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懿轩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综括述评(1999—2017)
侯懿轩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由我国教育部主办,这是一项专为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音乐教育本科学生而开展的一项比赛。自1999年起第一届,2002年第二届,往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延续至今已举办过九届。大赛历经十八载,与比赛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仅有对每一届的记载和综述,但从未有研究者对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做整体与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比赛进行整体概况的分析与论述,通过分析历届比赛的相关文献,试图对每一届比赛的相关文章进行综括述评,以便于为这项比赛的日后开展提供个案分析与经验导航。
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音乐教育;综括述评
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作为一项全国性的、专为我国普通高等师范类院校音乐教育本科学生而开展的一项竞赛,于1999年起由我国教育部主办,至今已历经十八年,成功举办过九届比赛。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所设立的比赛项目分为:钢琴演奏、歌唱与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和综合音乐知识。这些项目就是对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及师范类学生所掌握的学习情况的一个基本呈现,也是促进该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潜在动力。 现如今,该大赛自开办以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音教专业有了更好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音教专业的教学实际上只重视钢琴或声乐,而忽视了身为音教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的综合才能。这项赛事旨在推动我国音教专业的进步以及培养高素质全能型人才。
为了更加深入的对该比赛进行理论研究,对其九届比赛的发展趋势有更系统的了解,以及各高校在参加该比赛后的一些变化和看法笔者都将进行归纳梳理。本文将对1999年至2017年这十八年间在中国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该比赛的文献进行客观分析、论述和总结。本文将有关该比赛的论文(1999-2017年)进行了大致的梳理,选出20篇文章进行研读、分析和整合。本文将1999年至2017年间已举办的比赛时间和地点进行了一个整理,本文的研究将根据此表的比赛时间来展开。(见图一)
(图一)
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自1999年起,已举办过九届,该大赛的指导思想也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出做出相应的调整。第一届比赛时,周荫昌指出:此次比赛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为了推动、促进高校的教学改革,把改革的思想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并且大赛委员会希望通过举办本次基本功比赛,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促进素质教育,推进学校美育的深入发展。到了第六届大赛时,大会再一次强调大赛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指导思想。在第八届比赛闭幕会上,王登峰指出,本届基本功展示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要做到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将人才的培养发展模式进行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意在使高校音教专业的创新与改革有所进步,建设出能符合社会需要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高素质音乐教师队伍,以此展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质。
大赛至今已历经18年,成功举办过九届比赛。作为音乐教育专业唯一的国家级赛事,以其明确的权威性、导向性及示范性,在全国各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在第一届大赛时,比赛的奖项设立为:五项全能奖和单项名次奖。其中比赛内容共有五项,分别是“钢琴演奏”、“钢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综合音乐知识”。其中每一项比赛又有相应的要求。
钢琴演奏项目要求两首曲目的时间要在12分以内。规定曲目在赛前由比赛组委会发布,参赛选手根据比赛要求进行准备,抽签曲目是在比赛前两个小时进行抽取题目。
第二届比赛相比较第一届比赛而言,比赛项目中的“钢琴伴奏”改为“歌唱与钢琴伴奏”。第二届大赛还将钢琴演奏这一项目的规定曲目与自选曲目时间由原本的12分钟缩至7分钟。其他的内容没有调整。这样的比赛内容延续到了第五届,第六届又为比赛添入了新的内容。
大赛从一开始的“五项全能”大赛到第六届时新增一个项目使比赛成为“六项全能”大赛,而到了第七届则将基础理论知识这一项目分为两个部分——专业基础理论和教育基础理论,这使比赛再次升级,成为“七项全能”大赛。
作为建国以来国内音乐教育界最高级别的赛事,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比赛的针对性强。该大赛是一场专门针对音教专业在校大学生而举办的比赛,因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发展趋势出现了只针对某一技能的发展而越来越忽略全面的基本功能力培养的偏离现象,故举办这项大赛,希冀借此赛事将失衡的教育现象逐渐调整回来,培养出既全面又优秀的人民音乐师资。
其二、比赛的全面性强。大赛的项目共有五个类型,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而在中小学任教的音乐教师要具备从专业的钢琴演奏,到能在上唱歌课时所师范的自弹自唱,再到为学生弹钢琴伴奏和指挥全班进行合唱,并且还要拥有超强的综合音乐知识,如果教师的音乐素质够高,还应具备其他乐器的特长。这些看似在中小学音乐课中极其寻常的事,被融合在一起放在了全国性的比赛中,参赛选手要同时具备以上所有技能才有可能取得成绩,这就突出了比赛的全面性。
