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立娜 刘爽
摘要:根据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后培养特色,深入分析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从事博士后研究动机、博士后招收、质量评价体系、博士后导师的作用及博士后管理机制等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提高农机博士后培养质量,为博士后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农机化博士后;研究动机;质量评价体系;管理机制;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48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7.10.032
0引言
1985 年7 月,在借鉴国外博士后制度的基础上,我国开始建立并试行博士后制度,旨在选拔和培养一批年轻的高尖端的后备学术带头人。截至2014 年,我国累计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78 807 人,博士后数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自2000 年至2014 年这14年间,博士后招收人数年均增长率达12.3%[1]。根据《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5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比2010年提高60%左右。博士后数量急剧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保证博士后的培养质量。
东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目前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校的博士后工作始于1995年,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博士后制度建设,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成效显著。在大环境的背景下,我校的博士后工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博士后数量虽然增加,但质量却急剧下降,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在保证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怎样才能够扩大博士后生源,吸引校内外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来校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如何采取科研激励措施及生活上的福利待遇才能够让广大在站博士后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科研中并创造高价值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这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博士后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首先必须对博士后培养过程中质量控制关键要素进行研究。
针对上述博士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农机博士后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对从事博士后研究动机、博士后招收、质量评价体系、博士后导师的作用及博士后管理机制等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提高农机博士后培养质量,为博士后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为了尽可能多的取得对本研究相关的所需的资料和信息,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等相关书籍,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基础,通过分析、综合与归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调查研究法: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东北农业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员进行调研,发放调查问卷,并通过电子调查问卷对全国农机化博士后进行调研,询问其目前对博士后管理工作存在的意见和建议,从博士后切身感受出发,探讨影响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因素。
2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发现,影响农机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因素如图1所示。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进站动机,选拔招收制度,质量评价体系及博士后导师等因素都会严重影响博士后培养质量。
2.1博士后进站动机[2]
根据调研结果,目前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动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自己寻找就业出路,多数博士后的进站动机是基于此目的的;另一方面是学术兴趣,属于这方面原因的也占有相当一部分。博士毕业生多数没有出过校门,毕业后开始新的生活, 经历找工作的压力,如果就业形势不好,留学申请又困难重重,作为谋生的出路,选择做博士后研究为临时工作,既可以积累科研成果,又可为出站后再次选择工作积蓄社会经验。并且在东北农业大学的人才引进方案里明确指出,鼓励在校博士后留校工作,在读博士后期间可以承担本科生教学任务,待遇优厚,对毕业博士生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一部分博士后工作环境安逸,空闲时间较多,但精神上觉得空虚,不能满足自身对生活的追求,因此放弃工作,选择提升自己。还有一部分人是对自己现有的工作不满意,想通过博士后作为踏板,希望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2.2博士后选拔和招收制度
