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鲁迅翻译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2017-10-21 16:43章琦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

章琦

内容摘要:国内学者在对鲁迅翻译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中,不但论证严谨且成果丰硕,他们大多肯定了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巨大贡献,也从翻译的社会性和传播功能的角度对其提出的若干争议理念作出正名和阐发,却唯独缺少由翻译的语言性这一基础特征进行切入的探索,这也是该研究日后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鲁迅翻译 翻译的语言性 翻译的社会性

1.引言

鲁迅一生从事大量的翻译实践,也写过不少讨论翻译理论的文章,其中不乏见解深刻、隐忍深思的观点,历来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回顾过去对鲁迅翻译活动考察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的探索提出思考和建议。

2.2005年以前的鲁迅翻译研究

李春林和邓丽(2006)将1981-2005年的鲁迅翻译研究分为四部分论述。一是对鲁迅翻译理论与实践的总体考察,其中包括:鲁迅对外国文学的译介,鲁迅的翻译理论,鲁迅翻译理论的历史意义,鲁迅翻译的目的,鲁迅对译文文化的作用,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的作用等。

二是对鲁迅翻译理论与实践观点的讨论,其中包括:辩证看待“直译”与“硬译”,“硬译”提出的历史环境,“宁信而不顺”的历史意义,鲁迅文化观在“直译”上的反映等。

三是对鲁迅与同时代翻译家的比较研究,其中包括:周氏兄弟的日本文学翻译观,或是鲁迅与郁达夫、鲁迅与丰子恺在翻译观上的异同点等。

四是对鲁迅某些具体译作的分析考订,其中包括:《域外小说集》的影响,鲁迅在日本的翻译活动,鲁迅的翻译态度和译文特色等;或纠正学界关于鲁迅翻译及译作的一些偏误。

3.2005年以后的鲁迅翻译研究

2005年以后的研究,多以若干理论为基础展开探讨。莫逊男(2005)论述了鲁迅翻译策略由归化向异化发展的变化历程,揭示了其中的政治取向和意义。崔峰(2007)认为“中间物”意识的角度结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对鲁迅的翻译思想、翻译实践的深入挖掘大有助益。高芸(2008)认为“信”与“不顺”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活动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贺爱军(2009)进行文化视角的解读,认为鲁迅的翻译思想并不局限语言表层,而是一种改造中国语言文化、构建平等民族关系的文化策略。赵秀明(2009)以接受美学为理论基础,从翻译的功用、翻译的标准、翻译的方法及翻译接受四个方面,阐述了鲁迅翻译思想的多元特征。刘云虹(2010)从翻译批评的历史观和文化观入手,指出任何拘泥于语言层面和文本比较或把“信”作为唯一尺度的评价都不足以对鲁迅翻译研究做出合理的阐释和判断。穆婉姝等(2010、2014)以鲁迅翻译思想中涵盖“和谐生态”的理念着手,从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重译、译有所为等层面探讨鲁迅进行翻译实践的具体目的。褚孝泉(2010)通过解释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度向问题,指出鲁迅在翻译中所秉持的“宁信而不顺”、“硬译”等理念的本质是译文语言变异。

4.思考

以往的研究大多肯定了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巨大贡献,对其提出的、具有争议的“宁信而不顺”、“硬译”等理念也从翻译的社会性和传播功能的角度进行正名和进一步的阐发,而对于翻译的语言性这一基础特征却避而不谈,因为多数研究认为鲁迅重视的绝非语言层面。这里便有一个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即没有严格区分翻译的语言层面和翻译的社会层面,以往的研究在阐述鲁迅在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成就和贡献时,往往突出翻译的社会性,且多是主观性论断,并未就翻译的语言性对鲁迅的翻译思想及行为做出客观描述。

这实际上体现了学界在对“翻译”本质属性的界定和描述上相对草率,因为“翻译”和“翻译行为”,无论作为静态的作品还是动态的行为,都与执行人译者密切相关;而语言学(主要是语用学)“关联-顺应论”恰好可以用来解释鲁迅的翻译观与翻译实践在语言和社会两个层面的体现,就其争议性观点“宁信而不顺”和“硬译”进行阐释,也对“直译与意译”之争重新定位,以推动鲁迅翻译研究进一步实现其客观性和描述性。

参考文献:

1.褚孝泉. 译文·异文·易文——翻译行为的第三个度向[J]. 上海翻译, 2010(3).

2.崔峰. 翻译家鲁迅的“中间物”意识[J]. 中国翻译, 2007(6).

3.高芸. 从归化到异化——试论鲁迅的翻译观[J]. 江西社会科学, 2008(5).

4.賀爱军. 鲁迅翻译思想的文化解读[J]. 名作欣赏, 2009(1).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关联-顺应论下的翻译与翻译行为研究”(2016N38M)]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