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康
贵州是举世公认的沉积岩王国、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因而也是名副其实的地质王国。
在这17.6万平方公里的的土地上,经历了元古代、古生代、中生态代至新生代约八亿多年的漫长地质岁月,演绎了一次次地壳运动、沧海桑田变迁及生命进化的历程,留下了丰富独特的矿产资源与不可多得的地质遗迹,成就了今天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美名。
千百万年来,在这神奇高原之上,青山绿水之间,喀斯特洞群之内,雪藏着无数美丽、宝贵、珍稀的地质遗产。它们或沉睡于深山峡谷,或闲置于荒山野岭,或深藏于洞穴深处,默默期盼着横空出世、一鸣惊人的这一天。
改革开放的春风,鼓满中国发展的风帆,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旅游地学新理论,谱写了地学科普旅游的新篇章。
新世纪以来,以保护、开发、利用地质遗迹资源、维护地质生态环境为使命的省级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开创了从传统旅游走向科学旅游的新途径。
贵州地质遗迹资源种类丰富,保存完整、科研价值与审美价值极高。不少地质遗迹在全球范围具有独特性与唯一性。还有更多地质遗迹则是不可多得的旅游景观资源。
地质王国在科学旅游时代,魅力凸显,光彩照人。
最美喀斯特溶洞——织金洞
原国务院副总理谷牧曾为织金洞题词:“此景只闻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切实道出了织金洞的唯美性。
贵州织金洞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官寨乡,是贵州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由织金洞、绮结河、东风湖三个园区组成,总面积170平方千米。2004年2月成为国家地质公园,2015年9月,成为第十一批世界地质公园。
织金洞园区为公园主园区,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已探明洞长十余千米,最宽处175米,相对高差150多米,全洞容积近千万立方米,空间宽阔,分上、中、下三层。洞内有石柱、石塔,石筍、石藤、石幔、石帏、钟旗、石鼓、石钟乳、边石坝等四十多种地下喀斯特形态,各种原生与次生岩溶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十七米高的“银雨树”,亭亭玉立,婀娜有姿,被誉为地球“球宝”。不仅有很高的旅游、美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中国的古地理、古气象学等都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织金洞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位列中国最美溶洞之首。
有诗赞曰:“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琅嬛胜地瑶池境,始信天宫在人间。”
织金洞园区发育在下三叠统夜郎组玉龙山段石灰岩地层,受背斜与断层构造影响极大,是具有地学科研与旅游审美双重特性的典型喀斯特地质遗迹。
绮结河园区以岩溶峡谷、暗河、天坑、天生桥为主,园区面积33.28平方千米。绮结河段的恐龙谷,亦称织金大峡谷,长约2千米,峡谷呈箱形,河水蜿蜒其间。沿途有燕子洞、犀牛望月、双眼穿洞和天生桥、大小槽口天坑、天谷天生桥、大槽口300米高绝壁等自然景观。峡谷两侧石峰耸立,崖壁陡峭,绢绢细流偶尔从岩缝中流出,形成灵泉飞瀑。
东风湖园区位于毕节黔西县和织金县交界处的乌江北源鸭池河上游,距织金洞8.3千米,以水域、江岸景观为主。园区面积119平方千米。
东风湖两岸的群山形成蜿蜒曲折的两条长岭,集湖水风光与民族风情于一体。有神女峰、倒挂石莲、小三峡、半壁山岩、五彩飞瀑、千仞黑岩、卷洞门、波光峡影、二龙岩、猫儿岩、化屋基、笋子岩、八仙洞、仙水温泉、仙水湾、东风电站大坝、索桥、红军两进桥等景点。(编辑/夏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