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永良
她是个女孩,却比一般的男孩能吃苦耐劳,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大小主意都是她拿;
她没有靠山、没有背景、没有显赫的家世,却完全靠着自己的坚韧努力,创立了北海市最大的水产品养殖加工出口企业;
她没有读过多少书,现在却是北海市职业学院学子们的“创新创业导师”;
她出生于一个普通、清贫的渔家,却在自己大胆创业致富的同时,带动1000多户农户脱贫,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领头人……
她,就是广西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北海市宽利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岑卫霞。
岑卫霞一家世代是渔民,依海而居,靠海为生。在她的童年记忆里,爸爸出海捕鱼,其他的人就卖鱼。奶奶对小卫霞的影响特别大:虽然奶奶不识几个大字,却有却随手抓一条鱼就知道几斤几两的本事,还能马上报出价来。
在这种环境的耳濡目染下,小卫霞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独自卖海鲜了。但岑卫霞卖海鲜有一种别人没有的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头。她不管多苦多累,每天都要跟自己比、跟别人比:要比别人卖得多、比自己昨天赚得多,她才会满足,否则会吃不香睡不着。年纪渐长之后,岑卫霞每天早上晨曦未露,就赶往海边上船看货、谈价,有时还会半夜跟船出海,吃力地搬运鱼货,弄得自己一身泥一身汗。但她都不觉得累,即使结婚怀孕后,挺着个大肚子,她也一天都闲不下来。
孩子要生了,腹疼时她想,这样我就有理由偷几天懒了。但听说合伙人当天挣了100多块,她又坐不住了,第二天硬撑着身子出门,一天下来竟然赚了300多块。
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远远不是岑卫霞的全部。岑卫霞能够做大事业的关键,是她头脑敏锐,决策总比别人快一步,而且在适当的时候,有魄力及时进行产业升级,进行扩张。不断给自己创造更大的舞台。
上世纪90年代初,北海市改革开放的大潮引来了众多游客,而游客们特别喜欢北海的海鲜。看准这个时机,岑卫霞开始第一次产业升级:她带领一家人最早在外沙岛上做起了大排档生意,从零售业转到了饮食业。当别人醒悟过来跟风时,岑卫霞一家已经拿了八个大排档店面,红红火火地经营好久了。
如果就这样做下去,当然也很不错,但在外沙岛第三次改造时,岑卫霞这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却不想做大排档了。她想放手一搏:进军水产品深加工行业。这一次,她又走在了别人的前面:1999年初,她开始筹办工厂。
然而,创业维艰,从来没有涉足企业的她,要建设、管理一家工厂谈何容易!公司一开始租用民房,房东动辄涨价让她倍感为难;后来建设自己的厂房,一些人故意的刁难让她心力交瘁。她体会过同行不正当竞争的恶意,遭遇过流氓无赖的要挟,品尝过突然停电让30多万海产品化为臭鱼烂虾时的无助。台风“威马逊”将在建的厂房屋顶掀翻,又惊又怕的她边流泪边抢险,这时她已经三个月没有给工人发工资。她好几次号啕大哭,觉得自己真的挺不下去了。
然而最终依靠着自己的坚韧,依靠员工们的团结努力,岑卫霞最终渡过了这些难关。风雨过后终见彩虹。
岑卫霞公司的名字是“宽利”,取“宽以待人,利遍天下”之意,代表着岑卫霞做事创业的理念。但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英语“quality”(质量)的音译就是宽利,象征公司将产品质量当作立身之本。在宽利公司参观,处处可见质量管理的严格。工厂按照国际食品卫生标准设计,设备高端先进,所有工人均身着专用的生产制服。进出车间人员必须进行换装消毒。这些措施都确保了工厂的产品得以顺利进入卫生管理严苛的国际食品市场。
如今的宽利公司,已经拥有自建的占地3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水产品深加工基地,加工虾、贝、鱼、蟹4大类60多个品种的海产品,其中“参鲜虾”获得了国家专利。公司是北海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获得了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信息化企业等众多荣誉。2016年公司加工水产品1.3万吨,产值1.5亿元,销售额超过1亿元,市场覆盖国内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员工队伍扩大到300多人。岑卫霞说,“宽”上边有个宝盖头,让人想起温暖的大家庭,代表着公司对客户的宽仁、对员工的宽厚。公司的员工大多陪伴着岑卫霞走過了创业初期的风风雨雨,他们对公司忠诚尽力,经常出好点子,不辞辛劳,永远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公司也对每位员工悉心照顾:探望生病员工、带员工集体旅游、按时足额发放工资。10多年来,公司的核心团队没有一人离开。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岑卫霞慷慨回馈社会。作为一家水产品养殖、深加工和出口企业,宽利与当地农户签订合同,带动农户千余户,签约农户人均增收5600元。公司经常慰问贫困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众,捐款捐物20多万元。积极参加“产业到家 牵手妈妈”巾帼脱贫行动,与细廉坡村结对帮扶,面向该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经常开展拥军慰问活动,捐资修建军史馆和家乡的历史文化牌匾,并为北海大学生提供创业实习基地和创业就业指导。
岑卫霞,一个从小就只想着把事情做好的人,一个坚韧、果毅、不断学习开辟新境界的“美丽的女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