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幼儿教师幸福感的研究

2017-10-20 13:00李重阳
数码设计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学前儿童幸福感幼儿教师

李重阳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人因为工作、生活、前途、财富和交流而变得越来越紧张,失去幸福正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学前教育实际上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涵盖心理学、儿科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由于学前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幼儿教师的专业性是动态的,充满变化和挑战。教师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工作,以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因此,幼儿教师的幸福感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幼儿教师;幸福感;学前儿童

1教师与教师幸福感

1.1教师——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指的是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个人或个人,如教师、家长和同龄人。它们构成了儿童成长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作为专门机构中为幼儿实施系统化社会化的专业人才,当孩子从家庭进入学校时,教师便成为继父母后孩子成长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幼儿教师的幸福感会直接影响到其对待自己职业和劳动对象——幼儿。

1.2教师幸福感。谭传宝认为:“教师的幸福是一种教育主体的生存状态,在他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可以自由地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它具有精神性、关系性、整体性和无限性。”孟子日君子有三乐,其一乐便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个内心充满幸福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在生活中积极乐观、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的人。今天,实现教师幸福需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培养狭义的幸福感,即主体必须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广义幸福感的培养,即使主体具有实践幸福的能力。

2

四川省幼儿教师幸福感现状

2.1问卷数据统计。为方便统计,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分别对成都市、眉山市、遂宁市、达州市、绵阳市和西昌市的14所幼儿园中23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22份。其中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比例约为3:7。有效样本中男女性别比例约1:9;未婚和已婚比例约4:1。学历以大专占优势(56.52%),其次为本科(39.13%),最后为中专(4.35%)。

被调查样本中有56.52%的教师本身热爱教师职业,分别有34.78%的教師认为能从教学中获得成就感和教师行业工作稳定,有47.83%的教师认为教师行业假期较多,只有极少数的教师认为教师好就业和喜欢儿童。所有样本中约一半教师教龄超过3年,样本中教师执教时间最长的班级占比为:托班54.54%,小班27.27%,中班31.81%,大班22.00%。

在“降低幸福感的因素”调查中,有95.45%的教师认为是薪资待遇,72.72%认为是工作压力、63.63%和50.00%则认为是社会认可度和职业前景,而家庭压力、个人追求、生活环境、自我认可度与其他占比不足40%,极少数人认为是工作环境和高危而使得他们幸福感下降。有效样本中约53%的教师月薪在2500元以上,约30%的教师月薪在1000—1500之间,而在该区间的教师主要为实习教师。“提高幸福感的因素”的数据中薪资待遇高达95.45%,社会认可度占81.81%,工作压力、职业前景、家庭压力、个人追求、生活环境、自我认可度与其他占比均不足45%。“现阶段最大的需求”一栏,将排名前六的关键词总结为①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资②家长和社会增加对幼儿教师的理解与支持③更好的社会福利保障④拥有更多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

“五年内的规划”数据显示约73%的教师由于工资低、压力大等原因想转行或考公招。所有调查显示,幸福感强及较强的教师占比约为60%,不到30%的教师由于各种原因认为他们的幸福感差或较差。

2.2问卷数据分析。影响四川省幼儿教师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有四点:薪资待遇、社会认可度、工作压力和职业前景。同时,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笔者将这五种因素作为因变量,对幼儿教师幸福感自评进行分析:

(1)薪资待遇。自变量:单位地点、单位性质、教龄、学历。

众所周知同市内不同区县的幼儿园因品牌、政府扶持力度等差异会造成经济效益不同,幼儿教师薪资也有差异,近年来民办幼儿园兴起,带有“国际”“双语”等定位的幼儿园也层出不穷。对于幼儿园性质,民办和公办都有其优缺点:教师薪资待遇方面公办幼儿园的薪资水平一般高于民办幼儿园;高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薪资水平则要高于普通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薪资水平。影响薪资待遇的同样还有教龄与学历,一般而言,教龄与薪资待遇成正比。而随着中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研究生与本科生相对于大专和中专生更具有竞争优势,在同一岗位的晋升速度也相对较快,因此薪资待遇也有所不同。

