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花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1)
优质护理在临床安全输血中应用价值的探析
朱永花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输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前者采用常规输血方法输血,后者采用优质护理要求输血,输血后统计输血差错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以及问卷调查表。结果观察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和护理知识考核分数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中,降低输血的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优质护理;输血护理;安全输血;应用价值
输血为临床上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不仅可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并且能补充凝血因子及红细胞,改善凝血障碍及急性缺氧[1]。临床护士作为输血中治疗的主要执行者,其对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操作规范与否和输血反应和患者的满意度有密切关系[2]。本研究旨在研究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输血上述方面的影响,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年龄24~82岁,平均(47.5±3.5)岁,男51例,女49例;手术及创伤29例,烧伤21例,溶血性贫血14例,骨髓增生低下伴缺氧12例,难治性贫血14例,经确诊符合输血适应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输血量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输血前患者或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并取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 输血护理
1.2.1 对照组 本组护理措施如下:a)检查血液质量,核对输血申请单和配血报告单,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是否一致;b)输血过程中遵医嘱采用合适的输血量和速度,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预防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
1.2.2 观察组 本组输血护理措施如下:a)输血前护理:输血前掌握患者病情、输血的目的、类型及成分等,合理安排输注的时间、顺序、速度[3]。对患者输血前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输血的目的和必要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争取家属及患者同意后再签署协议书。b)输血标本采集[4]:输血标本为无污染、无溶血、非输液管道留取的标本。处理医嘱时应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和配血报告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血液种类,然后黏贴试管,采集标本时应再次核对以上信息。c)输血时核对:输血前2名护士核对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是否破损和血液颜色是否正常。输血时2名护士核对病历与配血报告单患者姓名、病案号、床号、血型等,患者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的血型一致方可输血。d)输血中的护理:取回的血尽快输注,不得自行保存;严禁将药物加入血液中输注;输血前后需用用生理盐水冲洗注射器;输血开始后15 min,需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应积极处理。e)输血后的护理:输注完毕应及时进行登记。有输血反应需填写输血反应回报单并报送。输血后的空血袋应送输血科保存24 h备查。交叉配血单入病历保存。
1.3 评价标准
1.3.1 输血差错调查表 差错调查表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设计,包括没有责任心、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影响诊断工作但未形成事故的医疗错误。
1.3.2 满意度调查表 满意度调查表包括输血情况、患者感受及护理措施三大项,共20条,每条5分,≥85分为满意,65~85分为一般满意,≤65分为不满意。
1.3.3 问卷调查表 包含输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三类,分别为30分、30分、40分,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2.1 输血护理差错率比较
对照组输血护理差错率为14.00%,观察组为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输血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72.00%和9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差错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率比较 例
2.3 输血护理知识了解情况比较
护理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法律法规之和,观察组考核总分高于对照组总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对护理知识了解情况比较 分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提倡个体化服务,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临床输血管中,优质护理体现在输血护理的各个环节,具体表现在:a)加强护患沟通: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输血的必要性及存在的安全隐患;b)个体化护理服务:针对不同患者可能输注的血液成分不一样,这需要根据医嘱所开具的患者适应证输血;输血的速度和量也不尽相同,严格按照速度和量输血;输血中不良反应可能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反应给予不同的处理;c)责任制护理服务:输血前血样标本的采集检验、血液领取保存、输血过程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数据的记录和保存等无一不需要签字核对,这正是规范输血责任的体现[5];d)整体护理服务:对于患者来说,输血护理贯穿于输血前护理,输血标本采集,输血时核对,输血中护理,输血后护理,整个过程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6]。
常规输血护理,护士输血操作中具有随意性,输血前准备、输血后处理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因此增加了差错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7]。优质护理服务在输血中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对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了输血护理的操作流程;同时,强调了护患沟通,针对患者的个体化、责任制、整体性护理服务,提升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差错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张波杰.安全输血优质护理干预价值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7):232-233.
[2] 毛桂仁.加强临床输血管理的主要措施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28-29.
[3] 王 宁,高 晶.临床输血护理规范化管理与持续改进[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7):51-52.
[4] 蔡虎英,严 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4,11(32):8006-8007.
[5] 黄莉娟.采血护理的过程质量管理[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4,12(4):365-366.
[6] 陈兴智,英健民,韦海春,等.输血知识熟悉度在医护工作者中比较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0):1421-1423.
[7] 邓 娟.临床护理路径对规范化输血中输血不合格情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8):150-151.
本文编辑:王知平
R472.9
B
1671-0126(2017)04-0068-03
朱永花,女,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