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作伴,让心灵在知识中放飞
——全国地市级媒体人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7-10-21 05:54秦明瑛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10期
关键词:功利性读书

□秦明瑛

(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湖北 宜昌 443000)

书卷作伴,让心灵在知识中放飞
——全国地市级媒体人阅读状况调查与分析

□秦明瑛

(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社,湖北 宜昌 443000)

中央提出“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地市级媒体是引导全民阅读的重要力量,作为直接承担舆论引导职责的媒体从业者,他们的阅读状况怎样?表现出怎样的阅读特点?通过对22个省市自治区47家地市级媒体62名从业者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全国地市级媒体人的年阅读数量8本以上的为31%,平均每天阅读时长达到半小时以上的为39%,阅读方式上数字化的接触率较高特别是手机阅读达84%,阅读内容上与工作相关的阅读占68%,两年内没有购纸质书行为的占21%。从调查结果看,全国地市级媒体人阅读反映出阅读量偏少、阅读时间偏短、阅读面偏窄等不足。最后提出以下观点:阅读不会老去,不阅读我们就真的老了;深阅读浅阅读都是阅读,读书读屏都行;功利性阅读非功利性阅读,互不排斥;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就是好方法。

地市媒体人 阅读状况 调查分析

我国在2017年初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人均阅读7.86本书籍。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对于以写作为职业、以舆论引导为职责的媒体人,阅读更显得重要。地市级媒体人的阅读状况怎样?近期本刊随机对22个省市自治区47家地市级的62名从业者的阅读状况作了调查,以期对地市级媒体人的阅读现状、阅读偏好、阅读特点等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阅读状况,促进媒体人的职业发展、品德修为,为媒体增强竞争发展的人才优势。

研究方法

媒体要提升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人是关键因素,而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除了实践锻炼外,很大程度依赖于学习和阅读。读书的作用不言而喻,读书的目的因职业不同而各有不同,对于以写作为工作方式的媒体人就更显阅读的重要,通过阅读可以在写作时借词、借句、借典、借气、借方法。如今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加速到3—5年翻一番,媒体人需要不断学习和读书才能走出本领恐慌。多读书,既能避免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也能培养和提升媒体人的人文精神、理论涵养和思想境界。

互联网时代,如何看待阅读的价值?数字化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读书?为此,本刊通过有关项目的调查,对媒体人的阅读状况、阅读偏好、阅读数量等行为进行统计后观察分析。调查手段采用QQ为工具,采用的是调查问卷的方式,问卷内容的设计基础部分参考了中国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内容,同时根据媒体人特别是地市级新闻从业者实际,自行设计了一些项目。2017年6月初发出70份,截至6月底回收62份,全部为有效卷。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学原理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办法。

◆表1 样本群特征表

调查结果

1.阅读状况

年阅读数量:年阅读数量8本以上的达到31%,8本以下37%,很长时间没有完整读一本书、不好计算、很少读书的合计占32%。

阅读时间:66%的在休息时间读书,31%的人主要在旅行途中和上班时间阅读,45%的人阅读没有明显的时间选择,有空闲就读。

平均每天阅读时长:39%的人达到半小时以上。

◆表2 阅读状况统计表

2.阅读偏好

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高,手机阅读达84%,网络在线阅读达55%,电子阅读器阅读和Pad阅读分别为13%和8%。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阅读方式接触率分别为71%、63%和53%。

阅读内容:与工作相关的阅读率最高,占68%;文学经典类、政治经济类次之,各占65%和60%,人物传记类、历史军事类再次之,各占45%和42%,健康养生类、生活百科类、法制类、都市言情类各占35%、34%、13%、6%,无法归类的(自己感兴趣的、什么都读)的共占37%。

对阅读活动的喜好:44%的表示希望有、会参加;希望有但自己不一定参加的占24%;认为阅读是个体行为不一定搞活动的占32%。

◆表3 阅读偏好统计表

3.近两年内购纸质书情况

最近一次购纸质书时间:今年有购书行为的占71%,1-2年内有购书行为的占8%,两年内没有购纸质书行为的占21%。

分析与讨论

◆表4 购纸质书情况表

从样本群特征表(表1)显示可见,本调查涉及人群的年龄段92%在50岁及以下,工作类型上68%从事新闻采编、新媒体等一线工作,角色分工上80%为编辑记者或中层干部(地市级媒体中层干部也是一线采编人员)。所以本调查所涉及的人群是有代表性的,得出的结论能较客观地反映地市级媒体人的阅读状况。从调查结果看,全国地市级媒体人阅读反映出阅读量偏少、阅读时间偏短、阅读面偏窄等不足。

