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未 徐莉
引言:学分制教学是国内外高校教学的主要评价标准,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高校的教学体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强化学分制的实施效果,国内外对学分制在高校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分制中的内容,与目前的高校教学发展要求呈现出诸多不相适应情况,需要加大对学分制教学评价方法的改革,结合目前高校的教学情况,制定出新的学分制度。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需要将学分制作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学分制教学是在借鉴国外的学分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国外同类型的高校,我国的学分制起步较晚,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是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学分制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提出了创新学分制给我们国家高校发展带来的启示。
一、国内外高校创新学分制实施现状比较
(一)教学方法比较
1.国内外创新学分制的相同点
第一,都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提高。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教学环节上,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學法和主体参与教学法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第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意识到大学生存在的个性差异,以共性和统一教学方法为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教学知识,为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
2.国内外创新学分制的不同点
第一,重视基础知识,加大对学生心智的开发力度。中国的传统教育认为,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而当学生进入到大学之后,对基础知识方面的训练逐渐减少,开始向学生讲述一些难度大和复杂的知识点,并且这些知识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高校在大学阶段,仍然重视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展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课程安排上,减少了必修课程的时间,增加了选修课程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机动时间。教师的授课时间不会超过课时总时间的2/3,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创新环境比较
1.我国的学分制创新环境
我国的高校在实施创新学分制环境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针对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出了创新学分的认定及实施细则,给学分制各项工作的高效实施提供保障。学分核定标准主要分为:专业学术论文、科技竞赛、开放实验项目、科学研究、社会实践活动及英语及计算机考试等。同时,还对创新学分的实效用途进行创新,创新学分在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要求,主要分为取代专业教学部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取代教学计划中全校素质教育通选课学分等,由教务处人员组成专业的学分评定小组,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将评定结果记录到学生的个人成绩档案中。
2.國外的学分制创新环境
国外的学分制创新环境与国内的相比较为宽松,在对学生进行评定的过程中,不会拘泥于学生已有的成绩,提倡批判性思维。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针对一项学术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必受教材和考试内容的限制,可以自由进行讲解和进行课外教学内容的扩展。考试题目通常以开放性为主,不会拘泥于统一的考试标准,对考试答案的评定,主要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设施条件,加大了对教学设备资金的供给,将高科技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设备作为首选。
二、国内外高校实施创新学分制给我们的启示
(一)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高校实施创新学分制后,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要求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教学工作和实验研究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加大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营造了参与科学研究的气氛,强化了学生掌握科研方法的能力。
(二)为创新学分制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高校通过创新学分制的建立,促进了图书管理制度、学分实施管理细则、计算机机房及实验室开放制度的创新和发现,使创新学各项制度的发展走上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其次,促进了创新学分平台的拓展。在创新学分制下,重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应用能力,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恶劣学生先进信息工具的掌握能力,拓展了学生的事业,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创新思路。
结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学分制体系并没有日臻完善,反而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因此,创新学分制成为当前我国各大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也是进行科研的重要基地,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国外的学分制创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充分借鉴国外学分制创新方法,来弥补自身的缺陷,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建立和培养,为高校评估人才学习情况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