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坤
摘 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建筑业也在蓬勃发展,然而,与之对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传统造价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我国“十二五”计划提出了全面运用建筑信息模型进行造价管理的理念。
关键词 BIM;工程造价;三维碰撞;信息共享
前言
我国工程造价模式的计划特色导致造价方式落后,致使造价方法从项目概算开始就已经与实际脱节,“三超”、二次调价索赔等一系列问题均与造价数据的不精确和延后性直接相关。借鉴BIM技术在数据存储、调用上的高效性,分析了其在工程造价及管理上的巨大应用价值,并就实现BIM系统功能面临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1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政府为强化对工程造价的宏观调控,我国工程造价模式采用了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即由各地区主管部门统一采用单价法编制反映地区平均成本价的工程预算定额,实行价格管理;同时与分阶段调整市场动态价格相配合,形成指导价与指定价结合,定期不定期公布造价指导性系数,再确定工程造价。这种方式在逐步脱离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计划特色依旧明显,并制约了我国工程造价水平的提高和造价行业的发展。
1.2 工程计价的区域性问题
我国工程造价采用地区定额计价的方式,区域特色明显。正是这种工程计价区域性和各地计价标准的差异,导致一个造价机构或人员在一个地方积累的造价经验和很多重要相关数据也有了区域性,当造价机构对其他地区的工程项目进行估价时,这些经验或数据大部分不再适用了。而这些工作上积累的历史造价指标、数据是造价机构业务生存的根本。
1.3 項目造价数据难以实现高效共享
项目造价管理中,由于需要对阶段工程造价数据进行分析,就必须对造价数据进行拆分和加工。由于造价工程师在工作中积累的造价数据与其他人员共享存在困难,造价工程师无法与工程其他岗位人员协同工作。例如,在对项目进行多算对比时,不仅需要项目的财务数据、仓储数据,消耗数据等,而且还需要这些数据相关部门或岗位的协助。而我国企业组织管理中部门的平级设置,一定程度上造成各部门之间沟通困难,体现在业务合作上效率不高。各司其职并不一定适合当今市场的业务竞争,协同合作已经成为提高组织效率的方式之一。因此,这种效率较低的沟通方式影响了部门之间业务数据交换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这也正是我国建筑企业三算对比造价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的原因之一[1]。
2 BIM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2.1 BIM数据库的时效性
BIM的技术核心是一个由计算机三维模型所形成的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信息在建筑全寿命过程中是动态变化的,随着工程施工及市场变化,相关责任人员会调整BIM数据,所有参与者均可共享更新后的数据。数据信息包括任意构件的工程量,任意构成要素的市场价格信息,某部分工作的设计变更,变更引起的数据变化等。在项目全寿命过程中,可将项目从投资策划、项目设计、工程开工到竣工的全部相关造价数据资料存储在基于BIM系统的后台服务器中。无论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工程竣工后,所有的相关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参数设定,从而得到某一方所需要的相应的工程基础数据。BIM这种富有时效性的共享的数据平台,改善了沟通方式,使拟建项目工程管理人员及后期项目造价人员及时、准确地筛选和调用工程基础数据成为可能。
利用BIM模型提供的数据库,有利于项目管理者合理安排资金计划、进度计划等资源计划。具体地說,使用BIM软件快速建立项目的三维模型,利用BIM数据库,赋予模型内各构件时间信息,通过自动化算量功能,计算出实体工程量后,我们就可以对数据模型按照任意时间段、任一分部分项工程细分其工作量,也可以细分某一分部工程所需的时间;进而也可结合BIM数据库中的人工、材料、机械等价格信息,分析任意部位、任何时间段的造价,由此快速地制定项目的进度计划、资金计划等资源计划,合理调配资源,并及时准确掌控工程成本,高效地进行成本分析及进度分析。因此,从项目整体上看,提高了项目的管理水平。
2.2 造价数据的积累与共享
在现阶段,造价机构与施工单位完成项目的估价及竣工结算后,相关数据基本以纸质载体或EXCEL、WORD、PDF等载体保存,要么存放在档案柜中,要么放在硬盘里,它们孤立存在,使用不便。有了BIM技术,便可以让工程数据形成带有BIM参数的电子资料,便捷地进行存储,同时可以准确地调用、分析、利于数据共享和借鉴经验[2]。
3 实现BIM系统功能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3.1 数据传输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及建议
现阶段,不同功能的信息化软件在数据传输与共享上仍存在障碍,通常都是设计部门做一套模型,造价部门又仿做一套模型,进行施工管理甚至还需要建立数据模型,从而影响了建筑行业纵向一体化、集成化的水平,也导致重复工作,成本提高。这其中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传输标准,降低了数据共享的水平。
3.2 BIM信息分类体系不统一的问题及建议
任何在BIM中建立的项目模型都是由成千上万的构件、要素组成的。现阶段,不同的造价机构或项目不同阶段的参与者对同一项目构成要素会编写出不同的编码,此时,假如数据传输接口问题已不存在,数据可以高效互享,但传输过来的参考项目造价数据与拟建模型构件不能自动识别与匹配,也会严重影响BIM数据调用的效率[3]。
4 结束语
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中的应用,通过可视化建模,有助于减少视图的误差;通过碰撞检验,有益于优化施工方案、控制成本;通过动态数据库,有利于各管理线的协同工作、信息共享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解决我国传统管理模式下“三超”、信息脱节、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树捷.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2,
(2):20-24.
[2] 曹祥军.基于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安徽建筑,2012,19(6):205-207.
[3] 周建.关于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
(15):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