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10-20 15:41刘志坤黄毅梅刘嘉俊
数码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教育

刘志坤 黄毅梅 刘嘉俊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课余时间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时间,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训练,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开展专业相关课余活动等措施提高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率,促进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余时间管理;学生管理

1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现状

1.1课余时间分布情况。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长短进行调查,周一至周五每天课余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9.66%,课余时间在4-8小时的学生占61.37%,4小时以下的学生占28.88%,受年级和专业的影响,学生课余时间长短有差异,总体来说,每天课余时间在4-8小时的学生比重大,课余时间较充裕。

1.2课余时间利用情况。高职学生课余时间利用,在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从事活动排在前五的分别是:上网(71.02%)、学习(65.34%)、睡懒觉(50.57%)、社团活动(46.59%)、体育运动(40.34%);在周末,学生的课余时间活动主要是睡懒觉(71.59%)、上网(64.77%)、学习(51.7%)、逛街(42.61%)、做兼职(42.05%),在课余时间从事各项活动的人数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周末与非周末课余时间从事活动项目有些不同,周末课余时间学习人数比例下降约14个百分点,上网人数比例略有下降,约6个百分点,睡懒觉人数比例上升21个百分点,逛街和做兼职人数比例上升。对课余时间分配利用上存在性别差异,周末课余时间逛街的男生所占比例为24.07%,逛街的女生所占比例为50.82%,女生比晚I是男生比例的2倍以上,而参加体育运动的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针对学生课余时间花费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具体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学习活动主要是进行自学专业学习,其次是课外阅读等非专业学习,而专业相关的竞赛训练、讲座及与老师交流的所占的比例很小,分别为16.48%和4.55%。在社会交往方面,学生主要是与朋友交流、参加社团活动;在休闲娱乐方面,学生在游戏、视频、网购、朋友圈等网络方面所占比例最高,达79.55%;学生课余时间在社会实践部分,主要是从事社会兼职工作,其次是校内勤工助学、创业和家教。

2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课余时间规划不足,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时间管理的重要f生有比较清楚的认识,57.39%的学生认为时间管理很重要,44.89%的学生认为时间管理重要,14.2%的学生认为一般。然而,思想意识和实际行为有比较大偏差,通过对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调查,发现71.0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课余时间浪费严重,对自己的课余时间管理不满意。在对课余时间的规划方面,仅有17.61%的学生有计划,并基本按计划完成;51.7%的学生有计划,但不能按时完成;20.45%的学生想认真安排,但没有真正实施过;10.23%的学生没有想过课余时间安排或者觉得没有必要安排。通过对比发现,认为时间管理重要性一般学生比例与没有课余时间规划或者没有必要安排课余时间学生比例基本一致;虽然绝大部分的学生有理想中的课余时间规划,但实际执行的比例很小,仅占17.61%;学生对于课余时间安排满意程度不高,觉得力不从心,经常被其他事打扰的学生占20.45%,随大流情况的学生占41.48%,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但自律和自我管理能力没有同步提高,高职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缺乏。

2.2课余时间利用结构不合理,安排过于享乐。受社会文化的影响,高职学生对于课余时间的管理和利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课余时间活动项目丰富,但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结构很不合理。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占的比重大,但学生课余时间主要自习项目为英语学习,课余时间实际的利用率比较低,许多学生课余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等。调查显示,学生希望通过课余时间获得适应社会的基本社交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专业基础能力,而在安排课余时间时学生首要考虑的是充实大学生活,占41.48%,其次是开心随意,占31.25%,促进学习和锻炼能力分别占14.2%和13.07%;从出发点来看,学生在具体安排课余时间时,并不能做好根据自己希望获得的能力来规划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而从满足内心的享乐及填补课余的空虚角度来安排课余时间,课余时间利用意识淡薄、利用率不高。

2.3课余的社会实践与专业相关性低。高职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和应用,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和操练来提高专业技能。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5%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其中高达80.04%的学生是从事社会兼职工作,校内勤工助学、创业和家教所占比例较小,学生所從事的兼职类型与其所学专业的相关性低。

