ML5。本学期的课程进一步为学生选择Web开发方向打下语言基础,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身情况在iOS开发和Web开发两个方向中选择。
2.5实践课程调整方案
在实践环节,新方案去掉了原有30学时的苹果授权软件一iWork09实训。iWork是iOS系统下的办公软件组合,学生常使用办公软件,一些功能即使没讲过也能自己通过菜单掌握操作步骤,所以这门课不需要企业来实训。原方案中的课程除Java维持30课时不变,其余课程均增加到36课时,安排相对比较充足的时间由企业教师带领学生切实提高实践能力。在大四学生要进入企业实习基地完成综合实训和专业实习,综合实训由原来的120增加到320,让实训教师有充裕的课时深入讲解开发技术,专业实习360课时不变。完成这两项后企业根据专业学生实习表现与工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课时数从300增加到360,到此阶段,学生基本可以直接参与项目开发工作,可以跟项目组其他同事学习开发技术。
3专业建设实施建议
3.1实验室建设
目前我系专业机房有两个,都可以容纳50人教学。教师教学时要将显示器设成镜像显示器,使得显示器上只有中间区域有效,两边区域都是黑屏,教师机屏幕字体还得放大,讲课过程中多有不便,实验室人员应研究一下显示器连接投影机后,如何能使得显示器全屏幕都可用,这样教师在编辑代码时就可以看到全部的提示、便于選择。
3.2师资队伍建设
本专业现行教师队伍人数少,只能完成学科基础课,最重要的应用开发课程——iOs应用开发现均由企业方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我系教师不能独立完成,这严重影响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积极引进iOS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公开外聘iOS应用开发专业人才做兼职教师;培养系内教师提高专业层次,可采取由企业方假期短期培训、长期派教师外出专门学习、企业方教师授课期间安排教师随堂听课学习、教师自学提高等方式。
3.3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
专业的建设离不开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由带头人负责本专业的所有相关事务。校系两级应出台适当的政策,鼓励教师申报本专业带头人,由于本专业处于摸索阶段,专业建设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专业带头人肩上的责任重大。之前所有教师都没有接触过iOS开发这一方向,在业务学习上都是从头开始,既要学习项目开发技术又要制定和实施各种方案,挑起一个专业,这对于我系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校系两级要积极鼓励普通教师投身这一工作,为带头人的选拔做准备。
4小结
根据对专业的深层剖析,结合作者承担过的两门专业基础语言Swift和OC的教学经历,本文对教育技术专业(iOS开发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新的培养方案既考虑了传统教育技术理论课的选修,还涉及了Web应用开发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