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南德钦县茨中村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融合的少数民族村落,该村位于大香格里拉、茶马古道、康巴藏区以及藏彝走廊等多地理人文名称的区域。本文用民族音乐学的田野方法实录了一场传统的藏式婚礼仪式及音樂,展示该地特有的生态文化风貌。
关键词:茨中村;藏式婚礼;田野实录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提出了一个英语新词汇“Shangri-la”香格里拉。这个源于康巴藏语的发音名词,从此被人们赋予了一个“世外桃源”和“人间天堂”的象征。
雪山环绕、湖水静谧、峡谷幽深莫测、寺庙古老辉煌、人民纯朴善良……正如希尔顿在小说中谈到的:这是一个和平美妙、人间净土的理想生活世界。阳光灿烂,空气新鲜,一切都像人们梦想中的人间伊甸园,永恒而宁静。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共融在这个奇美绝伦的仙境中,现实生活中的这片“人神共居”的秘土就位于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的横断山脉中。
茨中村是香格里拉秘境之地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位于云南省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南部的燕门乡境内。百年前,法国传教士沿着横断山脉的茶马古道顺江而下,来到雪山脚下的藏区,天主教和藏传佛教便在这里不期而遇。从此,这片信奉宗喀巴大师为精神骨血的土地上,竖起了圣母玛利亚的雕像,寻访者会在五彩经幡和白塔玛尼堆的环绕中,不经意地发现深山中隐藏的佩戴十字架的藏民和风格各异的教堂。直到今天,虽然人们的民族不同,信仰不同,但他们都和睦相处,共同守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茨中村地处雪山高原腹地,是前往西藏的途径之处,交通十分不便,没能像丽江、阳朔等古镇那样地灯红酒绿,却仍然保留住着一百多年来藏传佛教和天主教文化结合的文化特色。这里原是近代天主教西藏教区云南总铎区所在地,村民多为信仰天主教的藏族居民,而他们的祖先原为说藏语的纳西族人,现在村民的婚姻常常共融于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宗教信仰之间。
笔者在藏区调研期间,有幸参加了一场信仰天主教的本村藏族姑娘和非教徒的剑川汉族小伙的传统藏式婚礼仪式。在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能看到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少,如此偏远的乡野山村同样难以避免,因此数年前的这次调研也成为难得的资料。
每年12月中旬至次年1、2月份是藏区村民的婚礼高峰期,当地人通常选在农忙后及春节前的时间里举办喜事,因此这个时段坐在滇藏公路的汽车上,笔者会遇到数拨婚礼的采购人员和吃喜酒的人群。住在偏远山区前去赶集的男男女女用大汽油桶装满百斤左右的鲜鱼,以及用成箱的猪肉、大包的糖果瓜子、喜气冲天的鞭炮、跳舞用的藏服、德钦藏族特有的头饰帽子等塞满小面包车一路颠簸赶赴婚礼。原本狭窄的车内常常挤满座着、站着、蹲着或各样扭曲姿势的村民,严重超载加上沉甸甸的货物,走在随时会发生险情的“颠”藏公路上,只能让我们外乡人直翻白眼听天由命,因为每一辆车况都是如此,而断路、碎石路、堵车、塌方、山体滑坡等路况险情随时都有发生。不过同车的藏民却习以为常,人人都眉飞色舞喜庆异常,并热情邀请陌生的我们参加他们的婚礼跳舞喝酒闹通宵。
