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增航,郭子毓,曲宏歌
[摘 要] 目前高校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加之国家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全国对于思政课的教学工作的认识都上升了一个台阶。但是实际教学中发现,概论课的接受程度很低,这也就使得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要把思政课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教学方法要进行改革。对高校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注意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问题式教学的情况进行浅要分析。
[关 键 词] 概论课;教改;问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98-01
一、问题式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能被调动出来
在以往的传统式教学课堂中,学生是被动地灌输,他们体会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精髓和内涵,只是机械式地跟随着教师的讲解,认为考试前只要背一背,便可以完成任务,这显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不符。但是问题式教学可以把教师灌输的知识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和问题抛给学生,并且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探索来寻求答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查阅资料,探讨结论,教师只是作为辅助来把握学生的整体探索方向,这样的课堂,学生反映真正学到了知识。
(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设计案例和问题,确保学生能够被案例和问题所吸引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互相讨论最后通过和教师的沟通来完成授课。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够逐渐了解查阅资料的方法和内容,学会了与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同时,学习到的知识印象也极为深刻,这都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影响问题式教学的因素
(一)改革目标和部分学生的矛盾
即使在教改班中,概论课采取了问题式教学,仍然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政治课不好学,不好懂,没有用,背一背就可以了。他们展现出来的就是上课自主学习懈怠,不交流,等着同组的学生拿出结果应付教师。这样的学生往往是基础差、学习成绩不好,或者是缺乏交流能力的学生。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改的矛盾
虽然笔者的学校部分班级的概论课在进行着问题式教学,但是其课时,教材等基础保障环节还没有跟上教改的脚步。如今概论课教材共十二章,内容多范围广,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从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到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等。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面非常广,但是采取问题式教学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由于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的知识储备不多,所以按照传统灌输式教学的课时来进行问题式教学会显得尤为紧张。
(三)教师的自身能力
在问题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充当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真正课堂的主体。教师负责问题的引出和整体课堂的把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自发的学习探索和研究,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成为课堂的参与者,而不像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之间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智力因素都会对课堂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作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才能恰到好处,既不让学生找不到方向,又不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在问题式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根据不同的班级采取不同的把控措施。
三、如何提高问题式教学的时效性
(一)稳中求变走教改路
教改是一条漫长探索的道路,学校设立教改班、采用问题式教学等都是教改走出的成功的一步,但是面对改革的转型期,新模式和旧模式难免会存在矛盾。例如,上述提到的教材和课时之间存在的矛盾。但是教改路不能因此停下,在详细的调研之后相信学校能夠发现问题并且给予教改更大的空间,这样问题式教学就有了更多发挥的余地,让真正想要学好概论课的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向教师请教等活动。
(二)提高教师自身能力
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虽然和学生同样作为参与者,但是教师承担着设计课程和把握方向的重大责任,可以说教师虽然不像以前一样站在讲台上讲给学生听,但是一堂课的质量的高低仍然是教师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校可以组织相关课程的教师走出校园去教学理念先进的高校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开阔眼界。教师自身也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相关方面能力的培养,了解问题式教学最新的理念和成果,从而丰富自身知识,设计出质量更高的问题式教学课堂。
总体来看,问题式教学在概论课中的应用的效果是好的,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自愿地去学习、去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如此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今天,一门学生喜欢的概论课应该是学生、老师、学校乃至国家都需要的。虽然概论课的问题式教学还没有成为主流并且存在着一些影响时效性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教改的一步步推进,制度的一步步完善,问题式教学在概论课当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叶澜.重构课堂教学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2]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