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治“熊孩子”有哪些高招

2017-10-21 07:09
新传奇 2017年35期
关键词:熊孩子计时孩子

各国治“熊孩子”有哪些高招

近几年,调皮捣蛋的孩子闯出的大灾小祸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里。人们开始讨论家长应该如何管教“熊孩子”,才能防止祸事频发。治理“熊孩子”不妨借鉴一下国外经验,如“计时隔离”法、冷落或运动法、注重“规则教育”等。

美国:“计时隔离”不耽误父母爱你

无论是美国的幼儿园还是小学,老师都会立下许多“教室规矩”,这些规矩多而繁琐,大到不许打人、骂人、毁坏公物这样显而易见的准则,小到洗手的方法、坐姿、餐桌礼仪、玩具的摆放方式等。

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美国老师会怎么做?他们会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妥协。比如,到了吃饭时间不吃饭,后果就是没有饭吃,不得不饿肚子;不好好放置玩具,后果是没有玩具玩;把书撕坏了,后果是找到胶带把书粘好……

熟悉美国电影或电视剧的人们总会看到这一幕:当孩子不讲理、乱发脾气时,父母会对他们说“回你的房间去”,孩子听到这句话,就算再不甘心再愤慨,也会乖乖地去房间里待着。这就是美国家庭教育中的“计时隔离”。

事实上,90%以上的美国家庭都会采取“计时隔离”的方法来约束孩子。当孩子有不良行为,如骂人、抢东西等,家长会要求他暂停手上的活动,一个人冷静一会儿。有些家庭的父母会专门设立“计时隔离椅”,椅子上还写着一行字:“请想想你本人的行为,不过别忘了,我们爱你。”

“计时隔离”的时间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不同、内心冷静下来所需时间不同而确定,一般而言,几岁的孩子就隔离几分钟。隔离的地点可以是一个没有电视的安静角落,或者是孩子的房间,但必须在父母的视野之内。隔离结束后,当孩子冷静下来,父母会和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他的行为是错误的,今后如何改进。

澳大利亚:采取冷落或运动法

澳大利亚的父母在家庭教育里所扮演的角色多是旁观的、引导的,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并陪同孩子参加体育及户外活动,赞许孩子哪怕极小的进步。

居住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威廉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5岁,一个7岁。他们在教育孩子时实施“打分系统”:做得好可以获得相应的分数,做得不好则要扣分。不同分数可以享受不同的奖励,奖励的事物都是让孩子们热切盼望的东西,比如买新玩具、开生日派对、邀请朋友来家里过夜等。

在美国,老师在孩子犯错时,会让孩子承担相应的后果,不会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妥协

威廉夫妇在执行“打分系统”时秉持着标准清晰和沟通及时两大原则。对于可以量化的习惯,威廉夫妇会列出“你要做好的十二件事情”贴在门上或墙上,让孩子们随时可见。做好了这十二件事情,一周可以得到40分。每周日晚上,威廉夫妇会把一周得分算总和,表扬孩子哪方面做得好,告知孩子哪方面还可以提高,要是有扣分,他们就明确告诉孩子为什么被扣分,怎样才能提高自己。

如果孩子犯了错,澳大利亚父母的惩罚措施以“不伤害”为前提,通常采取冷落或运动这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冷落,比如一周之内不允许看电视或三天之内不许上网玩游戏,当孩子得不到喜欢的东西时,就会意识到自身的问题;第二种方法是运动,如果孩子在上学期间早起后没有收拾好床铺,父母会罚他们绕着湖边跑一个小时,有时爸爸还会陪同跑步,这样既锻炼了身体,也让孩子长记性。

加拿大:务实教育从幼儿抓起

加拿大人的教育观念是一切从幼儿抓起。文化科学知识、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都从幼儿抓起,法律、交通规则、生态环境、清洁卫生、服务奉献、创造发明等文化素养都是从幼儿期给以渗透。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更注重孩子的亲身体验,关注孩子的行为结果。