茨中村自12月20日开始到元旦后,几乎每天都有婚礼,大部分是信仰天主教的人家主婚,但没有一家进教堂办理婚配圣事。人们只习惯上送请柬邀请神父,以及通知四邻参加婚礼吃酒,每家婚礼都遵循当地民俗流程办理。通常,茨中村民举办婚礼跟汉族有着类似的习俗,婚礼红包在头几年是五元、十元、二十元,关系好的亲戚给五十、一百元,有些干部给得更多,通常来宾的红包最低二十元。再穷的人家,婚宴时也需要杀一头猪和几只鸡。曾吃过家中亲戚酒席的人,自己办婚宴时就要回请,双方都有礼帐,这是以礼还礼。除礼金之外,宾客还需带三、四桶粮食如玉米、小米之类,另带上一斤酒或一饼茶,孩子跟大人吃酒不需送礼。主婚人家请宾客吃饭通常为午饭和晚饭两餐,婚宴午饭相对简单,吃糕点、馒头,或猪内脏做的菜和煎米肠,喝酥油茶和自家酿的苞谷酒,喝啤酒目前已成为时尚,当地自酿很出名的法国葡萄酒村民反而不爱喝。午饭结束后不久,正式的晚宴就开始。酒席规定为:一桌半只鸡,两桌一只鸡,一桌一只买的现成烤鸭和一条不能少于两斤的鱼,一全桌最少12个菜品,每桌三样是纯肉菜,包括一盘煮排骨,一盘炒纯肥肉和一盘炒纯瘦肉,其余猪肉做炒酥肉或回锅肉,每样菜必须有肉。这是正式晚宴酒席最基本要求,低于这些菜品的数量主婚人家会很没面子。酒足饭饱,大家聚集在一起跳藏族锅庄舞、弦子舞和热巴舞,锅庄舞的歌词多是吉利话,如吉祥如意等祝福祝辞。村民大多会跳锅庄舞,但很少能有人唱歌,茨中村现在只有一位村民会唱锅庄,通常由他领唱集体跟着助音。大家围着圈圈跳舞,领唱人多时要男女对唱,人们唱跳得尽兴会坚持到天亮,有时最多跳至十二点或两点就散了。如果参加的人多而主婚人家也富裕,晚上也会给大家一顿夜餐。
2009年12月27日晚笔者赶赴茨中村时,已经有两户刘姓人家的婚礼进行到晚间歌舞的最高潮,这两家都是天主教徒,但他们同样只举行了藏族传统婚礼,不进教堂举办仪式,这种状况主要是跟当地天主教逐渐衰落有一定的关系。刘家的院子里盛装的男女围着篝火高歌欢舞弦子舞曲,人们告诉我藏族婚礼的传统是中要请来会唱歌的前辈歌唱“当协”(吟诵体歌谣,藏族说唱艺术)祝福新人,由于传统艺术逐渐失传,找到擅长这些技术的村民已经越来越难。27日刘姓人家的婚礼请到一位汉藏语均精通亦可以演唱“当协”的村民作为婚礼司仪,这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笔者第二日全程参加的曹姓人家婚礼中就没有人能演唱“当协”,因此无缘眼见耳闻。
12月28日一早,茨中村曹姓人家的女儿举办了传统的藏式婚礼。新娘是本村的藏族天主教徒,新郎是非教徒的剑川汉族小伙,婚礼按本村藏族传统习俗办理。早在27日主婚人家就请来亲朋及厨师帮忙准备酒席,28日正式婚礼开始,29日一天是帮忙的自家人吃酒放松,如果高兴还可以按正式婚礼一样再来一遍并且可以戏耍新人。
28日早晨十点左右笔者来到位于茨中村口临近茨中桥头的曹姓主婚人家,这里交通较为方便。进入院落门庭处,土墙上张贴大大的红纸金字的婚礼执事榜和菜谱。执事榜标明每位分工人员,分配如下(姓名略):总理3名、秘书处8名、酒司4名、果司4名、厨师14名、茶师3名、饭师17名、弟兄长2名、组员19名。
菜谱如下:
茶点:1、馒头2、饵块3、糯米花4、奶花5、饼子6、果子
7、猪肺8、米肠9、米糕10、米花糖11、凉粉12、马子旺
果碟:1、喜糖2、石榴3、苹果4、板栗5、瓜子6、桔子
7、餅干8、小柿子9、虾片10、米花11、花生壳12、金麦圈
晚餐:1、大肉2、鸡肉3、鱼肉4、烤鸭5、排骨6、油炸排骨
