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探讨

2017-10-20 22:52王鑫
创意设计源 2017年4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互联网+

王鑫

[摘要]以模块化教学为切入口,剖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动态开放性、主观能动性特点,提出了“互联网+”模块化教学的设计思路,并以“文字设计”课程为例,探讨了“互联网+”模块化教学的实践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模块化教学;艺术设计专业;“文字设计”课程

[Abstract]Based on the modular teaching for the entrance, this paper analy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dynamic openness in modular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ut forward the design idea of Internet+ modular teaching, and discusses the Internet + modular teaching the way of practice instance of Character Design course.

[Key words]Internet+;Modular teaching;Art Design;Character design course

[基金項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创意人才培育路径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6QTW005)阶段性成果。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一直是很热门的问题,教师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讨、总结,以寻求一种有益于学生学习最优化的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性,有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模式,如阶段性教学、周进制课程安排、项目推进、模块化教学等。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而传统的以章节为单元、以讲述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该课程的需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模块化教学打破教材的章节界限,重新梳理课程体系,通过不同的模块,训练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认识。近年来,模块化教学已成为国内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教学方法。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2015年,随着“互联网+”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教育界也掀起了“互联网+”模式的热潮,如在线课堂、慕课等改变了人们对传统课堂和教育的认知。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模块教学法不仅仅要考虑能力和岗位任务的模块化,更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和网络手段实现课堂内外的互动。

二、“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法的界定及特点

(一)概念界定

模块化教学是指“一个专业内单一的教学活动组合成不同的主题式教学单位”[1],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及考核内容的透明度,从而提高整个学习的灵活度。目前的模块教学法以“MES”和“CBE”较具代表性: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的核心是技能培训,以从事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需求为任务,依据岗位要求和任务制定教学模块,注重任务培养;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执行能力,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依据设定教学模块,注重能力培养。

“互联网+”是互联网融合传统行业并且将其改变为具备互联网属性的新商业模式的一个过程。[2]“互联网+”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是融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方法、思维整合优化传统模块化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对称,提供精准的、个性化的教学服务。

(二)互联网+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1.动态开放性

传统教学方法是在统一的课堂上,由任课教师单一传授章节知识点。该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室为主要教学场地,以教师讲解、学生倾听为主要方式。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模块化教学,通过上传课件、视频、慕课等方式实现网络平台的资料共享,更多关注学生针对课堂任务的调查、讨论、汇报、交流的过程,促进学生参与设计实践,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课堂外学生可以选择时间、地点、学习方式及学习内容。由于学生在能力和知识结构体系上存在差异,自主选择学习环境(教师、寝室、网吧、图书馆、咖啡厅等)、学习方式(电脑/手机线上自学、线下自习)和学习频率(比如某个知识模块可以反复学习)、教学主体、教学场地、教学方法更加的动态和开放,更加符合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

2.主观能动性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多是被动地接收知识和完成作业;“互联网+”模块化教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讲究教学相长,师生更多的是在平等的环境下沟通和交流,如课堂内的交流和课堂外的网络平台互动。教学内容打破章节知识点的界定,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或者说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采用讲述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更多的是被动地接收和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模块化教学把课题教学分化为教学和实训模块,让学生自主构建学习团队和方式,主动参与调研、学习、讨论、交流,增加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模块化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最大限度地设置和设计情境,使课程教学与市场、就业岗位形成真实联系。

三、“互联网+”模块化教学的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基于模块化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不再以章节知识点来讲述,而是按能力来划分模块,把课题按能力培养划分为若干个模块。一般而言,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模块:认知、体验、方法与实践,对应的是培养学生对课题内容的认识和感知能力、感受与参与的能力、思维与方法能力与应用以及综合素养能力。endprint

(二)授课方式模块化

按教学内容将课程分成四个模块,单个模块采用课堂内和课堂外模块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课堂内主要是师生讨论和分享,课堂外教师负责提供教学资料、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实训练习,师生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传递及沟通交流。

教师的角色从过去的主导转变为参与、倾听和引导,学生的角色从受教转变成自学、讨论、实践的主体。课堂内主要是讨论、实训、汇报,课堂外主要是自主学习、单元模块练习等(图1)。

(三)教学评价模块化

教学评价依据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为平时学习模块,包括课堂内的到课率和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情况;模块二为教学内容的认知模块、体验模块、方法模块的相应成绩(课堂内的作业汇报);模块三为结合学习内容的综合素养应用于实践模块。前两个模块的成绩均有任课教师来定,模块三的成绩作为课程考核成绩需要学生自行汇报展示,成绩由学生、教师、同行三方评定,有条件者,甚至可以上传到网络,请行业专业评定,取其平均成绩。

四、“文字设计”课程“互联网+”模块教学法实践

“文字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领域的基础设计课程。在该课程开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设计基础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掌握了一定的设计方法和技能。该课程共有64学时,每周16学时,连续4周完成。“文字设计”课程“互联网+”模块化教学实践具体分为划分小组、确定项目和任务、学生实施、成果反馈、教学评价五个步骤来实施。

(一)划分小组

全班同学按4-6人自由组合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置小组长1名。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学习、讨论,共同完成课程任务。一般情况下,小组成员都是以自愿原则自由组合,好朋友、好室友更容易在时间、兴趣点方面有更好的协调性,教师一般不过多干预,在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下,可根据分组情况适当调整,以达到资源的最优化组合配置。

(二)确定项目和任务

项目和任务按照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分别以分项实训(模块一、二、三)和综合实训(模块四)实施完成,其中分项实训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培养学生的感知、体验和方法;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包括团队协作和设计创新意识。所有模块涉及的知识点由教师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学生自主学习,课外做实训,课堂内更多的是案例分析、作业汇报、交流、讨论以及分享。

