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护理以家庭为单位管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2017-10-20 06:09魏琼容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糖尿病

魏琼容

[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糖尿病采用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4年8月—2016年2月该院86例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应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与护理后,其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血糖水平(P<0.05)。观察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6.98%)明显小于对照组(25.58%)(P<0.05)。 结论 应用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对患有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适合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家庭单位;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6(a)-0115-0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使得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的变化也带来了糖尿病发生率的提高。糖尿病是终身性的疾病,且难以治愈,只能尽力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1]。糖尿病的病程长、并发症多的特点导致患者及其家庭均承担着沉重的负担,经济压力大,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正确有效的护理模式的选择则显得至关重要。有关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模式已经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与探讨,在此之中,主要的两种护理模式有:自我管理模式与家庭管理模式。该文主要对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的治疗效果及血糖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4年8月—2016年2月期间86例到该院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在40~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6.25)岁,患有糖尿病时间在1~15年之间。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在42~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7.5)岁,患有糖尿病时间在1~16年之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

①明确确诊为糖尿病;②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该次研究目的,并能够自愿配合;③举行有关知識讲座时,能够确保患者及其家属在时间上、地点上能方便参加;④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签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都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方法可有:①举行有关糖尿病的知识教育讲座:设定在1年内举行5~6次糖尿病知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糖尿病的危害性及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血糖的正确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患者如何选择并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锻炼[2];②与患者和家属之间建立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医护人员可以与患者互留联系方式,并以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了解患者最新病情情况,也可根据患者的情况或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治疗方法的调整和相关问题的解决,适时发送糖尿病知识;③以调查表格的形式调查患者及其家属患者糖尿病的病情情况[3] ,调查表中的内容可以有:患者一般情况及其饮食习惯、患者及其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④定期嘱患者进行体检,可以嘱患者在每季度进行1次体检,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身高、体重、血压等情况[4]。

1.3.2 对照组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护理。

1.4 观察比较标准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中的糖尿病患者1年内的治疗效果;记录两组护理前后患者在空腹状态下及餐后2 h所测的血糖值,对比血糖的改善情况;调查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5 糖尿病治疗效果比较标准

①显效: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的糖尿病的病情稳定,患者的饮食控制良好,且可以自主的进行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运动;②有效:血糖水平降低幅度较小,且仍未达到正常值范围内 ,患者的饮食控制及适当运动的主动性不够,需在他人的监督下才进行;③无效:血糖值未见明显降低,患者不能按照要求自主进行相应的饮食控制及适当的运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5]。

1.6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对照组中收集的每项数据开展统计分析,数据参数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是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5.81%,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糖尿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护理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前后空腹状态的血糖水平和餐后2 h的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从表2中可以得出:①对照组护理后与护理前的血糖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护理前血糖水平和对照组护理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以家庭模式护理后,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98%,明显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无法完全治愈,其带给个人及其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6]。因此,探索研究出一种有效的糖尿病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患者服用药物的依从性以及控制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endprint

该文研究采用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患有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指的是不管患者在住院期间,还是居住在家期间,利用患者自身家庭的资源,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帮助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康复训练,最大限度上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的身体机能[7]。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培训及健康教育,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并解决在治疗、控制疾病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研究显示,与常规糖尿病患者护理模式比较,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更加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血糖水平的改善明显,并发症发生也明显减少。多数相关研究也表示,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护理模式的性质,在我国护理界同样是以此种护理模式作为重大的转变与突破[8]。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在糖尿病病情控制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美玉. 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13):173-174.

[2] 邓晓波.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15,4(11):163-164.

[3] 蔡玉萍, 许新华, 王迎春,等.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在干休所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6, 32(26):187.

[4] 周先利, 宋彩萍, 赵欢,等. 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6, 38(19):2195-2198.

[5] 曹小红. 社区糖尿病护理中采用家庭单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观察[J].哈尔滨医药, 2017, 37(1):59-60.

[6] 黄淑娇, 温卫东, 黎辉敏. 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9):59-61.

[7] 廖建群, 廖建叶. 家庭单位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2):139-140.

[8] 欧敏, 张左, 邓才萍,等. 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现代医院, 2016, 16(10):1555-1557.

(收稿日期:2017-03-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