7、江边辣8、蛋花9、瘦肉炒松茸10、三丝凉拌
11、花生12、青椒炒瘦肉
在大喇叭播放欢快高亢的藏族民歌中,村民三两聚集在屋外的院落送礼金(当地人称“挂礼”)。当地习俗是参加婚礼的每家一斤酒、四桶米(一斤半/桶)及最低20元的挂礼。头一天27日本村刘姓人家的婚礼因为来了太多亲戚,收礼金的人员分为三个:唱名、登记和收钱,总收入达到5、6万元,而婚礼总支出为1万元左右。其中有两名从西藏过做生意的亲戚,每人奉送的挂礼为五千元,而他们本人悬挂铁链般粗大的金项链。曹姓人家的婚礼没有来太多亲戚,因此收挂礼的人员只有登记和收钱两名,笔者按习俗送上每人20元的挂礼,我们的名字被单独记在礼金红单的一页上。屋内每一个房间都摆放满酒菜肉食,主屋内的布置别具特色:中柱和四围的立柱都挂着耶稣像或天主教挂历,上面均系着白色哈达,正中墙面从左至右并排贴有毛主席画像、耶稣圣心像和年年有鱼发财像,两边有红纸金字对联为“无始无终大元尊、全能全知真主宰”,这些画像对联用白色哈达围挂,中间系成一大花球,顶上方为横批“立教元尊”,顶下方为大红喜字贴纸。在院外一角设了四五个大灶热火朝天地翻滚炒菜,院落中央摆放12张小方桌和长条凳。11点钟礼宾人员招呼大家“喝茶”,这是婚礼的头一餐即茶点,这里的茶不是汉族的绿茶红茶等而是藏族的酥油茶。茶桌点心除了一两样是买来的,其余都是主婚人家自己加工,有些糕点的花色造型很漂亮,口味是云南本地风味加藏族特色。当一桌有三四个人吃完预备离席时,全桌人都起身撤席,因是流水席,吃饭速度不能太慢,而没有装扮的新郎新娘此时都前来帮忙端茶递水。
茶点吃到下午1点左右,一拨人已经前去在屋子另一边的空地处,婚礼即将在那里举行,长条桌被并排围成一面开口的回字形,正中间摆放一张小方桌和板凳。一块彩色织布挂在主席台后方的松柏上围成一面,上面贴有对联“两颗红心向党,一杯喜酒迎宾”,横批“共倾主恩”,中间贴一大红喜字,左上方贴有圣母圣心像。吃完茶的村民已三三两两来到此处闲聊等待婚礼开始,席位按男左女右分开,参席的女人多是艳丽的藏装,老年女人缠着紫红或深红色的茧绸头帕,中年女人戴着蓝色或绿色的解放军帽,年轻姑娘们多着汉装,而男人们也一律汉装出席。晚到的宾客依然在吃茶,新人此时已在二楼梳妆打扮,汉族新郎穿上隆重鲜艳镶有虎豹皮的藏族礼服,戴上高立的藏式狐皮帽,足蹬皮底绒帮的藏式长统靴。新娘头戴澜沧江藏族特有头饰“恰扎”①,身上挂满藏式金银首饰和珠玉,五彩鲜艳分外夺目。伴郎与伴娘的装束与新人却是同样的华丽雍容,让人很难分辨究竟是谁结婚。二楼屋外的地板上码放着饭碗装好的12样果碟共12行,一色一码普通的饼干果类如此铺开排场变得甚是壮观。此时负责果碟的人员开始用锅盖和笼屉盖充当托盘一轮轮为婚礼现场上果碟,沏茶的妇女来了三四位均是盛装上场,不一会鞭炮在家门口炸响预示婚礼即将开始。新人的哥哥为现场中间的小方桌铺上塑料布,摆上两瓶塑料红花,并挂上一条白色哈达,这将是新人在现场休息的位置。新人穿戴完毕从屋内由傧相陪同来到婚礼现场,由于身上佩戴很多银饰,新娘和伴娘走起路来哗哗作响。四人径直走到主席台前,司仪宣布婚礼开始,由于新郎听不懂藏语,新娘父亲首先起立向新人用云南土话说了很长一段时间话,教导二人互相尊重适应彼此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说毕献上红绣球绸带大家欢呼起哄,由伴郎为新郎系上,此时新郎父亲再用藏语祝福献上白色哈达。接下来新郎父亲起身祝福并为新娘献上红绣球绸带和白色哈达,在大家一片欢呼起哄声中由伴娘为新娘挂上。新人回到小方桌处坐下休息,人们继续吃点心喝茶聊天。此时主席台上的几位长者开始歌唱藏族的婚礼祝辞“勒龙”,演唱中人们不时商量下一句的内容,曲调自由缓慢,拖腔较长,共有五句。
