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峰,李舒婷,黄显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理论探讨】
基于《黄帝内经》《难经》再探“阴火”
何伟峰,李舒婷,黄显伟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 510405)
关于“阴火”理论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以及李东垣相关著作的研究,认为李东垣之阴火理论是在继承《内经》《难经》基础上的一次理论整合与创新,并提出“阴火-三焦-脾胃-元气”模式,将阴火与脾胃、元气、三焦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对阴火理论概念进行了阐明。
阴火;内经;难经;三焦;脾胃;元气
《内经》作为四大经典之一,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中,关于“火”的论述不胜枚举,大约出现240余次,所述之火包括阴阳之火、五行之火、六气之火、君火相火、少火壮火等,为中医学“火”的理论形成奠定了基础[1]。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火”的理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便提出“阴火”理论。由于李东垣并未明确指出阴火的“前世今生”,后世医家对此颇有争议。笔者在研究“阴火”理论时发现,诸医家对“阴火”研究发挥虽多但歧义纷呈,无法令人确切信服。笔者尝试从《内经》《难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出发,探索“阴火”理论根源及解读路径,或可为理解“阴火”提供一些启示,兹举如下供同道斧正。
李东垣有关“阴火”的论述很多,较具体的主要有以下4处,即《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2]44《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2]7《内外伤辨惑论·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2]10《内外伤辨惑论·饮食劳倦论》[2]11,其中两段有关“阴火”的原文大致相同,故在下文论述只选其一。
1.1 伏藏于肾,位居下焦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辨寒热》提到“阴火”:“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躁热,上彻头顶,旁彻皮毛,浑身躁热作,须待坦衣露居,近寒凉处即已。或热极而汗出亦解。[2]7”其中,“肾间受……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暗含“阴火”伏藏于肾,位居下焦之意,发病之时阴火从肾间上冲危害人体;《内外伤辨惑论·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又进一步指出:“或因劳役动作,肾间阴火沸腾[2]10”,可见李东垣认为“阴火”是伏藏于肾、位居下焦的。
1.2 其主为心,不见天日
“阴火”注家认识不一,有的认为是相火[3],也有认为是阴血伏火[4],更有认为是心火[5],抑或认为“阴火”指心肝之火者[6],或者是与“阳火”相对的一种火[7],还有认为李杲关于“阴火”的原文是自相矛盾[8],莫衷一是,没有定论。无争议的是,诸家皆认可“阴火”是一种火,“阴火发热”也体现其“火”的性质;既然是火,心主火,“阴火”自当归心这一脏腑管理控制。李东垣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总结道:“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肝,阴火得以乘其土位。[2]44”这段话言简意深,令人捉摸不透。不过,这段话也暗含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即阴火位于下焦,其主为心,“其系系于心”。一般情况下阴火安守本分,惟有心火衰弱、脾胃气虚、阴火方能作乱。李菲[4]认为“心火者,阴火也”,解释为心火是阴火产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非心火即阴火,笔者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1.3 火与元气相对举
李东垣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应语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9]49:“壮火之气衰”“壮火食气”。李东垣在此理论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出火与元气的关系:不两立。阴火虽作为一种“邪实”,但李东垣也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理状态下不损害人体的状态,只有一方失衡才会产生疾病。这也进一步表明“阴火”生来便有,在元气的制约下,人体相安无事,同时在阴火的制约下,元气不至于无节使用致耗散,提前发育会产生不良影响。
1.4 与明火相对而论
笔者认为,君火、相火皆为“阳火”,性善光明,易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谢平金认为,君相代表了火在人体内不同的职能[10],同样“阴”也代表了火在人体的一种职能。“阴火”属于人体第三种火,生理状态下安静很多,在与元气长期相持的过程中,控制人体生长壮老已其功不可没。
笔者根据李东垣论述阴火的相关条文,概括出以脾胃为枢纽的“阴火-三焦-脾胃-元气”模式,其关系可归纳如图1,笔者认为这是解读李东垣阴火理论的一条思路。
图1
2.1 三焦者通道也
“使邪有去路”,是中医学治病的一个重要原则。无论是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体系,还是叶天士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邪实”均来去有路。笔者在探索“阴火-三焦-脾胃-元气”模式时发现,阴火并不是直接侵犯脾胃,而是通过三焦这一重要通道进行。《难经》论述三焦条文颇多,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和认识三焦功用。
2.1.1 湿热下流,阴火上乘 《难经·二十五难》提出:“心主与三焦为表里。[11]43”“心主”即心包,代心受邪。三焦与心包相表里,心火亢盛可通过心包传到三焦,同气相求,加之湿热下流,“阴火得以乘其土位”,说的是阴火通过三焦上乘脾胃。
2.1.2 运化水谷,提供场所 《难经》明确提出三焦的运行水谷作用,其《难经5三十一难》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11]49-50”水谷在人体运行道路及气之所终始,包括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糟粕的排泄全过程,可以用“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来概括。
2.1.3 主持元气,制约阴火 《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11]59。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是元气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元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可见三焦也是元气通行的所在。生理状态下,元气在三焦这一通道内与阴火形成对立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2.2 脾胃者枢纽也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李东垣提出的重要思想。前述提及阴火为“邪实”,同时与阳火相对举,生理状态非但相安无事,反有益于人体生长壮老已。只有在脾胃损伤的时候,即病理状态下湿热下流、阴火上冲、欺凌元气、上乘脾胃;脾胃损伤加重,元气愈弱,阴火愈盛,如此恶性循环岂不危矣!
