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士强
[摘要]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其技术涉及到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对设计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最优的方案应该是除当前的方案外没有更好的方案可选了,也可以认为是当前的方案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各方面的因素均已经考虑到了。基于此,文章就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设计;问题
一、铁路选线要素
(一)铁路选线要素概述
(1)根据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需求。(2)根据铁路建设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资源类型与硬件设施等。(3)根据选线区域的地形、地貌及水与土壤方面。(4)根据该地区域的建筑设计、交通等有人类活动痕迹的因素。(5)对于该地区的保护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
(二)具体说明选择要素
我们可以选择我国北部地区的36万平方公里的地方,运用地图底图对该地区铁路修建要素进行分析:该地图比例为1:1,其中采用TIF数据;从底图上可以得知,该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地区之间高差不大,平原与山区分界明显;该地人口众多,对水资源的使用也比较广泛,大多用于农业灌溉;该地区的土质及各方面的条件比较稳定,适合铁路建设,没有重点保护的人文景观及自然资源。
二、线路平纵设计原则
(一)曲线的设置
线路设计中平面应优先考虑顺直,忌无端增加平面曲线,或加大曲线偏角,尽量少用反向曲线,除非是受地形条件限制、不良地质控制、既有建筑控制、高压铁塔控制、规划控制、立交角度控制(等级公路与规划道路)、地下管线(天然气管线、供水管道等)控制、矿藏控制等控制,线路绕避障碍物时,应尽可能提前绕避,并使交点正对控制点,否则将增大线路的转向角度。
桥梁地段,线路应为直线,设在曲线上时,优先选用大半径曲线,应与桥梁专业沟通后选取,一般应不小于800m,桥梁地段应避免使用反向曲线,如采用反向曲线时,夹直线应大于一列车长。隧道应设在直线上,如设曲线,应在洞口附近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二)坡度设计
考虑后期运输条件和运输能耗,纵坡应尽可能地平缓,拔起高度小。纵坡起伏应有充分的理由支撑。除了受特殊控制以外,特别是以路基为主的地段,线路纵坡的起伏应基本顺应地面线。线路拉坡时,应注意土方填挖平衡,路堑段应注意设排水坡度,最小坡度一般为2‰。
线路拉坡时,应注意土方填挖平衡,路堑段应注意设排水坡度,最小坡度一般为22‰。
车站的纵向坡度一般为平坡,为减少工程量,车站排水设备的坡度为困难条件下1‰,需要通过调整沟深才能实现,排水困难。故拉坡时,要特别注意区间路基的汇水不能进入车站,否则车站排水系统到尾部时,沟深往往会很高。
(三)进站线路纵断面设计与车站安全线的设置
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通铁路部分)第55条规定:“在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为超过62‰下坡道的车站,应在正线或到发线的接车方向末端设置安全线”。上述规定是保证下坡进站的列车不致闯入前方区间,与正线上对向进站的列车或站内发出的列车发生冲突。
三、实例分析
某省境内铁路沿线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地面高程一般为3~6m,多为农田,地形起伏不大。区内交通发达,线路跨越高等级公路较多,境内经济发展较快,与城乡道路交叉更多;水系发育,与河流交叉众多。境内铁路路基主要以路堤形式通过。
(一)平面选线尽可能顺直
地处平原地区铁路,除经必要的经济据点,绕避工厂、学校、居民聚集区外,选线尽可能靠近航空距离,以节省工程投资并缩短运营距离。
(二)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
因沿线地势平坦,线路走向控制因素较少,设计中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工程量增加不大,海洋铁路设计速度为120km/h,规范可采用的最小曲线半径一般为1200m,困难为800m。设计中应尽量采用较大的曲线半径以及较长的缓和曲线及夹直线,全线共设计曲线18个,长13.512km,占线路全长的17.1%。本段最小曲线半径为2000m,共两处,长3.172km,占曲线总长的23.4%。其余地段的最小曲线半径均不小于2500m。最小半径曲线的主要集中在本线起终点。
(三)纵断面的设计要给以后的发展预留条件
正线限制坡度为6‰,考虑平面曲线阻力折减。
坡度代数差一般82‰,困难102‰,当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12‰时,区间正线以圆曲线形竖曲线连接,竖曲线半径采用15000m。
最小坡段长度按400m设计。
縱断面设计为160km/h速度预留了条件。
(四)路堤填方要利于立交桥涵的设置
平原河网地区,路基均为填方,填方高度的设计尤为关键。为了便于立交涵的设置,路基填方不宜过低,过低不能自然排水,满足不了立交净空的要求,桥路分界只有6m,填方过高,会增加桥梁长度,大大增加投资。开始时,为降低站场和货场填方,海洋铁路北渔站路肩设计高程为6.25m,地面高程3.5m,平均填高2.75m,立交设置困难,涵洞积水严重。后纵断面设计的路堤填方变更为4.0~5.5m,既节省投资,又能满足立交设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