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军
(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广东 广州 510430)
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指标构建与分析
——以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为例*
陈彩军
(广州白云广雅实验学校,广东 广州 510430)
对广州白云广雅“志向高远、卓尔不群、和谐崇德、广博雅正”培养目标下的初中学生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特征的进行调查分析,构建出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指标与考察权重,以指导学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
初中学生;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培养是初中学校教育重要的内容和任务,由于各个学校自有特色教育理念和发展愿景,发展学生学科素养也会有所不同。研究在学校教学理念与愿景下的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生活与终身体育锻炼将更加务实、更有价值。学校在“和谐、优质、创新”学校愿景与教学理念指引下正值快速发展之际,通过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特征的调查分析,找出优势与不足,能够对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指导。
以白云广雅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指标特征为研究对象,分析学生体育素养现状,并与学校专家给予权重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学校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特点与不足及今后发展素养的侧重方向。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人文、教学与训练、核心素养培养、新课程标准等文献资料,深入了解有关专家、学者在此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成果,确定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评价指标。
2.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问卷对学校领导、专家教师进行访谈与调查,并进行权重评分,构建学校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
2.2.3 数理统计法
用德尔菲法对体育核心素养评价指标形成的专家调查问卷进行多轮调查统计,建立指标量表及权重,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利用Excel2010、SPSS17.0软件对专家调查问卷和权重评判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指标特征。
对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始于1997年的DeSeCo项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2007年美国发布了《“21世纪素养”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素养要求。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21世纪素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全球学习领域框架》的七个维度即“身体健康、社会和情感、文化和艺术、语言和交流、学习方法和认知、算数和数学、科学和技术。认为“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3]。
2016年9 月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自于“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这里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六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即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本文采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即: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而对于体育与健康学科素养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体育素养”理论分析与论述方面,学者定义的体育素养概念重在体质体能技能个性等方面。本文认为,“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体育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具备的、包括体育认知、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质技能、健康心理等要素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核心素养可以垂直整合并转化成为“领域/学科核心素养”[4], 即“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可转化为“各教育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再转化为“各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再向下转化为“学习表现与学科内容”,从而具体实现了教育教学中达成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任务。相应地,在基层教学课程与内容中有指标参照地培养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将综合性的向上反映和体现在学生的整体核心素养表现上。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也同此理。所以,建立科学合理、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学校愿景与教育目标相呼应的初中体育学科素养表现的评价指标,将对学校和学生素养的发展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
学校以培养“志向高远、卓尔不群、和谐崇德、广博雅正”的高品质、高素养学生为学校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发现潜能,特色成长,基本具备健全人格和身心健康等核心素养的合格初中生。因此,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上表现出的素养特质,将有着与学校教育目标相应的发展特征。
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理论依据,以学校教育目标为指导,结合前人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体育心理学、中学生心理与健康相关的研究,筛选出体育教育学界取得共识的、体现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素养的指标共28项,如表1。
表1 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初始指标
表2 体育核心素养指标内容及权重
通过对学校领导、年级组长、体育科、心理老师等 29位专家教师多轮调查与访谈,形成专家调查问卷,并请他们对问卷中这些指标内容影响、涵盖学校学生体育学科素养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判,并经过SPSS17.0对问卷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克龙巴赫α系数为0.829、内容效度检验KMO值为0.835,结构效度为100%,表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高。
经计算专家评判的重要程度分数,剔除均值小于 4.5且标准差大于 0.6的二级指标11项,最终筛选5项一级指标、17项二级评价指标作为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目标内容。这表明,在学校愿景和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这些指标是学校领导、专家教师所认同的学生应具备和发展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
接着请专家对这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进行权重的评分,经统计后采用加权法分别计算出一级指标对体育素养、二级指标对一级指标的影响权重。指标内容与权重见表2。
学校领导和专家教师对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一级指标权重评分前三位的是:体育道德、健康心理、体育行为,三者的权重和达到65%;而且,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17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权重均值在0.06以上的前六个指标分别为:健身常识0.0798、有责任感0.077、运动表现0.0726、价值判断0.0704、锻炼习惯0.0693、保健常识0.0665,很明显,侧重点在品德责任、健身保健、终身锻炼意识与习惯培养方面。这表明领导和专家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的认同与学校“志向高远、卓尔不群、和谐崇德、广博雅正”的培养目标高度一致;也与新课程标准中体育与健康课“健康第一、培养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课程理念以及“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课程目标高度契合。
但是,一级指标“体质技能”权重最低、其二级指标运动技能也是最低,这种情况是否反映学校对学生的运动体质与技能有所忽视、对身体素质与体能技能的健康发展与提高要求过低呢?值得商榷。
总体可以认为:此评价指标是较为科学的、能够反映学校教育目标的、学生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指标。
学校领导和专家教师对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指标的评价较为全面和准确,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身心健康的要求“认识自我、发展身心;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有积极的心理品质;积极交往互动,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相融合;更体现学校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养发展的期盼,也为同类初中学校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建议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师尽快提高对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与理解,加强和体育与健康学科相关素养指标内容相适应的自身的专业素质,尤其在科学健康饮食、生活方式和培养锻炼习惯、交往合作互动方面,加强自己的认知和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和优化体育课程,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教学与咨询。
[1]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EBOL].http://edu.people.com.cn/n1/2016/0914/c1053-28714231.html.
[2]于秀,孙夕鹭.城市学生体育素养评价指标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10):1-4.
[3]张娜.DeSeCo项目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39-45.
[4]蔡清田.台湾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J].上海教育科研,2015(4):5-9.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Disciplin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E and Healthy Subjects
CHEN Cai-jun
(Guangzhou Baiyun Guangya Middle School, Guangzhou 510430, Guangdong, China)
校内科研课题基金项目阶段成果(编号:BYGY2016020017)
陈彩军(1973-),河南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