2.2.1 化生元气,以定枢纽 李东垣认为“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说的是元气为先天之气,依赖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滋养充盛,维持正常的功能。《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元气之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2]32”李东垣把脾胃作为生气之源。又《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2]57”补脾胃滋元气,乃李东垣不二法门。李东垣独具慧眼,抓住了脾胃这一枢纽,补脾胃以定枢纽,将“元气愈弱,阴火愈盛”这一恶性循环从根源上扭转过来。
2.2.2 土可伏火,火以土藏 心火亢盛、乘其土位,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但二者的关系并不是五行生克的关系,所以不是很好理解。由于“脾为劳倦所伤,劳则气耗,而心火炽动,血脉沸腾”[2]37,而脾胃可以化生元气,从而间接制约阴火。后世医家郑钦安[12]据此提出了“补土伏火”之说,并在《医理真传·五行说》中说:“然五行之要在中土,火无土不潜藏。”同书又云:“脾土太弱,不能伏火,火不潜藏,真阳之气外越。”郑钦安讲的是脾土能潜藏真阳,治疗虚寒证用附子之热配合甘草之甘,效果更好。李东垣在治疗“阴火”时常黄芪、人参、甘草同用,大补元气,亦是“补土伏火”,可见其也是精通李东垣学说之人。
2.3 元气者守邪也元气是中医学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具有推动和温煦的功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13],为火之源。同时元气又制约着阴火(邪实),两者相互依存又对立制约。笔者认为《难经》“守邪”一语恰能概括此义。守邪,守即守御之意,此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谓。《难经5八难》云:“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11]10,明确提出元气是人身之根本,“守邪之神”,具有很强抵抗邪气的力量,故对于“阴火”这种病理状态下会导致人体病变的“邪实”,具有制约作用。
笔者基于《内经》《难经》以及李东垣相关著作提出的“阴火-三焦-脾胃-元气”模式,将阴火与脾胃、元气、三焦联系起来,在一个整体中探究阴火的“前世今生”,即阴火是一种伏藏于肾、与明火相对而言、归心管制、与元气不两立的火。生理状态下,脾胃功能正常,三焦通道顺畅,元气化生有序,阴火得到制约,人体保持正常的生长壮老已;病理状态下,则是一种会对人体产生害处的“邪实”。一方面,脾气不健,元气化生不足,阴火相对亢盛,进一步克制元气,元气愈加衰弱;另一方面,脾气不升,清气下陷,湿热下流,阴火上乘,更克脾土。“阴火”理论是李东垣独重脾胃学术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理论所提出的“甘温除大热”之法至今仍在使用[14],应该得到认真的发掘与研究,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
[1] 李海玉.《黄帝内经》之“火”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5):308-310.
[2] 胡国臣,张年顺.李东垣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3] 任应秋.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讲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 李菲.李东垣的阴火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10-11.
[5] 李国治.李杲心火炽盛机理初探[J].湖北中医杂志,1983(1):6-7.
[6] 陶志达.李东垣脾胃学说概要[C].脾胃学说研究资料汇编,1977.
[7] 齐仲贤.阴火小议[J].辽宁中医杂志,1982(8):36.
[8] 朱增柏.论李杲的阴火学说[J].新中医,1982(6):7.
[9] 王键,苏颖.内经选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10] 谢平金,温俊茂,廖璐.君相二火之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3):238-240.
[11] 孙桐. 中医古典名著精品丛书·难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12] 郑钦安.医理真传[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13] 闫立国,杨青,王亨飞.《黄帝内经》“元气”源流探微 [J].中医研究,2009,22(8):3-5.
[14] 刘宁.也论“甘温除大热”及补中益气汤之应用 [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1054-1055.
YinFireDiscussionBasedontheInnerCanonofHuang-diandNanJing
HE Wei-feng, LI Shu-ting, HUANG Xian-wei
(GuangzhouUniversityofTCM,Guangzhou,Guangzhou510405,China)
Something about Yin-Fire theory is no consensus and different opinions.Throngh a primary research and analysis aboutInoerCanonofHuangdi,NanJingand related work written by LI Dongyuan, we make the model of “Yin-Fire - sanjiao- spleen-stomach- vitality Qi”,which i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ofInoerCanonofHaangdiandNanJing.It associates Yin-Fire with Sanjiao,spleen-stomach and vitality Qi and thus it can illustrate the concept of Yin-Fire theory on the whole.
Yin-Fire;InoerCanonofHaangdi;NanJing; Sanjiao; Spleen-stomach; Vitality Qi
R222.19
A
1006-3250(2017)09-1188-02
何伟峰(1993-),男,广东茂名人,在读本科,从事中医药的基础理论研究。
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