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2017-10-20 17:41张世栋
数码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思维导图高效课堂

张世栋

摘要: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发要通过实践来实现,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势必将“中小生科学素质培养”进行到底。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出引领社会、引领国家、引领全世界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科学素养;思维导图;高效课堂

针对“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这一课题,根据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根据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制定出以下教育活动和实践研究:

1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中国传统教育方法:教师教,学生学,再到学生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某些特定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展示舞台。

然而,在新型科技发展下,我们课题小组尝试转变角色,给予学生时间去自己探索,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老师也更换角色,以一个学生的角度跟学生一起共同商讨,引导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既能够转变学生被动为主动,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发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借鉴“思维导图”。创建高效课堂

完成一堂课简单,把一堂课上出风采,创建出高效课堂则很难。所以,我们课题小组,从创建“高效课堂”出发,研究讨论解决方法。

“高效课堂”需要我们教师做好课前准备、课堂设计以及课后反思。课前准备,是对整堂课内容的分析,理解,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课堂设计,是如何上好这堂课的各个环节的设计,问题的预设;课后反思,则是对自身教学的反思,遇到的问题,自我提升,自我完善。

可以尝试设定课堂主旋律,以此为主线,课堂教学内容、课堂设计、学生练习以及课后分析为分支,把整堂课创作成一幅完美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式教学,不仅能够使得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一目了然,而且能够使学生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比如小学生“桌面设置”,课堂内容简单,但想要做到精细,让学生熟练掌握不易。经过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商讨决定,开展“思维导图”是教学,也是作为尝试。以“魔法”课堂为主线,将操作步骤转化为“魔法咒语”,将“预览屏”设置成“魔法瓶”,不同咒语施展不同的魔法,以此作为分支,层层递进,呈现完美课堂。

最终的效果是:四年级的校本课程,三年级学生依然能够掌握的游刃有余。也充分说明,我们的教学思路通过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3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眼界

过去总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杯水。”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教师仅有“一杯水”已远远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条常流常新的河”,不但流量要大,而且要清澈见底,即质量要高。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而我们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更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强化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潮流。所以,在课堂校本课程之外,添加一些前沿科学以及未来科技的普及,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开阔学生们的眼界。

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室外LED大屏,在课余时间播放时政要闻以及国家发展,让学生跟社会贴近,与国家同心;播放“BBC”制作的“生命”和“蓝色海洋”大型纪录片,引领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播放“诗词大会”,扩大学生知识量的同时,也激发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4拓展学科知识,培养技术性人才

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拓展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也至关重要。所以,在完成校本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基础层次,开展了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

小学教学中,开设了信息技术选修课。其课程包括PowerPoint课件制作,Photoshop图片处理以及Flash动画制作。在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便于学生立体艺术思维的培养以及专业技术的掌握。

初高中利用假期和周末的时间,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开展了c语言编程提升课,在拓展学科知识面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技术水平,对信息技术也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同时,充分利用学校3D影院,选择国内外经典电影,供学生观看欣赏的同时,培养学生艺术水平,增加学生对影视知识的了解,拓展学生对各层次电影的赏析。

5想成才。先成人

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更新,科学技术等不断发达,对人才的要求亦越来越高。然而,十九大对教育提出: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加强德育素质教育。培养人才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但德育素质教育是成为人才的根本。

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商讨,将课前三分钟纳入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搜集励志、亲情、生命、科技等相关短视频,设计安排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这课前三分钟,加强学生对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人性的思考,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挫折时的积极态度,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做学生喜愛的老师

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

通常,学生喜欢哪位老师,那么他对这位老师的课就非常感兴趣。所以,“做一位学生喜爱的老师”成为了我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何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本身就很吸引学生。我们除了从创造高效、活跃的课堂,从自身素质、个人魅力以及专业素养上更进一步提升自己外,跟上时代的潮流,学习流行的语言词汇,紧随音乐和电影的时代发展,增加与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也至关重要。其实,在我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时,自身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思维导图高效课堂
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学科的交叉渗透教学中得到提高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