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2017-10-20 00:11张双保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7期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护理

张双保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对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 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2.4±

33.6)min,平均术后阴道出血(34.9±11.7)ml, 平均术后排气时间(1.5±0.4)d, 平均住院时间(3.5±0.6)d。3例患者出现切口渗血, 7例出现切口疼痛, 12例出现膈肌或肩背部疼痛, 30例有少量阴道出血。所有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 患者住院时间短, 恢复快, 且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术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是保证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

【关键词】 腹腔镜;子宫肌瘤;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7.024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子宫常见的良性肿瘤, 它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产生, 最多见于40~50岁的妇女, 30~50岁妇女患子宫肌瘤的几率高达70%~80%。治疗子宫肌瘤最普遍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子宫或开腹对子宫肌瘤进行剔除[1]。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并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人们对生理功能和身体完整性的重视,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逐渐受到人们青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使子宫的功能得到保留等优点[2]。为了探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本研究选择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观察研究, 取得满意的结果, 研究报告如下。

1 資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20~54岁, 平均年龄(35.2±6.9)岁, 已婚52例, 未婚8例;已生育者51例, 未生育者9例;单发肌瘤37例, 多发肌瘤23例;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3.1±4.0)年;11例为肌壁间肌瘤, 40例为浆膜下肌瘤, 9例阔韧带肌瘤;肌瘤大小:1~12 cm, 平均肌瘤大小(4.6±2.5)cm。肌瘤个数1~5个。

1. 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入院后接受检查, 结合临床表现经

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 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 对患者进行分段诊刮排除恶性肿瘤;②患者符合腹腔镜的使用标准, 不存在腹腔镜使用的禁忌证;③患者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能配合医生接受治疗;④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 3 手术适应证 ①患者因子宫肌瘤导致腹痛、性交痛[3], 或因子宫肌瘤蒂扭转导致急性腹痛;②患者月经量过多, 导致贫血, 并且药物治疗后无效;③因肌瘤导致不孕的患者;④子宫肌瘤过大, 压迫膀胱等腹腔脏器。

1. 4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 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并实施气管插管, 取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手术过程中气腹气体为二氧化碳, 气腹压力为13~15 mm Hg(1 mm Hg=

0.133 kPa)。手术位点分别为脐部、左麦氏点和右麦氏点。首先在脐部放置10 mm Trocar, 置入腹腔镜探查后于左麦氏点和有麦氏点分别放置10 mm Trocar和5 mm Trocar。根据腹腔镜探查确定子宫肌瘤的位置及大小, 选择合适的器械进行剔除, 剔除后对创面进行止血缝合。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抗炎、补液等常规治疗。

2 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02.4±

33.6)min, 平均术后阴道出血(34.9±11.7)ml, 平均术后排气时间(1.5±0.4)d, 平均住院时间(3.5±0.6)d。3例患者出现切口渗血, 7例出现切口疼痛, 12例出现膈肌或肩背部疼痛, 30例

有少量阴道出血。所有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3. 1 术后观察及护理

3. 1. 1 术后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呕吐情况。麻醉患者术后会有呕吐的情况, 这与麻醉药的使用及气管插管有关[4, 5]。麻醉术后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半卧位可以减小手术切口张力, 促进伤口愈合, 同时能使炎症局限, 有利于患者恢复[6]。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 应用生命体征监护仪对患者监护12 h, 术后每小时测一次脉搏、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给予吸氧治疗, 加速二氧化碳排出, 可缓解腹腔镜术后出现的高碳酸血症。观察患者排尿、尿液的量及颜色, 了解患者肾功能及排尿功能恢复情况。术后6 h拔除尿管, 鼓励患者多饮水并自主排尿。观察患者术后排气情况, 患者排气后方可给予流质饮食, 首次应少量低糖, 患者无不适后可对饮食进行适当的改善安排。

3. 1. 2 术后阴道出血观察及护理 患者术后阴道会有出血的情况, 护士应对出血情况进行观察。术后阴道出血主要是由于肌瘤附近血管损伤所致[7]。观察患者出血量, 指导患者使用会阴垫, 并统计出血量。遵医嘱使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止血。

3. 1. 3 并发症护理 ①出血护理:本研究中有3例患者出现切口渗血的情况, 使用纱布块压迫止血后好转。护士应向患者解释出血的原因, 告诉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消除患者的紧张和顾虑, 并嘱患者不要按压、摩擦伤口等。出血的原因为切口渗血、切口皮下渗血、手术切口处理不当。对有出血的患者要密切观察, 观察患者血压、面色、及切口情况, 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医生, 进行紧急处理;②疼痛护理:腹腔镜术后患者疼痛情况比传统手术方式轻, 而且疼痛时间短, 这与手术切口小有关[8, 9]。疼痛程度与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有关, 护士应综合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10]。在遵医嘱用药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及人文关怀。本研究中有12例出现膈肌或肩背部疼痛, 可能与残留在腹腔内的二氧化碳刺激膈神经有关, 由膈神经放射至肩背部, 导致肩膀疼痛。可对患者进行解释后, 给予低流量吸氧, 加速二氧化碳排出。适当的分散患者注意力, 使患者疼痛情况减轻。endprint

3. 2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饮食, 保证充足的营养;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会阴清洁, 1个月

内禁止性生活;同时保持乐观的心态, 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如有不适随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总之,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而且能保持子宫的完整性及功能的完整性,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术后观察及针对性的护理也是患者尽快恢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余影. 5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11):134-135.

[2] 郭焕平.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 基层医学论坛, 2015(23):3301-3302.

[3] 李萍. 宫腔镜下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吉林醫学, 2014(30):6754-6755.

[4] 徐彩霞.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4):243-244.

[5] 高敏.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策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 2015(36):243-244.

[6] 叶丹, 赖伟英.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临床观察及护理. 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6):58-59.

[7] 吴丽清.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24):84-85.

[8] 袁军, 吴笑颜.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2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 15(4):234-235.

[9] 张军, 张广亮, 柯妍. 腹腔镜下复杂子宫肌瘤剔除术114例护理体会. 广东医学, 2007, 28(8):1363-1364.

[10] 王朝松, 赵变歌. 护理干预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26):142-143.

[收稿日期:2017-07-25]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宫肌瘤腹腔镜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