其三、比赛的引导性强。大赛一经开展就受到了全音乐届的关注,不仅是参赛选手对其很感兴趣,各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及领导也对该比赛给予极高的关注。在第一届比赛开展后社会上掀起对当时的教育模式的反思,各路学子纷纷为教育模式的改革出谋划策,各大高校也根据该比赛而在教学内容及侧重点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说明该比赛为我国音教专业的发展指明了积极正确的的道路。
首先,参加大赛的选手多来自全国各大师范类高校,同样也有专业院校的选手,但因其比赛的全面性决定了比赛时需要选手的均衡全面才能获胜,单项再优秀也无济于事。这就促进了各高校之间对学生的培养,从强调主专业到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发教育工作者对现有的教学模式的思考。
其次,参赛的各个高校之间的选手可以在比赛中相互观摩,相互切磋,并且交流心得,这不仅有利于开阔参赛选手的视野,增长见识,而且有利于各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问题,在赛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再者,该比赛以其自身所具有的“师范性”“应用性”教育理念,对教学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比赛来进行实践,走出书本,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并在该比赛的引导下,将在教室里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中来,从而查漏补缺,进而让自己全面的发展。
关于第一届比赛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介绍其中的一篇:谢耿在《’99“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报道》中主要是对比赛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个报道。首先作者对参赛选手的地区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并说明了本次比赛的规模是“建国以来师范音乐教育领域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的比赛”。其次作者对本次比赛的主办方及领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将五个比赛项目的评委也根据分组明确写了出来,说明了比赛的宗旨和目的。接下来作者将比赛的名次、获奖者及学校都一一说明。最后对评委和专家的点评进行说明,这届大赛圆满结束。
与第一届大赛相比来说,在第二届大赛中,参赛选手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更加趋于专业性,李向颖在《第二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综述》中指出第二届比赛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的鲜明特点,其一是作为新增项目的“歌唱与钢琴伴奏”,未来将着重加强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更加全面;其二是五项全能奖和五个单项奖的奖项设置,特别是五项全能奖,明确提出鼓励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刘春晓发表的《第三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综述》中将第三届比赛的具体情况做了细致的论述。作者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即比赛现场情形、与比赛同时进行的研讨会内容、比赛结果、透过比赛的思考。作者将每一场比赛的现场情况都做了描写,并且对每场比赛中表现突出的选手记录了下来,并称之为“亮点”。在描写亮点的同时他也将评委老师的一些评语记录了下来。而与比赛同时进行的研讨会在27日关于“钢琴伴奏教学与教材建设”以《钢琴伴奏与配弹教程》为主题展开谈论,29日又以“我国音乐教育现状及展望”为题进行讨论,还就该比赛提出很多好的建议。作者在将获奖结果公布的同时认为通过前两届比赛的开展,全国各大高校音教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完成了开办大赛的目的。最后作者认为通过比赛的项目设置,各大高校还应该坚持“注重知识积累、注重全面发展、注重艺术实践”,并认为本届大赛无疑对于改革与完善我国的现行教育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比赛举办到第四届已经得到了非常高的支持和广大师生的响应。立青对第四届大赛所撰写的特别报道《九州通衢“珠江”唱响——记第四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将第四届比赛的开幕式的情况进行纪实报道,其中教育司司长杨贵仁讲话内容作了详细记载,杨司长强调要发展美育,提高音乐教师的社会地位;作者同时还提到要将美育编入教育政策,为学校的音乐培养教育指明方向,最后希望比赛能够越办越好,能够对我国各大师范类院校起到促进作用。
有关第五届比赛的文献相对较多,本文就筛选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李京玉所撰写的《大赛回来话教改——参加第五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的赛后思考》将第五届比赛的概况详细介绍了以后,既分析了大赛的成功之处又指出了比赛奖项设置的不足所在,同时对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出建议。作者认为该比赛具有非常好的导向性和师范性作用,不仅能促进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对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应用,还能对各大学校的教学方式具有推动效果。但是奖项的设定综合的五项全能奖偏少,反而单项奖太多,会使学生出现偏科,只重视其中一项技能,而不够全面。
第六届比赛,相比较以往的比赛而言,这届比赛新增了一项比赛内容——中外乐器演奏。在陈雪慧的《观改革后的全国音乐高校学生基本功比赛》中提到,本届大赛不仅增加了大赛内容,而且对参赛选手的选拔方式也有所改变。往届比赛都是由各大高校选送学生参赛,而第六届比赛采用组委会随机抽选学生来参赛。作者提到在钢琴独奏比赛中,选手的失误率较以往比赛多,因限时的原因,许多学生只顾在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展示技巧,而忽略了音乐本身。而钢琴伴奏比赛中有新鲜血液出现的同时,也有学生将经典曲目随意删改导致评委痛心疾首。作者在观赛后将一些疑问如现场抽签是否会重复利用等问题一一提出,并对于比赛中暴露的问题进行思考,如选曲为什么会过长、学生数量为什么远远大于师资力量、缺少个别课的教学大纲、师资水平不够优秀、本科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等,作者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将比赛中的不完善逐渐完美化,使我国音教专业学生的发展更进一步。