“勒龙”婚礼祝辞调-五福祈愿:
雪山怀抱盛满圣水,愿污垢远离永保圣洁;
美丽草原开满鲜花,愿蜂儿远离永保芬芳;
肥沃田野五谷丰登,愿鸟儿远离永保丰收;
山崖坚壁青柏挺拔,愿刀斧远离永保茁壮;
谷底草木皆为供奉,愿畜牧远离永保圣洁。
几位年长者轮流起身讲话祝福新人,每位都献白色哈达给新郎,不一会腼腆的汉族小伙身上挂满白色哈达,“勒龙”就在每位的祝福辞之后轮番吟唱。下午的婚礼在休息、闲聊和祝福声中持续,当天没有太多会唱歌的长辈,不能对歌的情况使婚礼祝辞较为简短,仅有仪式开始新人进场时、中间部分和结尾新人退场时的祝辞调(即五福祈愿)。三点左右婚礼结束,人们陆续回到早晨吃茶的场地,开始正式的晚宴酒席,每桌菜碟如同菜谱上写的一致。此时新郎手拿酥油茶壶,新娘手捧托盘,内有两个装满酒的酒杯,一条白色哈达,盘内洒满白米。二人开始每桌敬酒,长者作为每席代表祝福,亦有个别人用歌声祝福。流水席的正餐中,几乎没有人碰“大肉”这碗菜,现在人们已经不缺油水,但做这个菜的习俗依然存在。餐桌下的土猫狗在人们的大腿之间穿行,快速吞吃残渣的咀嚼声甚至超过餐桌上人们的进食声。吃完一桌的宾客擦擦嘴角离桌,人们迅速打扫桌上的残羹剩饭并招呼下一桌宾客,此时的动物们更加欢快地奔向餐桌椅角。萧瑟的冬景、土黄的耕地、金灿的柿子树、浅绿的澜沧江、彩虹般的藏装、欢快乱窜的猫狗、尘土中夹杂着饭菜香味,乡村的婚礼在这一片完全不同与城市的井然有序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晚宴吃到约五六点钟,很多宾客回村中各家休息片刻,储蓄能量以便晚上参加最欢快也最耗费体力的舞蹈庆典。
藏家婚礼的舞蹈分为两拨,长者通常在屋内跳锅庄舞,年轻人在屋外跳弦子舞,两组互不干涉。婚礼上的锅庄是庄重、祈福、程序化和颇具难度的歌舞,舞蹈动作和曲调较为简单,难在歌词对唱的技巧。“锅庄为藏语音译,亦称果卓,德钦藏语简称卓,是一种无任何器乐伴奏的集体圆圈歌舞。锅庄舞舞蹈动作庄重、稳健、豪放,基本动作有弓腰、左右摆步、四步一变、弓腰抬腿、单腿跺步等。传统锅庄舞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弓腰……锅庄舞曲调普遍徐缓,节奏较自由,拖长腔。按曲调的拖腔长短分卓仁(慢板锅庄)和卓通(快板锅庄)。锅庄曲调种类没有弦子曲调多,唱跳时,一首锅庄曲调可反复数次领唱,但歌词内容不能重复。锅庄舞有一套完整的跳唱程序,一般的程序是:仪瓦(锅庄舞序曲,歌词内容多为赞美时辰、赞美舞场和舞伴)——央卓(祝福锅庄)——思卓(迎宾锅庄)——堆卓(赞美颂扬的锅庄)——宗卓(相会的锅庄)——主卓或彰卓(辞别的锅庄)——尕卓(挽留的锅庄)——扎西巨(结尾的锅庄,歌词内容是祈祷吉祥)。”(普鲁华《香格里拉深处》2005:304)婚礼上的的弦子舞是年轻人欢庆的对象,舞蹈和曲调优美欢快,歌词变化多样。在茨中村,人们习惯上称呼的“弦子”和“热巴”都指弦子舞(热巴舞是另一种藏族民间舞蹈)。
锅庄和弦子两种不同的歌舞同时出现在婚礼现场,通常守夜跳到天明的却是长者的锅庄舞,年轻人的弦子舞约在12点左右就散了。村民解释这一现象的缘由为:锅庄舞是传统中必跳的祈福仪式,现在主婚人家最在意能否请到长者到自己的婚礼仪式上跳锅庄,持续时间越久福气越大,而长者一旦进入歌舞佳境,往往能从头天晚九十点左右跳到第二天晨九十点左右。如今会跳锅庄的人大多在60岁以上,通宵歌舞的体力消耗甚至非一般年轻人所能承受,而这些纯朴的乡民一旦被邀请,他(她)们多是尽力歌舞祈福。茨中曹姓人家的婚礼仪式中,笔者就亲身体会到这些长者的真情。而弦子舞在历史上曾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俗乐”,因此早先的婚礼中并没有这种舞蹈。如今锅庄舞的衰落和弦子舞的兴盛使这一状况产生变化,在很多庄重及欢庆的场合中,弦子舞成为主角。茨中村的婚礼中,人们更倾向尽力保留传统及对祝福的祈求,主婚人家并不在乎跳弦子舞的人们会玩到何时,因此跳累的年轻人多在夜寒疲惫时散去睡觉。