位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幼儿园对孩子们实施的就是务实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有法律意识,他们懂得砸他人的门窗、乱砍树木、毁坏花草、行人进入封闭的高速公路、捕捉禽兽都是违法的。在幼儿园,孩子们积极参加保护一草一木的活动;即使鸽子停歇在他们头上,或者跳到手臂上去争夺他的食物,也不能打鸽子。孩子们还懂得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道理,穿越马路时要走人行道,红灯停、绿灯行。

到了小学,教室和走廊上随处张贴着有关的规则和要求。例如,在温哥华的克柔芙顿小学一年级的区域里随处可见这样的字样:“仔细听你就会明白,认真看你就会了解,大胆讲你就会交朋友,你将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到了初中,学校教育更注重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渥太华德拉萨尔中学初中生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告诉大家:“如果你想抽烟,没有人可以阻止你,但是抽烟对人体有害,如果你一定要做,那么你要知道在公共场合、在学校内是不可以抽的,你必须在规定的地方抽烟。”

日本:教会孩子“不给别人添麻烦”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是日本人的第一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抱歉,给您添麻烦了。”

家住东京的7岁女孩安藤野枝每天早晨吃过早饭就背上书包,和爸妈道别后自己向地铁站走去。这个小女孩要顶着上班高峰,转三次线才能到学校。在日本,这样独自上下学的小学生很多,他们一个人穿过列车车厢,找寻空位坐下。

孩子这么小,独自外出会不会不安全?文化人类学家德维恩·迪克逊评价:“日本人有‘群体信任感’,所以孩子很早就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每一位成员都有义务发挥自己的力量服务他人,帮助他人。”所以,孩子和家长都相信,万一出什么事情,身边的人一定会帮忙。

除了家长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锻炼,让他们更独立,学校也在强化这种观念。2008年,日本新课标《学习指导要领》里提到:“将学生的‘生存能力’定为义务教育的基本目标。”例如,孩子们要轮流到食堂值班,给同学们打饭;严格执行值日制度,扫地扫厕所扫操场。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不给他人添麻烦”,还会主动去服务他人。

日本文化是耻感文化,如果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会引得周围人士集体侧目,捣乱者会羞愧不已。例如,在餐厅里,如果有孩子哭闹乱跑,日本的家长会带孩子离开,哄好了再坐回来;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家长则会讲道理,教育他们“不给周围人添麻烦”。

德国:婴儿也要守规则

在德国人看来,“规则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促使孩子掌握社会规范,帮助孩子适应社会。从孩子心理发展来看,适应社会是个性成熟的反映,孩子既需要发展创造性和个性,也需要适应社会,行为上的规范和思维上的开放并不矛盾。一个适应社会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性。

早在孩子尚不满周岁、只能在婴儿床上乱爬时,德国家长会用手势等肢体语言让孩子明白:婴儿床边上是危险区,摔下去会很疼,然后要求孩子不能越过用枕头或被子搭建的“边界”。这也是孩子出生后接受的首次“规则教育”。德国作家歌德在一篇回忆录里提到,蹒跚学步前,他曾在婴儿床上违反了妈妈的“不准将小脑袋伸进床栅栏”的规矩,导致小脑袋被卡住,尴尬地进退两难,他写道:“这可是我接受的由不守规矩引发的第一个教训,实在让我难忘啊!”

德国式的“规则教育”随时随地发生,如果带孩子过马路,父母会告诉孩子“当红灯亮起时绝对不能通过”;孩子们在玩游戏时,“遵守规则不准耍赖”也被提高到与人品相关的高度。在许多场合下,监督孩子是否遵守规则的人不一定是家长,德国父母更愿意让孩子自己担任这一职责,渐渐地,孩子们会在没有家长催促的情况下,自觉地守规矩。

(《北京青年报》2017.8.26)

猜你喜欢
熊孩子计时孩子
畅游计时天地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计时工具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