1.模块一:走进文字

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认知和感受文字及文字设计的能力:通过大量的案例让学生感受文字设计的魅力;通过对字体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了解字体设计的定义及其内涵、概念、基本范畴、了解文字的演变及风格,掌握字体的特征、因素和功能,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这一模块,相关知识点,如文字设计概述、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等通过教师发布教学资源结合网络、图书馆资料自主学习,课堂内教师主要是分析文字设计案例,学生则主要是汇报实训成果,师生共同讨论。

2.模块二:书写体验

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体验文字及文字书写的趣味和魅力的能力。课堂内教师解析了加拿大舞蹈演员的文字肢体语言创造案例、英国达人秀文字书写案例、历届学生书写体验案例,学生则按要求完成课堂书写体验,通过视觉和味觉的感受,利用不同的设计工具,体验文字的不同表现。以“糖果、甜、苦”等书写内容,通过感受和体验,充分利用设计书写工具,完成设计实训。课堂外教师发布字体结构和特点等教学资源,学生课外在线学习。通过这个模块,让学生充分地接触书写、体验书写带来的乐趣,同时掌握汉字和拉丁字母的特点和结构,为文字设计打下基础。

3.模块三:感受设计

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通过设计思维和方法设计文字的能力。这个模块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传统文字图形设计、文字设计的形态(针对文字形态,通过文字的形状、结构、变形、裁切打散等方法及设计练习,了解并掌握上述方法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文字的设计表现(学习文字的设计表现,利用文字图形化、正负形、空间、立体、动感等表现方法,掌握上其特点和设计原则,增强文字信息传达的能力和识别力,重塑文字的魅力,达到更加准确有效传达信息的目的)、文字设计的质感与情感(通过对文字的材质、肌理、装饰、色彩、意象及趣味化等设计方法的学习,掌握上述方法的特点和设计原则,注重文字质感与情感的表达)。相对应的分项实训为:通过上述四种设计方法完成姓名设计、汉字偏旁部首设计、拉丁字母设计、视觉设计等以文字为主题的设计练习。

4.模块四:实际项目

综合实训模块的任务主要源于三个部分:一是教师通过自身资源提供的一些市场实际的与该课程有关的设计实践活动;二是学生通过进入本专业的工作室所承担的一些实际项目;三是国内外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教学的任务布置根据以上三个部分做安排。

(三)学生实施

学生针对不同的项目和任务,小组通过讨论和分工,确定方向和思路、前期调研、确定方案、讨论修订方案等。这一过程中,学习的场所由单一的教室拓展为教室-图书馆-市场-互联网平台等场所。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味的接受知识,而是自发性地学习,并且会有自己的学习团队,有合作、贡献、交流(图2、3、4)。

(四)成果反馈

成果反馈在课堂内以课程汇报的方式展示,以小組为单位,以多媒体软件(PPT、网页、动画、H5等)方式展示并解读,师生共同观摩、探讨、交流。

(五)教学评价

教学的评价既要看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更要关注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综合表现。按照模块的阶段性分阶段评价,分项实训(模块一、二、三)作为平时成绩,由教师自主评价,主要参考项目过程和成果的质量,综合实训(模块四)作为课程期末成绩,学生在完成设计后,先进行自评、互评,最后由三位老师(教研室主任、任课老师及其他专业老师)共同评定。endprint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1.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互联网+”模块化教学对教学的软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只需要教师、黑板、学生就能实现,基于“互联网+”模块化教学在硬件上需要移动互联网及终端(电脑、手机、显示设备等)、智能共享平台(云、数据库、网络资源平台等),软件上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如需要将课程内容模块化、注重授课方式多元化以及通过发布大量的多媒体资料等教学资源的方式布置教学任务等。

2.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

“互联网+”模块化教学通过模块化的课程设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室授课模式,对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需有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积极主动完成课堂外的教学任务,同时积极参与课堂内的汇报和交流。

3.教学成效显著

课堂外的线上学习交流,给师生创造更多的空间,让师生站在更加平等的位置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使学习更加的个性化和自由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加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汇报展示,通过一系列的模块实现,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达到学习效果最优化。

(二)反思

1.需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考核和评价一直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模块化的教学把课程内容模块化,通过分项实训(模块一、二、三)和综合实训(模块四)来实施教学,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方式共同完成的,教师无法全方位把控每个人在项目中承担的具体工作情况,给成绩的评定带来了一定困难。

2.因材施教有待进一步挖掘

学生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而分组也是根据学生自愿原则,4-6人的小组,学习的合力会有较大的差别,并且同一个小组的成员在面对同一的实训时,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不尽相同,完成的情况也會有差别。

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单一模块练习时,由于成果汇报大多由个人代表完成,导致个别同学没有真正的参与,会给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挑战。

结语

“互联网+”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和必然,探索的道路充满挑战,学校对教学理念的转变、对开放式课堂的认可、对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和设备的支持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互联网+”模块化教学的推进与实施。站在时代的风口,面对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及社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之路任重道远,有待我们共同开发。

参考文献:

[1]Stefanie Schwarz-Hahn,Meike Rehburg.Bachelor Und Master in Deutschland: Empirische Befunde Zur Studienstrukturrefom[M].Wissenschaftliches Zentrum fuer Berufs-und Hochschulforschung Universitaet Kassel,2003:51.

[2]曹磊等.互联网+快捷与融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09.

[3]唐湘晖.“互联网+”与艺术设计基础课标准模块化教学[J].人民论坛 2015(33):142-143.

[4]谢海涛.从中德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J].装饰,2009(1):103-105.

[5]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27-32.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互联网+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全人教育理念下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商务策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模块化教学
当前江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理念下创意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