3

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管理影响的因素分析

3.1学习计划及目标不明确。大学是实现人生规划的重要阶段,作为大学生应学会自我认识,树立人生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可行的计划,并在大学期间做好各方面的积累和准备。高职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到位,学习目标设定和计划管理方面欠缺,通过调查发现,制定学习计划短期目标的学生比例为62.5%,对学校三年学习生涯有规划的学生比例为54.55%,对自己有职业生涯规划占44.89%,有短期的阶段计划到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从大一开始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程,然而实际调查发现,各年级不少同学没有规划,没有具体合理的目标。

3.2对课余时间的管理缺乏重视,对时间管理缺少培训。高校管理职能部门主要通过大型讲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形式从宏观上对学生开展教育,却没有意识到具体微观层面的时间管理技能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开展人生指导更具实效性。目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部门开设的职业能力课程有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业课程,对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的具体方法技能课程没有开设,类似的专题讲座也没有开设过,存在教学改革与学生管理相脱离问题,没有理顺教学改革与育人模式的关系,教学与管理等部门未能形成联动机制,各自为政,忽视了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在问卷调查中问及“学校是否有必要开展课余时间管理指导”方面的调查中,超过7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其中25.57%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44.8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辅导员作为学生管理的专职工作人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对于辅导员而言,每天既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身心安全问题又要处理学校学生相关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很难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如培养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能力根本无暇顾及。

3.3学生对专业认同感低。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专业满意程度不同,大一学生在满意、比较满意占的比例为60%,大二学生在满意、比较满意所占比例为35.29%,大三学生在满意、比较满意比所占比例为43.24%。调查结果显示,大二学生对比大一学生,对专业的满意程度急剧下降;60%的学生专业方向不明确、不知道将来做什么、学了有什么用或不喜欢这个专业,66.4%的学生没有计划、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该做什么,很茫然,43.2%的学生不知道课程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应该学到什么程度,28.8%的学生不喜欢课程安排,不知道老师讲什么,不喜欢老师的教学方法,课下没有安排和指导;只有20.45%的学生清楚对学习所学专业毕业后从事的职业,而大部分同学只是大概了解,这个调查结果与高永梅针对浙江省10所高职院校所做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高职学生对专业及就业方向缺少了解的问题普遍存在。

3.4课堂教学与课余活动脱节。对专业相关的竞赛和比赛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18.75%的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47.73%的学生有了解,但没有参与,33.52%的学生没有关注或者不感兴趣;在课余时间参加专业相关技能竞赛或者项目研究的意向调查中,仅有35.23%学生表示想参加;社团活动项目作为学生主要的课余时间活动之一,仅有35.85%的学生会选择与专业相关,能拓展专业知识的社团活动,而文学方面、运动类和文娱类的社团活动所占比例分别为17.05%,21.59%和25.57%。教学计划内的课堂教学活动是由专业教师负责,而课余活动则是由辅导员老师负责组织,课余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强有力的载体,合理利用可很好补充课堂教学,课内课外形成双向互动。但是实际上,由于缺少统筹规划,课堂教学与课余活动脱节,专业知识与实践不同步,学生活动与学术和专业结合的活动少,课堂教学与课余活动严重脱节。

4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4.1高职院校管理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既是管理对象,也是管理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教学和管理方面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能力;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教师要充分认识高职教育规律,准确定位,明确目标,帮助学生剖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摆正位置,充分利用课余扎实理论和技术功底,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4.2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要加强联动,理论与实践互补,积极开展专业相关的各项活动,包括知识竞赛、技能比赛等,让专业化技能的培养真正的与学生课余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同时要项目化管理理念引入学生课余时间培养过程,结合专业特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动全体师生参与具有专业特色的课余项目活动,挖掘优势,凝练特色,打造具有专业特色的品牌活动项目,提升专业知名度,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通过项目的开展学生可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寻求解决办法,进一步思考探索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良性发展,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教育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