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美琼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加强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教师在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教学情境时,很多时候学生的思路没有那么清晰,同时在反应与语言表达能力上都比较薄弱,其数感不是很强,这对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应用技能的同时,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知识涵养。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重要学习内容,教师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加强对学生数感的有效培养,从而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有利的保障。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分析可操作性强且教学效果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小学数学的数感学习,进而提升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数感的教学意义
数感是学生对于数字以及数学运算法则产生的认知感觉以及情感认识,加强对学生的数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提高认知能力,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提升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基于培养小学数学数感的教学方法
(一)在生活经验中启蒙数感
数学知识的学习宗旨是能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基于学理念的数感培养,更要将对数学的感知和学习融入到生活素材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联系实际的生活内容,使学生能够明确的感受到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呆板的数字符号,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事物,比如教师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准备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人民币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联想父母带自己去游乐场、去看电影、去饭店吃饭等生活情境是不是都需要用到这些人民币,每种生活情境可能运到的人民币有哪些,比如去电影院看电影可能用到100元面值的人民币,去超市买菜可能用到50元面值的人民币,去买冰激凌可能用到10元、20元的人民币,去买铅笔等学习用品可能用到5元、1元的人民币,通过这些实际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明确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并能够感受到人民币面值的大小所能够形成的不同的生活内容,用这种联系生活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感知能力,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不断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数的运用中提升数感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已经进行了全面的革新,联系生活的实际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在进行课程的准备时,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度的挖掘,分析出教材内容所要体现的本质数字教学内容,并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环节中,不断培养学生对于数字、数学公式、数学运算法则的感知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除法的运算法则》的教学内容学习时,教师可以在教材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前,带领学生复习一下乘法口诀,再进行教材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数学运算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能够准确的记忆和应用“3×6=18”,便能够开展“18÷3=6”、“18÷6=3”的学习,以此类推,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乘法与除法运算法则之间存在的聯系。数学的奥秘便在于数字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的学习中,培养和锻炼对于数字以及运算法则的感知能力,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架构体系,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解题思路不断拓展,实现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数感
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参与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字问题、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学习对于现实生活的促进意义,增强学生对于实际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数感的培养和发展。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体验数字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学校的操场上测量10米、20米、50米、100米的不同距离,并作出相应的标志,让学生进行走路感受不同的距离,数字越大的距离则越远;在学校的食堂中准备1千克、5千克、10千克不同重量的大米,组织学生进行测量,让学生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不同计量单位所代表的实际意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数学便是在学习生活,数字不仅是数学问题,更是一些生活内容的体现,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数字以及数学问题的感知能力。
另外,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情境式教学、兴趣性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使小学生能够克服好动的天性,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促进学生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学生数感的培养和提高。
结论:数感培养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数感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实现自身数学感知能力的培养,迎合时代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梧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