要想提高博士后的培养质量,首先必须从源头抓起,实行严格的招收和选拔制度,严把进入关,宁缺毋滥。博士后选拔和招收要遵循几个原则:创新性、结合性及潜在性。博士后研究工作具有创新性,遴选应届或近几年毕业的35周岁以下的优秀博士进一步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造就创新人才。结合性是把博士后进站、招收名额的分配情况与流动站的学科特色和优势相结合,支持博士后创新创业。提高脱产博士后比例,控制在职博士后数量,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也应以高校、科研院所教学科研人员为主。对进站的博士后进行选拔、面试,对博士研究内容、所属学科及研究的创新性进行答辩,通过专家论证,选拔创新性研究且与学科联系密切的博士后进站。潜在性是指优先选择能够成为教师后备队伍的博士后进站,补充师资队伍,缩短教师培养周期。
2.3博士后管理及质量评价体制研究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博士后质量评价制度,评价考核工作主要包括:在进站前进行面试选拔、进站后一年左右对研究课题及进站程度进行中期考核、出站时同行专家的考核评审[3]。建立了以进展评价体系、开题报告、在站评价体系及出站评价体系为核心的综合性评价指标,使博士后管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
进站评价体系主要是将博士期间的学位论文、科研成果和综合素质等作为考核指标,对发表论文情况、论文的创新性、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给予评价,将指标及成果量化,在进站时签订协议,达到协议要求方可办理出站申请。在博士后进站 2~3 个月后,要对研究内容进行开题答辩,并上交开题报告。一般以流动站为单位组织与该学科研究相关的专家进行提问,并对于后期的工作给出意见和建议。开题报告的考核采用等级评分制,只有达到合格以上,博士后才能开展下一步工作。在站质量评价主要是对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学术道德、业务能力、取得的科研成果等进行系统的考核。跟踪博士后开题报告中所述工作的进展情况、考察博士后的科研潜力和学术水平,找出培养工作中的不足并能及时地解决问题。对考核人员分级评定,采取相应的科研项目进行支持,并在岗位津贴上予以体现;对考核成绩偏低的人员,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追踪的监督措施,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实施。博士后期满出站考核要根据进站协议规定的内容对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的应用性、研究的学术水平及深度、产生经济效益的多少,以及博士后的综合素质等进行书面评价,对考核优秀人员给予奖励,并考虑优先留校工作。endprint
2.4博士后导师影响作用研究[4]
由于目前学校规定只能入本校博士后站,而招收博士后一般来自不同专业,博士后不愿放弃博士研究内容,另改其它的研究方向,因此博士后導师就成为挂名导师,对博士后的研究工作起不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有一些博士后虽然做导师的研究课题,但对新的导师课题不熟悉,需要花一定的时间了解并深入研究;博士后研究时间较短,竞聘工作的压力较大,一般都需要提前准备;尤其是女博士后在攻读博士后期间还常常涉及结婚生子等家庭问题;综上所述的原因,使博士后期间难以很好协助导师的研究工作,难以达到导师的要求,导师还要花时间关注博士后出站报告等问题,浪费很多时间,这也是导致导师招收博士后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但在以往工作中,常见导师与博士后互相促进、相互协作取得重大发现和发明创造的佳话。因此,从博士后进站考核入手,选取优秀博士后进站,同时选择相近方向研究的导师,不局限于本校导师,才能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3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对策及建议
(1)强化博士后制度的培养性目标。加强博士后国内科研学术会议及国际交流,建立多元化交流机制。
(2)提高合作导师的培养意识和责任。设站单位应将博士后培养工作与研究生培养工作一样纳入到合作导师工作量中,作为年终考核的标准,并将博士后培养质量作为合作导师工作绩效考评依据,充分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3)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扩大科研经费的覆盖面,提高资助比例。招收单位应采用“人才+项目”相匹配的资助模式,根据博士后考核等级提供相应额度的科研启动经费,二级单位和合作导师也可给予适当的科研补贴。
(4)加强科研环境建设。流动站应促进博士后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力度,开展博士后交流报告会,鼓励博士后加入导师科研创新团队,支持博士后参与国家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前沿技术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充分利用学校师资及相关资源指导博士后撰写论文、申报课题。
(5)完善博士后考核制度。建立分类评价体系,灵活确定博士后在站期限,时间上不做硬性规定,由博士后及导师根据科研课题的完成情况确定出站时间,将评估工作贯彻到日常生活中,随时对博士后的工作状况及生活状况进行评估,跟踪博士后的工作状态,建立人性化的管理机制,调动博士后研究人员科研及创新的积极性。
4结束语
不同的学校,博士后管理工作会有差异,但从宏观上来说,博士后管理制度应规范化、统一化、人性化、合理化。博士后制度还需不断改革和完善,努力培养创新型博士后人才,结合学校、地方及国家科研项目,加大地方、部门及流动站对博士后工作的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成果奖励机制,建立博士后服务体系,调动博士后导师的积极性,在完善中国博士后论坛的基础上,推进国际博士后论坛,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博士后工作的快速开展,建立起一支以博士后为主体的科研队伍,为人才强校战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汪传艳,任超.我国博士后人才培养:问题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16, 36(16):144.
[2]冯支越.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动机与能力之间关系的探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s1).
[3]聂克珍.规范科研管理制度 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 26(1):81.
[4]王敏,杨红英,张奇伟.试论合作导师在博士后培养与使用中的角色定位与作用[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4):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