笔者在晚宴之后休息片刻于晚上七点左右再次抵达婚礼现场,此时外院已经升起篝火,有七八个男女围成圈开始弦子舞的预热,而主婚人家正在村中邀请跳锅庄的长者。不多时陆续来了约有十来位男女老人进入主屋内坐下,其中一两位尽显庄严姿态。新娘的哥哥告诉笔者,锅庄舞程序严谨复杂,歌词异常优美,但翻译出来较为困难。首先开始的是引子部分“吆”,开始请出吉祥锅庄。男人们围成一圈坐在上席,女人们站在面前手捧白酒和哈达开始歌唱,男人们应答。这是座唱的程序,表示对男人的尊重并歌唱邀请起舞,女人要多次献歌多次相邀,而男人要多次拒绝多次摆谱。曹家人说这是旧时男尊女卑的传统之一,但今天在女人队列中有一位年长的老奶奶,因此男人队列摆架子的时间不会太久。男女对唱约五分钟之后,女人们开始手拉手歌舞,这个程序持续到九分钟左右,坐席的男人们终于端起酒杯站立高歌。
记录和翻译出婚礼上锅庄舞的歌词是件困难的工作,一方面歌舞持续时间太长,歌词内容变化过多。另一方面语言障碍造成翻译困难,由于锅庄歌词的丰富内涵及严谨对仗等特色,对翻译人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这种类比将唐诗宋词译为外文的情况。此曲的歌词大意为:楼顶五彩经幡,请出吉祥锅庄。上席万字符像,请出吉祥锅庄。火塘金光闪耀,请出吉祥锅庄。坐席四周围绕,请出吉祥锅庄……
引子部分结束之后,锅庄舞的主体部分也是时间最长的部分-祝福、迎宾、赞美、相会的相关内容即将开始。由于屋内太小,人们打算在屋外下午吃饭的地方跳锅庄,主婚人家赶紧准备篝火,不多时悠长缓慢吟诵式的锅庄舞开始,同时主屋进门处年轻人的弦子舞已渐进高潮。锅庄舞的固定程序曲目在《邦锦花儿开了-德钦藏族弦子、锅庄词曲选》中有记录,书中“锅庄”的第一首歌曲是“地方很好”,赞颂场地并日月星辰,曹家婚礼的锅庄首唱即这首锅庄。该书按照锅庄舞主体的祈福-相聚-迎宾-祝福-辞别等大致程序记录整套舞蹈的代表性歌曲谱例,曲目如下:地方很好-金色松鸡-智慧的太阳-迎宾歌-金色的雄鸡-金光闪闪的村庄-这个地方-远方来的客人-在那吉祥的山庄-梭呀-跳长寿舞的地方-毛主席带来好时光-嗦里呀-东方的察里、芒康和中甸-拉萨平原-草地这边那边-牧人歌-寄歌-辞行歌-送别歌-劝歌-今晚锅庄-有缘相会-真好。这部分内容从午夜持续到天明,约在晚12点左右,主人家煮粥作为夜宵请大家暖身,粥中放油和盐就着茶点可以很好抵御冬日高原夜间的寒冷。锅庄舞中最年长的约有七八位老人全神歌舞,从起舞到吃夜宵的休息时间两小时左右从未停下脚步和歌声。休息片刻进入午夜,年轻人群中的篝火渐弱,弦子舞队开始散去,而锅庄舞队方才开始。曹家长者告诉我们,主体部分跳到天明,最后有一个结束部分,人们要进主屋唱歌,从房顶、二楼、一楼、中柱、四围、牲畜、财物、健康等等每一样都要祝歌,所有挂在中柱上的白色哈达要逐一祈福,让吉祥福气和人的精、神灵都留在这一家中,锅庄舞就算完全结束。
由于第二天要赶路离开,笔者一行参与到近凌晨一点左右,在老人们缓慢的长腔中伴着山间的月色回客栈休息,期间已是疲惫不堪。高原的日出按北京时间计算显然缓慢了许多,早晨七点钟天色宛如夜间,在仍然继续的长者的祈福歌舞声中我们离开茨中村。茨中的藏家婚礼亦成为传统与现代文化交织变迁的一个范例:在酒席婚宴中,DVD播放电声音响的藏族歌舞音乐充斥现场;在结婚仪式中,传统的“当协”“勒龙”等依旧为核心内容;在婚礼庆典中,代表传统意义的锅庄舞在屋内祈福吟唱,代表现代年轻人喜好的弦子舞在屋外高歌欢舞;而天主教、藏传佛教及汉族等多民族宗教的传统习俗混融在这场婚礼上更是充分展现。
