垤施村彝族“乐作”器乐的复音织体研究

2017-10-20 23:14严盟
黄河之声 2017年22期

严盟

摘 要:音乐中横向运动所形成的旋律线条与多音纵向结合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构成音乐中的“织体”。本文从形态学的角度对“乐作”器乐复音织体进行研究,探讨其横纵二维复音织体的结构特点,阐释其织体发展的规律内涵。

关键词:垤施村;乐作;复音织体

红河县垤施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南岸,垤施村有彝族、哈尼、瑶、汉四个民族交错杂居。彝族自称为“尼苏”支系,为明清时期由元江马头、石屏、建水、开远等地迁居于此,在繁衍生息中,他们始终保持着传统的民间风俗,每逢喜事或喜庆节日,要杀祭牲畜,宴请亲朋,纵情歌舞。当地最为流行的歌舞是“乐作”,它是垤施村男女老少劳动生活、社会交际、节日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逢重大节日时,全村男女老少聚在一块载歌载舞,“乐作”一词来源于哈尼语,意味大家一起跳的,是垤施村彝、哈尼族最为喜爱的歌舞,在节日聚会、玩场中众人围圈而舞,乐队在一旁伴奏,不时有领唱、伴唱。

“乐作”共十三段,十套舞蹈动作,有七首曲调基本相同。音乐为联体型套曲结构,是“乐作”中调动情绪、控制节奏的重要部分。音乐由七件乐器和男女人声构成,音乐中横向运动所形成的旋律线条与多音纵向结合所形成的层次结构,构成音乐中的“织体”。由于“乐作”歌舞不分家,音乐长期与舞蹈同时进行,音乐不可避免与舞蹈的某些特性相重叠,比如舞蹈强调统一的节奏、重复的动作等,这些特性在音乐中体现为横向乐汇的变化反复构成的旋律型,和纵向声部之间律动的统一。以下根据织体横纵关系,分析其织体特点。

一、织体横向的循环反复

音乐织体横向运动由核心音调循环反复构成,由重复和联缀的新材料有规律的进行。音乐在横向发展中有核心音调,横向旋律常用重复的手法,加深乐思记忆,形成特点,增加旋律律动,乐句围绕核心音调不断变化反复,在反复中形成循环织体结构,即相对固定节奏节拍,旋律根据基本乐句变化反复构成,音乐在有限的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方法对音乐织体进行变奏发展。“乐作”中常见的重复手法有合头换尾、合尾换头、合头合尾。

(一)合头换尾

合头换尾即曲调重复、变奏或连缀中在各段开始部分反复出现的一个固定曲调与全曲所表现的意境基本一致或略有对比,在结尾部分出现明显对比。“郭达核”中树叶核心音调为3拍,核心音为sol、↓si、rel,以弱起开始,前两拍不变,第三拍为结尾在↓si或rel,具有加强乐汇统一性,增强节奏感作用。

(二)合尾换头

合尾换头即乐句重复、变奏或连缀中在开始部分出现明显对比,在各段结尾部分反复出现的一个固定曲调与全曲所表现的意境基本一致或略有对比,“郭达核”中二胡核心乐句为4拍,句头乐汇不同,句尾乐汇相同,还有四弦核心乐句为4拍,旋律围绕主音G徵发展进行,不带中立音↓si,头部由两个乐汇交替进行,尾部相合,合尾乐汇为,循环性较强,还有三弦旋律也使用合尾换头手法,合尾乐汇为,比四弦同音乐汇低一个八度。起到旋律呼应作用,使旋律更具节奏感。

(三)合头合尾

乐句重复、变奏或联缀中在各段的开始与结束部分出现相同乐汇,突出旋律型节奏感,“郭达核”中草杆核心音调有4拍,句头、尾乐汇固定,反复合头合尾,2、3拍变化较大,巴乌基本乐句有5拍,前2拍与最后1拍不变,乐句头尾落音为sol,增强旋律织体节奏感,并显现出乐句特性,有统一的意义。

综上所述,核心音调的变化反复,使“乐作”音乐织体横向旋律具有高度统一性和极强律动感的特点。核心音调始终围绕核心音sol、↓si、rel变化发展,并且头尾相合增强旋律特点呈现旋律的高度统一性,头尾相合中形成明显的律动性,突出旋律的节奏感。

