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消解的路径思考

2017-10-20 09:14李宝荀
数码设计 2017年12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语境绘画

摘要: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艺术创作从最早的手艺到现代时期的艺术家个人的创造再到当代艺术的无限泛化,艺术的概念从模仿说、表现说、媒介说到艺术不可定义。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上看,这些学说曾被赋予了至高的地位,但每到一个所谓的“当代”,似乎前一个学说总是被推翻、被否定、被利用、被分解。

关键词:艺术;思考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2-0143-02

Abstract: when we talk about art,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Artistic creation from the earliest craft to the creation of the artists of the modern period of individual to infinite generaliz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art, art from imitation, performance, the concept of media when it comes to art cannot be defined.Look from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se theories have been given the high position, but every one of the so-called "modern", seems to be before a doctrine was overthrown, always be negative, be used, are broken down.

Key words: art;thinking.

纵观绘画的历史长河中,绘画的最初的功能是写实,是叙事,是纪念,后来逐步转向画者自身情感性诉求,再让渡为画者自身理念或观念的传达。从单纯的作为一种形象或宗教、神话的附庸,变身为分析绘画本身语言或形式,再次成为挖掘当下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关注以及画者自身的内在而存在。然而绘画本身所必然具有的文饰功能由于观念艺术的出现,文饰功能的必然被消解,致使绘画在文化意义上最终只能趋向终结与消亡。当沃霍尔通过丝网印刷大量机械复制玛丽莲·梦露的画像时,艺术就消散了传统的光芒,开始了它的祛魅运动或非神圣化运动。

艺术的消解意味着对艺术的解构,使艺术脱离殿堂与神秘,向日常的、私人的、普遍的、泛化的方向发展。19世纪末期,现代主义运动初兴时,就主张将传统形式的艺术、文学、社会组织和日常生活形态等过时的存在遣散,并重新创造文化。认为内容和形式是一体两面,是无法分割的,不能单独称其为形式或内容。因此,现代主义艺术极其推崇自由联想这样一种特质。

20世纪70年代后,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后现代主义”来指代一种审美倾向。“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解构”,也就是指向了“消解和终结”。后现代主义在精神追求方面,企图打破审美界限,拒绝承认艺术的独特性,企图消除艺术与生活的差异,力求艺术的多元化和艺术的平民化,承认艺术的多中心、多视角;在手段上从反感机械和工业社会到与之相结合,广泛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因此在绘画方面井喷式的涌现出了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未来派、抽象派等杂多派别。这些艺术流派通过在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段上推陈出新、拒绝雷同,他们从视觉形式和思考方式的根本上否定了西方绘画传统当中作为基石存在的写实传统。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树立与传统之中的精英文化和大众的俗世文化的界限已经越来越模糊。后现代的一系列消解,打破了我们固有的审美观,但是审美还是必须的,我们必须建立全新的审美观以填补空白。后现代主义当中对于消解的过分强调,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人们对自身身份认同缺失、对自身存在感缺失,精神家园的迷失感倍增,這样的情境滋长了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但是这种“个人”不是完全的个人,“自由”也并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并不等於绝对的无所依的“自由”,所以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

当代艺术的现象是多元的,多中心的,已经渗入、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解即是增加,解构即是浮现。利奥塔认为:要说那种没办法解读的“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一种物质运动。如果没有任何的实体摆在我们面前可以供我们视觉去阅读的话,那么我们从何去觉知呢?如果真的连觉知都不能确保,那么绘画对心灵产生的感动或者激荡也就根本无从谈起了,绘画还能有什么社会意义?绘画如果是无法解读的东西,那么其存在也就不可以成为任何事物的例证,这本身就是说不通透的矛盾,也就是人们心头无法理解的奥义。世界上也就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艺术了。哲学家哈贝马斯认为,美感经验只有融入到人的生存之境,才能真正的不被遗失。那么没有所谓的主体、也没有所谓的普遍性和理性,所有的事物都被消解。最终的结果,恐怕就是社会被消解,人被消解成不复存在,也就是成了人本身的对立面,人不成其为人儿存在着,亦或就是“无”而利奥塔要消解的是自身的消解,通过深刻的思考来达到自身的消解。

关于艺术,我们不能给它确切的定义。但是,科学和艺术同样是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感受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方式。在我看来,艺术与科学是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不断交织与融合的过程。当我们谈论艺术的消解时,我们谈论的无异于艺术的重生。当下及未来,科技迅勐发展,影像和多媒体艺术让更多人的创作成为可能。艺术家也不在是专属人群的权利,而是所有人的基本表达权利,人们也都有这样的表达诉求在其中,所以人们开始不断对绘画形式进行再思考。其结果就是艺术创作必须突破传统意义的架上绘画的樊篱,接受挑战世俗社会和文化场域的观念。当下,审美活动乃是在市场文化语境中孕育与组织的交流话语。艺术市场已经变成了一种话语权的主体,也形成了一种所谓的语境,通过市场文化和结构,乃至秩序和规范性,不断的规定着在这个语境的场域之中的审美判断和审美交流,也就逐渐的形成了在市场为主导的文化语境之中的审美独特风貌。如今的艺术市场境况异常活跃,艺术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艺术所形成的符号经由消费行为、市场资本行为逐渐的转移或者辐射到了大众生活切近的交流之中,公众在这样的市场前导下产生消费行为,这种消费行为并不完全是自主性的,但是完全的自主性也很难去实现,公众的特性就是审美和消费观的不确定性,乃至于被引导性。故此,在这样的符号化系统的形成之中形成的审美体验,也就是使得生活向艺术化方向转向,形成了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宝荀.艺术创作消解的路径思考[D].鲁迅美术学院,2016.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语境绘画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跟踪导练(三)2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后现代主义设计
碎片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