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分析

2017-10-20 09:26詹述琴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

詹述琴

[摘要] 目的 了解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间该院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通过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分析。 结果 干预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促患者形成自我保健意识,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控制血糖。

[关键词] 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6(a)-0131-02

糖尿病属于一种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而引发的代谢紊乱,以长期高血糖为典型表现与由此出现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肥胖、血脂异常)等均与饮食相关[1]。不科学的饮食让糖尿病病患加重胰岛素β细胞损伤,让胰岛素分泌不断减少,引发高血糖。糖尿病患者需终身用药,因而对老年患者这类特殊群体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疾病的治疗与幸福指数、生活质量的提高很重要。所以,该院2013年6月—2016年12月间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干预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研究调查对象,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59~74岁,平均(65.6±1.7)岁,病程2~15年,平均(8.6±1.3)年,所有病患均满足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其中:①空腹血糖>7.0 mmol/L;②任意时间段,病患血糖≥11.1 mmol/L;③OGTT试验结果可见,2 h血糖≥11.1 mmol/L,患者均表现出腹胀、肥胖、血压血脂升高、口渴干等症状。

1.2 方法

(1)饮食干预。①合理调剂日常饮食。虽糖尿病病患应严格按照相应规定食谱进食,不过在日常膳食里,通过了解病患饮食嗜好,并结合病情对日常食谱作出合理调控,创新进食方案,使进食方案更有新意与特色,可预防每日一味重复相同饮食方案而影响病患进食心情。如用350 mL豆浆替换259 mL牛奶,用25 g瘦肉或鱼虾肉替换50 g鸡蛋。所进食的主食里一部分最好是荞麦面、高粱面、大米面、大豆面等。烹调时应采用酱油、植物油、姜、盐葱等调味品。若所制定的饮食方案里有淀粉类食物,如土豆、藕等,那么主食适当就应减去相应食用量。②确保三大生热营养素比例合理。糖尿病病患需严控糖类与脂肪的摄入,供应足够蛋白质。通常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而脂肪占比20%~30%,糖类占比50%~55%。可见,虽糖尿病病患需控制糖分摄入量,不过糖尿病病患的主要热能来源仍为糖类,若不食主食或主食较少则会使葡萄糖缺乏,为糖尿病病患的机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饮食护理时尽量满足患者机体每日所需糖分,又将血糖水平控制到最佳状态。③糖尿患者群的饮食禁忌。为避免血糖升高,在护理过程中,反复为糖尿病病患强调与宣传需忌食的各类糖类制品。主要包括对含糖量超出10%的水果,如梨、苹果、大枣等,病情稍轻或控制的较理想的病患可少量食用,忌食糖分含量高的葡萄干、柿子、甘蔗、蜜枣等。核桃、杏仁、瓜子等干果。通常只在餐后3~4 h少量食用一些,不可多食。不过一些植物多糖能降低血糖,如海带多糖、枸杞多糖、南瓜多糖、茶叶多糖等,玉米须水提液也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可减肥、利尿、降血糖。同时,告知糖尿病病患忌食肥甘厚味食物,严控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摄入量,如蛋黄、动物油脂、松花蛋等,不但能预防血糖升高,还能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多种并发症。另外,嘱咐糖尿病病患忌食“发物”,发物会促病情加重或诱发其它疾病,如使用一些海产品(虾)可能会过敏等,且发物还会引起血糖波动,对血糖控制不利。

(2)用药干预。在护理干预中注重让患者了解正确科学的用药方法,如具体的用药时间、给药方式、配伍禁忌以及服用前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还需要给患者讲解可能会存在的不良反应和相应的处理方法。针对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情况,则为指导患者或家属讲述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笔,在注射过程中选择哪些部位,并告知患者必须轮流注射各部位,注射结束后必须更换针头。同时,针对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需要让其明确了解用药时间,做到按时服药,讲解清楚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若有异常反应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

(3)运动指导。运动疗法属于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性治疗方案,需要求患者长期坚持。合理的肌肉运动能够有效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患者血糖。选择慢跑、太极或者散步等运动量较小且能够长期坚持的项目,不但可以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还可促进其免疫力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量与强度必须合理,需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帮助患者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运动计划。运动时间也要保持固定,通常在用餐后1 h,可進行轻微或中等强度的耐力运动,一般控制在30 min左右。运动量可以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和实际用药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原则。对患者实施运动指导的过程,注重让患者懂得如何判断与识别低血糖反应,例如说存在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必须第一时间停止运动同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意外的发生。当血糖控制不稳定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之后尽可能不做体育锻炼。另外在运动过程中要求患者能够对自身血糖变化予以时刻监测,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4)心理干预。糖尿病目前来说是一种终身疾病,不但用药时间较长,同时还需要配合日常饮食和心理治疗控制,也可能会存在一系列临床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也可能会出现消极治疗的情况,对病情好转十分不利。所以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列举更多的成功案例,确保患者能够保持内心平和,树立信心,能够主动配合治疗。endprint

(5)自我监测。定期血糖监测有助于病情控制。因而护理时注重让患者明白血糖定期监测的意义,为患者示范讲解血糖的科学监测方法。并要求口服药维持血糖的患者,应当进行2次/周血糖监测,在用餐后2 h左右进行;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需要每天监测血糖,这样有助于患者自己进行连续性的血糖监测。

1.3 观察指标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与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其中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规律用药、良好心理、血糖自我监测5项指标,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方法

该次调查结果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自我管理能力与血糖水平值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的血糖水平值对比

干预后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值均下降,且干预6个月血糖指标值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参与该次调查的100例患者干预前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52.3±3.5)分,而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86.5±4.1)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4,P<0.05)。

3 讨论

糖尿病为遗传与环境因素彼此作用所致的全身性代谢疾病,因胰岛素分泌完全或相对不足与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使得碳水化合物、水、蛋白质、脂肪、电解质等营养代谢紊乱[3]。临床以长时间持续性高血糖为典型标志,久病会致多系统、多脏器损伤,严重时还会诱发急性代謝紊乱(如酮症酸中毒),使病患昏迷或死亡[4]。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糖尿病在我国医学界引起了高度重视。

糖尿病的治疗除了药物与胰岛素注射外,还应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促病患掌握更多与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提高自我调节、自我救治与自我管理能力,并主动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血糖稳定。该文中通过对100例糖尿病患者重点从饮食、用药、运动、心理、自我监测等5个方面进行干预,发现干预后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值均下降,尤其是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得到了提升,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均充分展现出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也凸显了护理干预在病患血糖水平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必要的护理干预进行辅助治疗,以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始终保持良好积极心态,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水平始终控制在稳定状态,尤其适合在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4:26-27.

[2] 廖冬辉,涂晓荣,曾根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2012,21(1):31-32.

[3] 吴彦平,白福荣.综合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36):4164-4165.

[4] 曾卫芳.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10):356-357.

(收稿日期:2017-03-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老年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新生儿血糖水平影响
比较低GI型肠内营养制剂和普通均衡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鼻饲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