与第七届大赛相关的文献笔者就只搜索到了两篇,其中一篇是新闻报道,为刘婷婷的《第七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基本功比赛在杭州举行》。这篇报道主要介绍第七届比赛的基本概况,并将第七届比赛与往届比赛相比,突出描写了这届比赛的特点。这届比赛与以往相比,首先活动机制得到了完善,举办机制环环相扣,充分发挥优势。选手选拔办法与上一届比赛相同,因上届比赛的选举办法得到了广大好评,这一届继续使用随机抽选的方法来选拔选手。另外比赛内容和比赛方法也有所更新,在“基础理论知识测试”中,增加了对《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考核;将“合唱指挥”由理论考核变为实践考核;并在“钢琴演奏”中新增了抽签曲目,曲目的范围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
关于第八届比赛的相关文章和资料笔者只搜索到了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院新闻,即《“2014年‘珠江·恺撒堡钢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闭幕式暨颁奖音乐会”》。作者对此次比赛的闭幕式中所出席的领导作了介绍,并将王登峰司长的话做了详细记载,司长指出,本次比赛显现出三个特点:一是使工作机制有了良好的推进。二是将教育资源进行整理合并并将其做的更好。三是正好符合了教育综合改革中对人才的渴求。作者在文章后面将获奖名单罗列出来,对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奖。闭幕式后进行展演。简报中还将2014年26日上午的专家点评会与大师讲座进行记载,对每一项比赛科目的点评都记录下来,最后是感谢信及获奖名单。
第九届的比赛就是2016“珠江·恺撒堡钢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活动。笔者同样只搜索到了相关网站的比赛情况介绍。
本文搜集了二十几篇关于该大赛的文献,并仔细研读,对这九届大赛的赛况以及对音教专业的影响有了较详细的了解。本文认为,首先,该大赛拥有其独特的优点,因为基本功比赛正是最适合我国音教专业学生的一种实践测试,既能考查本科生在校所学情况,又能提高本科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完善,使师范类院校的培养目标越来越适合社会发展。其次,该大赛在举办的同时,也使社会上的一些弊端暴露无遗,现存的一些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普通高校的音教专业的不注重学生的综合平衡发展,培养目标不是将学生打造为全能型中小学人民音乐教师。这导致教学现状不能满足社会上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需求;偏科现象严重,许多学校所隐含的一些态度或专业老师的态度使学生产生一种主专业最重要,其他课都无所谓的心理。音教专业的学生本就资质比专业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稍差一些,更比不上从小在专业院校读出来的学生,但却因不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发展受到限制,错失了培养全面人才的机会;有些学校的课程开展不够完善,这不仅是因为中国音乐的发展起步晚,与西方相比较相差甚远,也是因为普及程度在中国不够深远。这使得学生在校不能受到良好全面的教育,也使我国音教专业的发展缓慢。其四、我国的教学模式不够完善,学生受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也有局限,只存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学生两种方式,这样导致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也受到限制,缺乏创造力,缺乏想象力,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导致上述的这些弊端的原因又是哪些呢?怎样才能够让弊端逐渐被填补?怎样让师范类高校的学生更好的发展?怎样更贴近社会时代的发展趋势?作者对此产生一系列追问。另外,许多高校在后来渐渐的不再参与这项大赛了,比如华中师范大学,在前几届大赛时学校极为支持,学生也充满热情,然而在第六届比赛往后却不再参与该比赛,后来入学的学生几乎不曾关注过该比赛,更不用说借此来学习了。但有的学校却对此极为重视,比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在正常的教学课程之外,另成立了五项全能教研室,在鼓励学生积极参赛的同时,也对音教专业的发展做出研究与贡献,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能获得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笔者在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之后,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一位教授,教授表达说:“我们希望还是能够参与到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中来,首先,第一个原因是对学生好;其次是我们对师范生的定位要更加明确一些,师范生在毕业后马上就需要进入工作状态,而没有适应期或者培训的过程给大家。针对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就觉得还是的确需要把这些抓起来,而抓起来实际上就是做我们的课程改革。对于课程改革这一模块,我们试图在大一年级主选修考试分流之后,要求钢琴和声乐的前十名学生,必须参加五项全能比赛,我们在给了前十名学生可以继续享受个别课的安排的同时,也需要学生去学习其他一门器乐,因为我们认为他们有这个潜力去达到更好,我们也是在努力的培养。作为一个中小学音乐老师,不需要每一项技能都一样优秀,但是必须要有一项技能是最为突出的,而其他的技能必须要会。现在大一年级的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就需要每人学习一门其他的器乐,就是要给学生这样一个引导的方向,在研究生期间可以使专业更加精细化、门类化,但是在本科阶段,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做的稍微的普及性一点,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一些,不是说只会一种技能,使我们与社会脱节太大。我们认为学生还是应该去参加这样的比赛,因为我们院有几届没有参加了,对现在这个比赛的要求和对社会上的要求也不是特别了解,我们需要时间去了解这个比赛,会慢慢的推动学生的思想变化,并从校方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要求,现在学校开展了第三学期,我们会在第三学期针对性的开展一些课程给学生,我们是非常支持学生继续参加这项比赛的。”