1.阅读不会老去,不阅读我们就真的老了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折旧率的观点认为,一个人一年不学习,全部知识折旧达到80%。当今平面媒体正处于转型阵痛时期,媒体从业者压力大、任务重、前景不明,感觉到周遭和自身都特别浮躁,应付眼前的“苟且”尚不易,很难沉下来去读一本书,这是媒体人的切身感受。事实也如此,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地市级媒体人年阅读数量8本以上的仅占31%,只有39%的人达到日均半小时以上阅读时间,那么也就是说只有31%的人达到或超过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国民人均7.86本图书的阅读量,只有39%的人达到或超过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20.20分钟的读书时间。还有5%的媒体人承认自己很少读书,11%的人是有时几天读完1本而有时1个月或几个月不读书。

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新闻事业赋予新闻人传播责任、政治责任、文化责任等三大责任,而文化责任的核心是传播和积累先进文化。传媒人的文化责任又要通过一定的内容去表现,其中之一就是传播正确的、最新的知识,包括文字知识、百科知识和最新知识。能进入新闻行业的人多半以大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为门槛,都是具备一定文字知识的人,但百科知识和最新知识却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和不断更新的过程。襄阳日报传媒集团萧雨林的体会很有代表性,他由2005年进入《襄阳日报》做民生记者,到2007年即被评为“襄阳市首届十佳新闻工作者”,并被推荐为襄阳市政协委员,还获得其他多项荣誉;由主导《襄阳日报》在湖北省市州报首创时评版,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时评写手”、传媒集团出版社掌门人。他的体会是,唯有阅读才能写出“三有”作品,唯有阅读才能增强职业“后劲”,唯有阅读才能让媒体人备受尊重。目标要靠能力驾驭,梦想要靠才华支撑,可见,不断学习、大量阅读,是媒体人提升能力和增长才干的基础工程。

2.深阅读浅阅读都是阅读,读书读屏都行

前段时间,因为阅读方式的争论很激烈,或认为读屏是浅阅读算不上真正的阅读,或认为如今还要求那种拿本纸质书阅读的要求早已过时,是老朽的做法。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我国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微信阅读飞速增长,六成以上成年国民进行过微信阅读,电子书阅读率也有所增长,这是2017年初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公布的结果。事实上,地市级媒体人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多选),虽然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阅读方式接触率分别高达71%、63%和53%。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高也是不争的事实,手机阅读达84%,网络在线阅读达55%,电子阅读器阅读和Pad阅读等分别为13%和8%,近两年有21%的人已经没有购买纸质图书的行为了。

本来阅读也是因人而异,因职业不同要求也有所不同,对于媒体人深阅读是必要的。但本次调查中,阅读状况统计表(表2)显示“零碎阅读,不成系统”的为18%,这应该属于典型的浅阅读。湛江日报社李湘东认为,追求快餐式阅读,遇到长一点文章就不耐烦,这是当前阅读缺乏质量的一大通病,不爱读长文或许折射出某些人浮躁的心态和阅读修养的缺失。碎片化阅读获取的信息浅薄简单,无法构建充实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无法让人的学识能力有大的提高。在浩如烟海的知识面前,如果不能钻进去反复思考、咀嚼、消化的话,阅读就成为空有其名的花架子,浅尝辄止的代名词。

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是读书还是读屏,只要读都是值得肯定的。无论是传统阅读那般触摸书的质感,嗅闻书香的味道,“独自静静体味”富有的仪式感,还是网络化背景下刷屏的轻松,无定性的互动的阅读,都是值得肯定的。怕的是很多媒体人已放弃了阅读,或者根本认识不到阅读对于一名媒体人的重要性。媒体引导阅读的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镇江报业传媒集团滕建锋分析目前地市级媒体阅读报道后认为,我们所提供的阅读表达形式还是传统的,仍然属于所谓书斋的雅趣,对于新的电子阅读和表达缺乏研究,对于网络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所更乐意选择的论坛、微博、微信、QQ空间、公众号等并没有被纳入观照的视野。“浅阅读”的风行必将有也必须有向“深阅读”的转化和提升,既不一味孤芳自赏,也不一味媚俗迎合,找准自己的位置起舞更重要。

3.功利性阅读非功利性阅读,互不排斥

有人认为阅读是一种最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为了什么而阅读就太功利了;有人又认为阅读就是要有功利心,因为阅读其实是不断给自己充电,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媒体人的才思也不会慢慢枯竭,导致江郎才尽,并且要根据自己报道的领域,选择相关的内容阅读,力争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在本次针对地市级媒体从业者的调查中得知,其阅读内容与工作相关的阅读比例最高,占68%。

