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丽++顾志昊
摘要:本文就区域化党建的基本内涵进行全方位解析,并以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为例,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创新;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
党的十八大对于加强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统筹设置基层党组织,统一管理黨员队伍,整合各类政治资源,拓宽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途径,成为新形势下党建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一、区域化党建的基本内涵
早在 1996年,中组部就印发了《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用于应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基层管理体制的转型。近年来,中组部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如何加强新形势下的基层党建工作。
按照中组部的部署和要求,各地大胆进行探索创新,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从不同角度对区域化党建进行了界定,或是认为区域化党建是一种工作理念,或是认为区域化党建是一种工作平台和网络架构,或是认为区域化党建是一套具体工作方式,都从其中一个方面对区域化党建进行了总结,体现了党建工作者对区域化党建的实践总结。
本文综合基层党建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关于党的建设及基层组织建设的理论,认为区域化党建是指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以区域性党组织为核心,以农村党组织、社区党组织、企业党组织、驻区党委党组织为基础,以区域内全体党员为主体,区域内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相融互动、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基层党建工作体系。
二、区域化党建的特征
区域化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在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它与其他基层党组织和传统的街道社区党建相比,具有鲜明的自身特征。
一是区域统筹性。在区域化党建情况下,区域内各基层组织的党建资源由区域化党组织统一筹划,实现组织资源强的组织帮助带动组织资源弱的组织,实现通力合作、互帮互促、资源共享。
二是组织系统性。传统的基层党组织相互分离,垂直隶属,同一区域内的基层党组织几乎不相往来,而区域化党建是以某个基层组织为核心,其他基层组织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在同一区域内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
三是社会性。传统的基层党建主要是按照层级权限,做好“条条”之内的党务,区域化党建则是打破条条限制,统筹各种资源,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为核心,全面考虑区域内的区域环境、区域治安、区域文化,协调区域内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层的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引导和组织区域内的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特别是注重关注社会在某一时期内的突出问题。而突出社会性,也符合中国社会从单位制到社区制转型的需求,是区域化党建的突出特征。
三、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区域化党建工作案例及启示
精武镇位于天津市西青区中南部,地处天津市第三高教区,是著名爱国武术家霍元甲的故乡,全镇有18个行政村,4个社区,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座落在镇域之内。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内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党建工作的全覆盖,2015年以来,精武镇党委按照区域内党建工作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原则,将镇区内政府机关、企业、学校、农村、居住区共五个方面政治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组建了“精武红色联盟”,通过组织设置、党员教育、资源配置、志愿服务、特色活动、工作推进方面的“六个一体化”,构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几年来,天津师范大学美设学院和精武镇党委共同探索的“精武红色联盟”区域化党建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政、企、校、村、居”五个方面政治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全面搭建了党员服务群众的新平台, 切实提高了群众对党的工作的满意度。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区域化党建工作中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区域化党建工作理念还没有完全确立, 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区域化党建共建程度不够高,一些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热情不高、不主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思路不够开阔, 特别是在扩大党在基层工作的覆盖面, 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渗透力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区域化党建长效机制不够完善,街道社区党组织如何处理与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驻区单位的关系, 仍然是一个实践中的难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普遍性的,已经成为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制约性因素。
区域化党建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找出其中规律,以更加科学、务实的方法来推进。精武镇以“精武红色联盟”为依托的区域化党建模式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要注重思路创新。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构建区域性大党建工作格局的新理念,在组织设置上,党组织要从封闭、各自为政的单位党建模式,向开放共享的网络化党建模式转变;在组织功能上,要从以往通过行政手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向通过系协调和服务方式来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转变;在工作方式上,要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从依赖权力手段向非权力手段转变。
二是要注重载体创新。创新党建工作载体,既是激发基层党建活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党建工作水平重要手段。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载体创新,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目标,广泛开展各类务实有效的主题实践活动,搭建服务群众平台,把基层党建的内容方式、目标任务,融合于具体的载体之中,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三是要注重机制创新。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必须创新机制,探索规范科学的区域化党建运行模式。要完善区域化党建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互访、重要事项共商、日常信息沟通、支部结对共建等制度;要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保障机制,采取基层党建经费、党费补充、社会筹措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对区域发展予以支持,多渠道解决区域化党建工作和活动经费;要建立职责明确的评价监督机制,把群众关心的社会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社会保障、矛盾化解等纳入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综合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整体水平。
注:天津师范大学党建专项基金资助(52WY1502)
作者信息:
1.孟小丽(1987— ),女,汉族,山东青州人,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务人事秘书,主要研究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党建。
2.顾志昊(1978— ),男,汉族,天津人,天津市西青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党建、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