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审美异趣与绘画创作

2017-10-20 11:15方桾悦
丝路视野 2017年3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

【摘要】在整个绘画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最终作品质量的好坏和绘画者本身的审美是有很大的关连的。如果绘画者具有个性的独特审美,就会对绘画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笔者重点分析了绘画创作同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揭示了审美情趣的产生以及其对最终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审美异趣;绘画;创作

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所谓的异趣指的是于众不同的志趣,还有独特的情趣和风趣。但具体来说,还没有准确的定义。据笔者理解,审美异趣指的不同与主流审美的审美观,而是具有卓然独立之态的志趣。

作者的性格与审美异趣有着紧密的联系。人格中表现的最稳定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这是一个人很稳定的态度及行为方式的外在体现。体现在审美活动中,性格不同,则审美的趣味、习惯及态度也必然不同,其审美的体验也是有差别的。

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会对审美异趣产生影响。艺术家外化的主要表现在其性格、气质等方面,这也是其审美的风格和个性的体现。艺术家也是通过对艺术的理解逐渐认识自己。

正所谓画品如人品,其在艺术创作上也反映出了个人的审美异趣,而艺术作品则是物化了的审美意识,从而充分体现了创作和审美的差异。在绘画过程中,在主题的选择、构图的安排等等,都表现出了创作过程中的差异特点。总的来看,绘画者的审美异趣是贯穿于整个绘画过程,最终呈现出来的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都是来自于绘画者的心灵体验,是绘画者的审美外化形式,也是审美体验的转换状态。一直以来,生活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但这并不能说明艺术等同于生活。因此,生活必须要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够成为艺术。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艺术家的主体意识,但个性的审美趣味在这中间也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宇宙万物尽在观者眼里

对于不同的人,其观察方式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在绘画的过程中,即使是制作材料、题材相同,但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展现。人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世界,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从中国古代画家创作来看,他们在创作之前都会充分了解和分析所要创作的事物,以便于观物取象,达到“尽其意”。不仅是中国的画家,西方的画家也非常重视对照自己来写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庙会自然,从而体验到变幻莫测世界。绘画者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审美异趣,从而将眼中、心中和记忆中的万物都体现在了绘画过程中。因此,一个绘画者具有什么样的审美异趣,其笔下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事物。

中国的绘画史上,陈洪缓是一个很疯狂的人,因而被称为了“狂人”。陈洪缓自小性格就很内向,因而在他内心深处充满了扭曲和畸变,而他这种内心活动在画中人物的造型上体现的非常明显。在他的画作中,其人物的形象非常扭曲,而且形象比较奇怪,主要表现在:头大体小,整个躯干很伟岸,人物塑造的不合比例,脸上的表情也是冷漠的。从这样一幅画作里可以看出,这里体现的是隐忍及内在的心灵受伤。西方的精神病学家曾经有过研究,認为在患有精神病的患者眼里,那些真实的形象就是很奇怪的,其形象而且是变形的,不仅如此,事物的颜色也是很奇怪的,同我们正常人眼里看到事物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正常眼里,事物形象是变形的,但在他们眼里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比如梵高、毕加索他们的作品,与众不同,但都是他们的写实。我们看陈洪缓的人物画造型是变形,但在他眼里就是先现实的。陈洪缓非常强调个人主义,尤其重视主观上的追求,从而试图来实现个人价值,把最真实的时代风气反映出来了。除了陈洪缓以外,还有徐渭所追求的“不求形似”的花鸟形象,还有董其昌所追求的“不如山水”的山水形象也是这样的。陈洪缓的审美异趣主要是受本人的个人主义性格的影响,而另一方面则是在创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最终积累而成的审美体验。虽然我们不能够认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但在绘画方面,个人主义确实是有其独特的价值。在笔者看来,像他这种以丑为美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是非常有异趣的。毕加索的作品《阿威农少女》,其形象是嘴咧开的,这个形象放到现实生活中是丑,但用艺术眼光来看却是非常美的。陈洪缓在人物的形象创作上是变形和扭曲的,但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看却是一种异样美。这种形象比真实的形象更加有视觉冲击力,更能让人震撼。他这种画品也先后吸引了了众多人去仿效。通过对陈洪缓的创作经历进行分析,笔者深有感触。一个艺术创作者的作品都是凝结了艺术家本身的经历、思考以及审美情趣的,作品保留了生活的质感,甚至可以看作是审美趣味的结晶。

三、结语

审美异趣不是天生的,而是由艺术家的个人性格、修养以及生长环境所决定的,而且对艺术家的绘画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能够从他们的作品中反映出艺术家独特的审美异趣。但是,无论艺术家的审美异趣有多么独特,都需要放在文化传统中,而不能过于肆意妄为。在中国古人的眼里,绘画创作的过程被视作有造物的魔力。艺术家绘画的目标就在于把握物的灵动及变化,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要反映现实绘画的创作过程是对过往审美异趣的运用,也证实了艺术家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证实了他们对于自身及文化传统的坚定不渝。

参考文献

[1] [美]方闻,著;李维棍,译.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 徐建融.宋代绘画研究十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3] [美]高居翰.氣势憾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M].北京:三联书店,2009.

[4]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方桾悦(1996.02—),女,湖北黄冈人,本科,研究方向:视觉传达。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Jazz
小艺术家大创作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