茨中村有百年的天主教堂和藏传佛庙,有自酿的法国品种葡萄酒和酥油茶,是多种宗教信仰和民族共融的香巴拉之地。文化的多元让这片土地一度远近闻名。极具特色的天主教堂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也由政府专款维修。教堂是一个院落多座建筑物,包括大门、前院、教堂、后院以及地窖、花园、菜园和葡萄园等。主体经堂为坐西向东中西结合的砖石结构,是传统的巴西里卡式教堂形制。教堂内部装饰壁画为外籍教士亲手所绘,有中西藏结合风格,大厅内的两旁立柱仿藏族唐卡画卷做底,装衬挂满耶稣,和圣母的画像。教堂内没有座椅,两旁摆设着矮及地面的长条跪凳。教堂顶部是三层钟楼,阁顶为后加的亭式四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用4根内柱和12根外柱承托脊檩,内外柱间砌有石栏杆,从此处可以远眺整个村落,教堂在低矮的藏式村寨中尤显高大。茨中教堂是当地信仰活动的中心,每逢遇大节日,周边教堂的教徒都会聚集在此庆祝节日,人数有时可多至上千人,场面甚是壮观。
村里的葡萄酒酿制也成为该地的一个特色和当地居民的经济来源。100多年前,法国传教士来到这片土地,发现这里的土壤和气候很适合葡萄种植,于是他们不仅给这里带来了宗教,还带来了法国葡萄种子和酿酒配方。如今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每年慕名前来参观教堂和品尝葡萄酒的国内外游客也越来越多,一时间这个曾不被世人所知的小村落也名扬海内外。葡萄的品种叫华夫人(又叫玫瑰蜜),是法国波尔多的品种,已经有500多年的培育历史。据说该品种在现今的法国已经消失,谁也没想到,这一个在法国曾拥有几百年历史的波尔多葡萄品种最终却在东方一个遥远的小村落里保存了下来。因此现如今不断有法国人千里迢迢来到茨中村品尝这种本国已绝迹的葡萄酒品种,观看百年前法国和藏族文化结合的大教堂。
村民富起来了,不仅是精神文化上富足起来,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当地村民也找到了增收致富的好道路。旅游帶动村民增收,借着当地旅游带来的好时机,村民也纷纷经营起了自己的小生意。一到茨中村,在村落入口处的茨中桥头就能看到张贴在村子各处的各式农家客栈和玫瑰蜜葡萄酒的广告,玫瑰蜜、玫瑰红等类别的葡萄酒招牌也随处可见。在村子中,几乎每家每户也都把自家的庭院建造成颇具藏式风情的楼阁客栈,每到旅游的季节,这别具特色的农家客栈便成了许多外地游客必去的理想居所。这座原本宁静幽谧的山谷小村如今也热闹了起来,这块多年“养在深闺人未识”秘境之地也正悄悄向世人走来。
注释:
① “恰扎用蓝色毛线编成头套,在头套上分节绕上红、绿和粉红色三种毛线点缀,再接上两节约六寸分长绕有银丝杆的红丝线缨穗,佩戴时套上头套,将两节银丝杆插在额顶右侧,红丝线缨穗则垂于右耳后”-普鲁华主编《香格里拉深处》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年,第314-315页。
[参考文献]
[1] 孙晨荟.雪域圣咏-滇藏川交界地区天主教仪式与音乐研究(增订版)(上、下)[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孙晨荟(1977-),女,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