(2)社会认可度。自变量:性别、国家政策、社会舆论。

大众普遍认为幼儿教师应该为年轻女性,且受教育程度不高。而本次调查所得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实际上,我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院在招生时并不区分男女,那为何会存在男教师是“珍稀动物”的这种情况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由社会的性别观念造成的将学前教育划归为专属女性的领域,男性被排除在外;二是在一个女性化的环境氛围中,男性通常会感到自卑、孤独、寂寞、焦虑、恐慌;三则是性别压力。而在国家政策方面,国家一直以来对于学前教育都不够重视,幼儿教师的准入机制也不完善。没有相关的法律保护和政策支持,教师利益得不到保障,社会认同度自然不会高。行业准入条件模糊,国家监管不到位,法律治理偏失,导致一些缺乏专业素养的人员混入幼儿教师行业,一系列失职、无德的行为不仅对幼儿身心造成了伤害,也给社会心理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3)工作压力。自变量:单位性质、所在班级、性别。

数据显示公办幼儿园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是影响其幸福感的因素比例为2:1,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比例为4:3,可见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要明显大于公办幼儿园教师。公办幼儿园教师生活有保障,有五险一金和各种福利,旱涝保收,而民办幼儿园教师则不然。调查显示,执教时间最长班级为托班的教师压力最大,其次为小班、中班和大班。就家长而言,托班的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安全和情绪,存在多次探望或者“陪读”现象,这无疑加重了托班教师的心理和工作压力,相反中班幼儿的家长则对幼儿在园内的生活要放心的多。关于性别,在样本中,男性教师认为工作压力会降低其幸福感的比例为2:1,而女性教师为4:3。认知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研究均已证实男女在情感体验方面存在差异,女性对于压力事件的情绪体验更加敏感,在面对压力和情绪变化时更加感觉无法控制。

(4)职业前景。自变量:国家政策、社会舆论。

一直以来关于学前教育领域的准则和法规都屈指可数,教育的重点更偏向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幼儿教师的利益并不能像中小学教师那样得到切实的保障,需求也不能及时被满足,职业流动性大。在样本中,教师认为降低其幸福感的因素还有“高危”。在信息时代,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变得透明。工作中的小疏忽或稍严厉的批评都可能会引起家长的不满,更甚于被放到网上曝光,社会舆论的压力也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热情,降低其幸福感。

(5)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自变量:所在班级、家长的态度。

笔者在前面提到,不同年龄段班级的家长对于幼儿的期望是不同的,但伴随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在许多城市的盛行,一些家长则要求教师开展其认为有利于幼儿发展实则明显高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活动。2018年5月中旬,成都某幼儿园的一位教师错将吐槽班内一名幼儿经常不守纪律,多次管教无效的内容发进了家长群,该幼儿母亲非常不满,发表了一些个人言论,随后微信截图被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双方都有不妥之处,但是对于家长而言,这样的态度和处理方法确实不太恰当,不仅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幼儿教师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

3如何提升四川省幼儿教师幸福感

3.1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省内各市的发展差异,发展水平较靠前的市及区县要继续保持,稳中求进;发展水平较落后的市及区县要努力赶超,快中求好。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幼儿教师幸福感的提高。

3.2提升办园水平。公办幼儿园教师幸福感较高但仍存在不足,需要教育部门继续完善和提升。民办幼儿园要紧跟国家政策法规和社会需求的步伐,在借鉴和引进国外前沿教育方法(如蒙氏)的同时与本国、本地区现状相结合,以打造高品质幼儿教育为目标,创造品牌效益,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生活保障,提升幼儿教师幸福感。

3.3提高教师学历。目前,拥有学士学位的幼儿教师占40%以上。截止到2017年,我国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等院校(包括大专)有249-所,3 4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如此循环往复,未来可以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幼儿教师的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学历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意味着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个人素质及修养的提升,同等条件下晋升的可能性更大,其幸福感自然增强。

3.4培养青年人才。幼兒教师行业人员流动性很大,可以从入职培训开始由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指引,青年教师作为辅助,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工作流程,建立自信,及时给予肯定和帮助,促使其愿意长期投身于幼儿教育事业。鼓励教师间多互助,形成“学习共同体”,分享教学经验,不断反思和完善自身。

3.5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制定能够给予幼儿教师切实保障的相关政策规定,弥补现阶段的空缺。同时出台“虐童法”之类的法律条文,完善学前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

结束语: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比我们的前辈幸福得多。五帝时代的“成均”,西周的“学在官府”,曾经筚路蓝缕,谨慎摸索。如今各种性质的学校,各式各样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的各界人才,让更多人能够接受教育现已转变成了让更多人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每一名幼儿都是家庭的希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可以陪伴幼儿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从中获得成就感与自我认同感,是无比光荣和自豪的。让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获得较高的幸福感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期待,更是中国学前教育事业一直以来且将持续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学前儿童幸福感幼儿教师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家庭如何促进学前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初探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