二、织体纵向的并列对置

各声部在横向发展中形成旋律纵向重叠的复音音乐,复音在纵向层次中形成并列对置的性格化织体。由于各声部旋律线条独立,旋律结构、句式长短各不相同,旋律型和节奏型不一致,导致不同声部的旋律性格各有异同,共同点是各声部旋律均围绕核心音sol、↓si、rel变化发展,不同点是旋律的组合形态各不相同,各声部音符组合的不同和声部律动的复杂结合是织体形态多变的重要因素,根据律动规律可以将分为规整型和自由型两种织体形态。

(一)规整型

规整型织体形态体现为纵向音乐节奏律动的统一,音乐整体以2拍、4拍为一个律动,不断循环反复,2拍以“瑟瑟调”、4拍以“郭达核”为代表。虽然各声部旋律形态不同,但律动相同,整体节奏性较强,适应群体舞蹈需要节奏统一的需求。当然,也有声部以3拍、5拍为一个律动的,比如“郭达核”中巴乌声部就以5拍为一个律动,但为了保持音乐整体节奏的一致,在5拍之后会休止数小节,到下一个节奏点进入。

此类织体纵向上形成明显的节奏点,在“乐作”歌舞中具有调动歌舞情绪,统一歌舞节奏重要作用,為衬托歌舞而存在。典型的有“踩乔、撵调、摸螺蛳、斗脚、三步弦、经线、找对象、擦背、翻身、梭子”。

另一种织体并列形态是因各声部进入的时间不同而构成,即在统一时间内各声部所处的节拍点不同,虽然各声部律动拍数相同,但纵向上形成错综复杂的并列对置,以谱例一第三小节为3拍内七件乐器的旋律声部为例,笛子从上一乐句结尾的后2拍进入,草秆为上一乐句的后3拍,树叶为一个完整乐节,二胡为乐句前3拍,四弦为乐句后3拍,三弦为乐句后3拍,各声部同一时间所处的节拍截然不同。它们按照各自固定音型循环发展,各声部主题个性突出,音调较密,无隙可乘,构成了并列对置的织体形态。

(二)自由型

自由型织体形态体现为纵向音乐节奏律动的自由,即各声部按自身旋律发展轨迹进行,但在进行中往往以某一特定音乐符号为参照对象,比如男声的出现,根据该信号进入,演奏时与其他乐器配合,各声部在“时分时合”的自由状态下展现其独特魅力。某几个声部自然形成的自由模仿,使音乐更富有层次感。

“莱国核”中七件乐器都具有独立的乐思,在此基础上不断变化反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各自发展的前提下,又存在“你长我短”、“你高我低”的配合,吹奏乐器声部形成多声部自由模仿织体。音乐从男声“阿哦”中进入,笛子按固定乐思发展进行,草杆模仿笛子、巴乌模仿草杆、三个声部先后出来形成自由模仿。此类织体的纵向特点仍然是对比并置,但其并置不以音乐发展的律动为主导,而以各声部旋律在特定时间同时发展,以各自固定乐思自由发展,在这种“线性思维”的重叠下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复音音乐。

总之,无论是规整型还是自由型织体,都是各声部在对比并置下,根据自己独立乐思发展形成的复音音乐,这种织体形态并不存在谁从属于谁,谁为谁伴奏的问题,只是其对比并置的形式存在差异,“乐作”器乐与我国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主调音乐有较大区别,形成独树一帜的器乐类别。

群体性歌舞需要在统一的律动中进行,客观要求器乐应具有突出节奏感,才能使参与者迅速融入歌舞。因此,音乐织体的结构应满足歌舞这一基本特性,综上所述,器乐横纵织体都具有一定的律动性,但其各自运用手法各有千秋。织体横向形态主要以循环反复核心音调构成,其中以合尾手法最为典型,纵向音乐织体形态主要为并列对置,规整型织体采用多个不同性格的旋律对比重叠,但在纵向旋律律动上保持一致。“乐作”器乐在为歌舞伴奏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在社会中,垤施村尼苏彝族热情好客的历史传统,创造出浓郁的歌舞文化生态环境,使器乐在“乐作”歌舞中取得了充分发展,尤其是织体的横纵形态交织出节奏鲜明、层次丰富的复音形态,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在我国少数民族复音器乐中自成一格。

[参考文献]

[1] 张兴荣.云南特有民族原生音乐[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10.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红河垤施彝族尼苏支系歌舞套曲的多声织体研究》研究成果(2017YJS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