襄阳日报传媒集团萧雨林以他个人的经验认为,媒体人最初的阅读主要是“功利性”的,这样的“功利性”阅读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奠定一名媒体记者所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的需要。为解决具体的问题和困惑而读书。特别是那些所学专业为非新闻专业,所以迫切地需要阅读新闻专业类书籍,尽快迈过职业门槛,成为一名合格的“门内汉”。正所谓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写作,也是为了更好的阅读。两者互为依托,相互融合,最后相得益彰。锡林郭勒日报社刁亚平认为,读书是有功利性的而且功利巨大,从古代科举考试到现代学生读书考学,都存在着巨大的功利性,我们相当一部分人读书学习都是奔着一定的目标而去的,而真正把自己读书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就需要有读书消化知识后的思考了。

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在每天完成写稿编稿广告发行全媒体营销等多重任务的压力下,没有很多时间阅读大部头的书,先读马上要用的,媒体人很多情况下的阅读是有功利性的,我觉得这也无可厚非。但仅仅停留在功利性阅读,只读与自己专业、工作有关的书也是远远不够的。有人武断地说,如果你读的书只局限于你的专业,那就不能说你阅读了。

实际上,阅读是否有功利性,无关紧要,只要阅读都是好的。只有长期坚持阅读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精神境界,才能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写出的作品才避免被读者和市场抛弃。特别是现在正处于纸质媒体转型时期,我们只知大势将至,却不知未来已来。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许在新时代的巨震中,每个人都将被重新判断价值。媒体转型首先需要人的转型,只有不断地学习与阅读,从学习和阅读中汲取知识的滋养,夯实我们做事的本领,才能让媒体人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让我们在媒体转型的时候不至于被淘汰出局,才能让我们的职业发展更有后劲。总之,唯有让自己足够强大,才不至于被洪流冲走。

4.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就是好方法

哪种阅读是最好的?从古至今,很多介绍读书方法的,不乏真知灼见,但要判定哪一种最好,难以下结论也不可能有结论。有的喜欢参加集体性阅读活动,特别是诗词阅读,一起诵读、交流感想,会获得一种特别的阅读体验,有的又认为阅读本身是个体活动,就是要全神贯注、独自静静体味,没必要搞群体性阅读活动;还有的认为阅读应是自觉行动,无需提倡与引导,有的又认为单位要政策激励,大力倡导和推动。对阅读活动的喜好,针对地市级媒体人的调查结果是,44%的表示希望有活动会参加,24%的人希望有但自己不一定参加,32%的人表示不会参加集体性阅读活动。

媒体作为文化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学习和阅读加以政策激励和引导,既可以建设好的报业文化,又可以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曲靖日报社徐鸿昌认为,报社作为先进文化传播主阵地,要做好全民阅读舆论引导工作,首先要让报社干部职工成为书香媒体人。蚌埠日报社徐怀民认为,阅读在报社应该成为一种风气,营造读书氛围,鼓励成长成才,加快一专多能型人才培养,适应全媒体发展需要,通过出台制度、鼓励读书、倡导学习,传递不断进取的正能量。

在具体的阅读方法上,地市报媒体人也提出了很多好的方法。滨州日报社王光磊认为,读书要有产业链思维,有规律成系统地读,理由是书与书之间有“上下游”的联系,可以就一个主题或领域,一本套一本地读,互为养料、互相启发,有助于深化对某一问题或领域的认识。东营日报社薄文军认为,地市级媒体从业者特别是搞文化报道的人,阅读有关当地的地域文化类书籍是必须的,比如方志类、党史类、文史类图书等。铜仁日报社张勇认为读书要讲效率,可以采用批注笔记法、符号标记法、探究阅读法,等等。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结 语

综上所述,经调查,目前全国地市报从业者的阅读状况是,年阅读数量8本书以上的为31%,平均每天阅读时长达到半小时以上的为39%;阅读方式上,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高,手机阅读达84%;阅读内容上,与工作相关的阅读率最高,占68%;购纸质书的情况是,今年有购书行为的占71%。从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反映出全国地市级媒体人阅读量偏少、阅读时间偏短、阅读面偏窄等不足。经分析认为,阅读不会老去,不阅读我们就真的老了;深阅读浅阅读都是阅读,读书读屏都行;功利性阅读非功利性阅读,互不排斥;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就是好方法。

阅读是最好的修行,因为阅读润物无声、静水深流。作为以舆论引导为己任的媒体人首先要自我提升,就像梁晓声对文化人下的定义那样,形成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何况我们是做媒体的,媒体的产品是内容,好的内容一定是媒体人做出来的,没有价值的内容是无效的传播,充其量只是信息而已。传媒人的文化责任要求我们不仅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强烈的文化担当,而且要具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本事。

那么,阅读吧,提升自己从阅读开始。书卷作伴,用作品构筑新闻的价值高地。喜欢阅读的人将实现快乐的可持续发展。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阅读不会老去,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会增加你的沉淀,转化为你的格局。

脚踏实地,书卷相伴,仰望星空,让心灵在知识中放飞。这是媒体人应该有的状态。

(编辑:殷红)

猜你喜欢
功利性读书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