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曼
[摘 要] 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认识,从心理学应用角度对人际交往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人际交往的建议,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人际交往;心理学;认知偏差;交往障碍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284-01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难题。作为人类特有的高级活动形式,人际交往又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活动形式,关系到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但受个性差异的影响,每个人采用的人际交往手段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际交往问题,则能发现问题的原因,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还应加强人际交往中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从而为人们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带来启示。
一、通过倾听减少认知偏差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会先对交往对象的行为进行感知,从而完成对方心理状态的推算。这一过程即为人的认知过程,其将根据认知判断自己与对方是否存在心理相容,如果相容则会给予对方一定的认可,否则就较难肯定对方。这正如人际交往中第一次接触产生的第一印象,将对人后续交往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人总是处在自我意识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会产生认知偏差,总喜欢以自己的想法对他人进行衡量,因此很难交往下去。想要顺利交往,还要通过认真倾听减少认知偏差。因为通过倾听,可以进一步了解对方的为人处世方法、喜好和性格等方面,从而通过综合评价修正自己潜意识中的看法,避免自己以有色眼镜看人,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交往过程中之所以会对他人进行防范、贬低或拒绝与人交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我价值保护的心理倾向[1]。为避免这种倾向对交往产生破坏,人还应在肯定自我价值的同时,给予他人的自我价值以支持,以确保自己能够被他人接受和喜爱。
二、借助暗示克服交往障碍
从现实生活来看,学生处在特殊发展阶段,自我意识和人格尚未得到完善,容易受各方刺激和压力的影响,在情绪、情感等方面感到痛苦和压抑,进而出现交往障碍。在生活中,这些人往往表现得自卑、害羞或冷漠,人际关系不佳。面对这种情况,还应学会采用心理暗示克服障碍。因为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能够使人对自己产生良性的认知。心理学诸多研究都表明,人际关系较好的人往往会给自己“我很受欢迎”“我喜欢与人交往”等心理暗示,受这些心理暗示的影响,其在言谈的过程中会减少防御,说话更加坦诚,也更具感染力,在交往的过程中轻松自如。因此,通过心理暗示,能够帮助人更好地与他人交往。但值得注意的是,交往的过程中还应遵循交互原则,即要与真心愿意与自己交往的人维持关系,避免与内心排斥自己的人进行深层交往,以确保自己和对方都能在交往的过程中给予对方价值肯定,避免因交往受伤导致自己交往障碍加重。
三、通过恰当表露增进沟通
从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角度来看,人际交往过程类似商品交换行为,而交换的不止包含物质商品,也包含非物质商品,如声望、赞许、鼓励等。正如同商品交换一样,如果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感到付出过多、回报过少,就会出现心理失衡的情况,导致自己交往积极性降低,最终可能主动结束交往。所以,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发现不善于表达的人不愿意与人交往,而无法得到回应的人最终也会结束交往。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无法通过沟通实现等价交互,最终导致双方无法从交往中获得精神满足和愉悦。从心理学的角度解决这一问题,则是要通过恰当表露增进沟通。具体来讲,就是要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时,适度进行自我暴露,在恰当的地点和时间对恰当的人说出恰当的内容,以确保双方能够在行为、态度和情感等方面达成一致。而想要掌握这种沟通技巧,还要加强练习。
四、保持真诚,促进有效交往
人和人的长期交往,是建立在相互接纳、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角度来看,人的需要不仅包含生理需要,也包含对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而无论是忠诚、理解、诚实还是尊重等品质,都与真诚密切相关。因此,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保持真诚能够促进有效交往。面对一个真诚的容纳,人往往能够感到安全和自由,可以放下戒心大胆交流。而真诚的人往往不会失信于人,不会引起对方的厌恶、反感。在生活中,人们往往能够包容交往對象的失误或缺点,却无法忍受其虚伪和欺骗[2]。正因为如此,真诚也成为人际交往中最关键的品质,将决定人和人的交往是否有效。因此,始终遵循真诚原则,有助于保持人与人的亲密关系。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也包含有复杂的心理活动。而个人心理活动的开展,也将对人际交往的发展趋势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还应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交往态度和尺度的处理,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完成良好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琛.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J].法制与社会,2016(12):279-280.
[2]刘艳艳.人际交往的原则及其心理学依据[J].时代教育,2013(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