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现状调查研究

2017-10-20 12:45梁婷婷于文霞
科技资讯 2017年25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大学生

梁婷婷++于文霞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5.250

摘 要:调查在校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现状,加强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认知以及正确对待乙型肝炎携带者,为加强高校进行乙肝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300名大学生进行乙肝知识认知行为态度问卷调查与分析。该校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对乙肝预防方面的认知薄弱,对新生儿接种疫苗的时间这一条目回答的正确率仅39.93%;对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态度与行为方面,有64.93%的学生同意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一起用餐;组间比较,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籍贯的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态度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方面,大学生期望获取健康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网络信息、知识讲座以及报纸。学校应该加强乙肝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了解,正确对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并主动接种乙肝疫苗。

关键词:大学生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携带者 态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9(a)-0250-03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最直接、最经济的方法[1]。高校作为一个人员密集、集体就餐就寝的大集体,人与人之间有较密切接触的群体,需要提高对乙型肝炎病毒的认知与防护措施。对于乙肝预防工作,学校对新生进行入校查体,主要是查乙肝“两对半”,对HbsAg和抗-HbsAg阴性的学生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而乙肝感染指标及肝功能明显异常的学生则进行保留学籍休学治疗,但是在2010年2月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联合下文取消了大学生入学乙肝检查,学校的乙肝预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课题主要为了解我校的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及态度行为状况而进行了调查,让大学生正确认识乙肝病毒及正确对待乙肝携带者,并为学校加强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1 相关概念

1.1 乙型肝炎病毒

简称乙肝病毒[1](Hepatitis B virus,HB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

1.2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

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HBV),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1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的群体。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的群体。

2 国内外现状

乙型肝炎是长期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染病防治的一个重要问题。全球70亿人口中,约1/2人口生活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区,约20亿人证明有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其中6.9亿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中国。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口死于与乙型肝炎感染的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有关的疾病,其中约30万人口在中国[2]。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应用,乙型肝炎发病大幅度降低。在肝炎防治的综合措施中,宣传教育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人们对肝炎的认知程度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认知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成效[3]。

3 对象与方法

3.1 对象

于我校就读的1~4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88份,回收率96%,男生134人,女生154人,年龄均在18~24岁,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调查。

3.2 方法

问卷采取任森[4]编制的《乙型肝炎相关态度及认知的调查问卷》。问卷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了性别、年级、专业、籍贯及民族;第二部分为乙肝知识的认知,由8个题目组成;第三部分为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的态度与行为认知,由8个题目组成。问卷共计16个题目,将题目选项赋值,答对一题得一分,答错或不答不得分,问卷最高得分为16分,得分越高代表掌握乙肝知识越好。

3.3 统计学方法

资料经检查、核对后,使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运用一般统计学描述,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学描述;各组别之间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

我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见表1。

4.2 我校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分析

我校大学生对乙肝相关知识认知有一定的了解,有68.40%的学生清楚乙肝的传染源,对乙肝的传播途径约有一般的了解,但是对预防接种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仅39.93%的大学生知道新生儿接种时间为0、1、6月。在对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或攜带者的态度行为上,我校学生有一半的人数可以做到正确对待乙肝携带者,有64.93%的学生同意与乙肝携带者一起用餐时采用分餐制。

4.3 我校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与态度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从表2的分析可以得知,我校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在不同年级、专业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籍贯、民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校在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或携带者的态度与行为上,不同的专业、籍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级、民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4 我校大学生期望获取乙肝知识的途径

大学生获取乙肝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报纸书籍30%,网络信息50%,广播电视20%。而大学生更加期望获取的健康知识途径主要为:网络信息40%,知识讲座55%,报纸5%。endprint

5 讨论

5.1 我校大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不全面

我校大学生对乙肝的传染源认知率较高,达到了68.40%,但对乙肝预防接种知识不了解,仅39.93%的学生知道新生儿接种的时间为0、3、6月。

从表2可以得知,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具有差异性(P<0.05),这与林丽萍等[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一年级、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乙肝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分析原因可能是一年级作为新生,刚步入大学的校门,未接受过有关传染病的课程与知识,而对乙肝疾病的相关知识不清楚。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对乙肝知识认知率比医学生低,可能是由于医学生在校一直学习有关于临床疾病的知识,其中就包括了传染病学中的乙肝这一疾病,故而非医学生对乙肝疾病知识远不如医学生。

因此,在做乙肝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讲座时,可以多关注一年级、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加强学生对乙肝知识的认知度,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正确认识乙肝这一传染疾病。

5.2 我校大学生对乙肝态度行为分析

我校有64.93%的学生愿意与乙肝携带者一起用餐,有58.33%的学生愿意与乙肝携带者一起居住,说明我校并没有存在对乙肝携带者严重歧视的现象,学生对乙肝携带者的态度行为良好。

由表2可得知,不同专业、籍贯的学生对乙肝携带者的态度与行为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与敬嵛淋[6]等的研究结果相同。医学生比非医学生更能正确的对待乙肝携带者,分析原因是医学生学习过传染病学的知识,了解乙肝这一疾病的本身状况,清楚了解應该在生活、学习上在接触乙肝携带者时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并且正确的对待乙肝携带者。而来自城镇的同学对乙肝携带者的态度则比农村的同学要良好,原因可能是在城镇的同学接收过有关乙肝这一传染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疾病的基本状况,并且通过社区的健康教育讲座与宣传,用正确的方式去对待乙肝携带者,消除对他们的歧视,而农村地带的学生则未能树立正确的自我防护意识,而对乙肝携带者存在着偏见。

所以为正确树立大学生对乙肝携带者人群的态度,学校可以多关注非医学专业、农村的学生,增强学生们对传染疾病的自我保护意识,正确对待乙肝携带者,可以有效地改善对乙肝携带者的态度,减少歧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 黄敏.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35.

[2] 熊学美.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将抗教育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683-684.

[3] 杨艳.保定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乙肝和性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D].云南:大理学院,2013.

[4] 任森.大学生乙肝歧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中南大学,2013.

[5] 林丽萍,高建萍,巴春生,等.大学生乙肝防治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1,25(7):499-501.

[6] 敬嵛淋,杜飞,方刚,等.四川省大学生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及态度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0(11):893-894.endprint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病毒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乙肝病毒检测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观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
17102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与临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