在与教授的谈话中可以得知,对于现在这种教学现状,该院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并对该比赛重新重视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虽是以此校为例,但有许多学校与此有类似的情况,各大学校会逐渐都进行好的改善。当然也有学校自比赛开办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并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的,这些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在社会上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作为一名在校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本科期间不仅需要使自己主专业更上一层楼,更主要的是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使自己能够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能够尽可能的多参加比赛来锻炼自己,使自己在大学中能够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可以在毕业时找到合适的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音乐教师才是最重要的。
纵观上述研究成果和这18年来的九届比赛,本文总结出下述几类并进行综括述评:
通过前面的综述可以看出,九届比赛开展以来,上述关于这九届比赛的文献多为新闻报道、教学改革、赛后思考等类型,也有以比赛为契机而对某一项技能的发展的进行思考与建议的文章类型。
在所搜集文章中,研究对象全部围绕该大赛来展开的,报道类文献的研究对象全文都是比赛,而其它根据大赛折射出的教育问题及改革措施的文献,研究对象却是当前的教学现状及教学模式。这些研究对象促进了我国音教专业的发展,督促音教专业的学生全面发展,使这项大赛一开始举办的初衷在逐渐实现,也使我国音乐教育专业对培养全面综合型人才提供了平台。
我国各大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整体水平在逐渐提高,不仅在个别项目上有更深入的学习与完善,整体的全能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各大高校也随着比赛的开展逐渐改革本校的教育模式,而本科生也在比赛的促进下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在培养全面素质综合发展的同时,个别项目的演奏也更加精益求精。综观上届比赛相关文献,虽然一切较之以前有所进步和改观,但现阶段仍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都有待在未来找寻到解决的方法。由此希冀并呼吁各大高校之间建立高校联盟,以期相互交流碰撞,共同探讨合理改进与完善大赛的方法。
虽然大赛的内容与要求一直在不断更新,由原本要求参赛人员要具备五项全能,到第六届大赛新增“中外器乐演奏”这一项目,使参赛难度升级,选手需要具备六项全能才能参赛并取得更优异的成绩;而到第七届大赛,笔者从相关文献及调研中得知,以前笔试项目“基础理论知识”被一分为二,即分为考察专业基础理论和教育基础理论,其他项目的考察依旧,这使赛事又上升一个台阶与高度,升级为七项全能。从大赛内容一届比一届更加细化中可以看出,时代的发展需要综合院校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综合能力,社会所需也越来越要求人才的全面与综合。由此紧跟时代发展趋势,高等师范类院校的音乐人才培养必须起到引领和表率作用。
总之,本文通过综合系统的梳理与归纳九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试图通过整体研究分析与论证,阐明基本功大赛对促进与培养综合型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现实意义;通过反思与调查,试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在学理层面进行综括述评。一方面大赛促进了与比赛活动相关的理论研究文献的大批量产生,促使研究者更加关心大赛发展的动态、前景及相关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参与大赛的师生发展,在亲历与总结大赛的实践活动中,找出问题,明确方向,更好地为今后指导大赛和参与研究提供实践导航。
[1]谢耿.99“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报道[J].钢琴艺术,2000.
[2]陶诚.一次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盛会[J].中国音乐教育,2000.
[3]肖承兰.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掠影[J].人民音乐,2000.
[4]李向颖.第二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综述[J].中国音乐教育,2002.
[5]刘春晓.第三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综述[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
[6]立青.九省通衢 “珠江”唱响——记第四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J].中国音乐教育,2006.
[7]李京玉.大赛回来话教改——参加第五届“珠江钢琴”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的赛后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8]陈雪慧.观改革后的全国音乐高校学生基本功比赛[J].钢琴艺术,2011.
[9] 唐维霜.第六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考察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10]刘婷婷.第七届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基本功比赛在杭州举行[J].艺术教育,2013.
G6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