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燕芬
【摘要】《語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从三方面论述,培养学生“自主、协作”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7-0054-01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与时俱进、适时教育、适人教育而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具有现代思想与思维、时代个性、健全人格、优秀素养人才而迫切需要的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其有益于学生学习 、发展,有助于素质教育实施,有利于创造性人才的造就。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时代的必然,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协作”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呢?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其具体做法是:
(一)注重下放学习的权利,提高学习的兴趣。
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实践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开放性等主要特征都是以自主为前提的。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的合作必然会加速探究的进程。可以这样说,探究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的,以合作学习为动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1.自主——确定探究目标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彻底打破传统教育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把选择学习目标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课堂上,我采取进入跨越式资源,让学生进入资源学习。资源再现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在了解了时代背景后,就能理解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在了解课文时代背景后,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及对课文了解确定学习探究目标。学生听到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非常高兴积极举手发言,经过梳理,筛选确定学习探究目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深入学习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开展交流讨论,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
协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每一个学生应在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并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以《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为例,学生在初读课文后,确定学习目标,归纳出三个重点问题:1.五壮士遇到了哪些困难?2.他们是怎么解决困难的?3.从中你看出他们是怎样的人?这时进入解决问题这个教学环节,笔者毫不吝啬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留给他们充裕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协作学习、自主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学生们为了共同的学习任务,在探究活动中加强协作,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自主寻找方法,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3.引导汇报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完成学习目标
学习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因为这样理解深刻,也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自主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当一名发现者、探索者,让自主和创造得以落实。
当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后,让学生自主发言谈他们的理解,同组的或其他小组的同学可补充意见,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感情朗读句子。这时,教师可以随机点拨,做好组织者。笔者一边注意抓住学生思想的火花,让他们能燃烧起来,另一边注重运用自己知识、经验,给学生一点点拨和启发。
(二)注重教给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这样,让学生“有法可依”主动参与实施起来就容易多了。教学导法,才能使学生把握规律,举一反三,真正获得学习的本领。要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被削弱。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中授法,以法导学,真正体现为学而教的思想。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对《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5自然段到17自然段的学习时,先让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句,然后教给他们理解课文的方法的方法:1.带着感情把句子多读几遍;2.划出重点词语;3.联系上下文理解;4.把你对句子的理解或感受以批注的形式写出来。接着让他们带着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学习,解决问题。
三、结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习方式的内在品质,全面正确理解和把握我们所提倡的转变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用新新课程理念指导实践,完善每一种学习方式,提升每一种学习方式的品质,创造更为灵活、务实、高效的新课程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尝试教学设计》 主编 邱学华,教育科学出版社
[2]《小学语教学建模》总主编 查有梁 主编傅先蓉 广西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