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于波
[摘 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行业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经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经济模式要从粗放型向科技创新的密集产业型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十分迫切。
[关 键 词] 蓝领文化;汽车;维护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1-0102-02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
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行业企业的调查反馈及问题分析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委员会2017年对校企合作单位———富士康科技集团、上海通用东岳有限公司、斗山机械(中国)有限公司、烟台荏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调研为例。企业代表对汽车制造、数控、电子信息等专业的高职学生进行评价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缺点:缺乏敬业精神、团结协作意识不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或职业目标不明确;专业知识面较窄,短期内无法达到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专业技能无法与工作岗位紧密对接,要经过岗位培训后才能适应工作要求;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优点:纪律性较强、服从工作安排;乐于接受新知识且接受过程较快。
二、汽车蓝领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方案设计
汽车蓝领文化是指汽车蓝领文化是融合性的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习俗仪式、汽车文化、团队合作能力等。汽车专业教学活动中融入汽车蓝领文化元素不仅符合课程培养目标,更适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汽车蓝领文化元素,这里主要从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学习组织形式分组化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单位,虽然班级成员的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有所不同,但是整体班级的学习风气对每位成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本课题尝试按照企业的框架构建班集体,并将学习单位分组化。首先以企业的名称命名班级,如汽车课程教学过程中汽车装配技术1班有35人,将班级命名为“大众汽车集团”,班级内在划分为5个项目组。例如,途观组、捷达组、迈腾组、途安组、polo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岗位及学习内容的需要合理设计小型项目,让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完成,促进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学习。学习单位小组的划分一般有寝室单位、自由组合等方式,最好的分组方式是要充分考虑成员间的熟悉度、成员的性格爱好及成员的学习水平进行科学搭配划分。
(二)教学内容项目化
教学内容项目化包含以下模块: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设计、总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教学内容将包含专业技术内容和与企业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如现行企业开发工具与企业开发标准),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对企业的兴致,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案例选取上,紧紧把握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脉搏,及时吸纳企业一线新知识、新技术,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文化理念等渗透到教学内容的体系之中。
以《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为例,通过企业调研确定课程方案。
课程定位: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完全符合本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根据企业汽车机电维修岗位对员工的能力、知识、素质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并选择教学内容。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在管理、技能、沟通、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职业素质,因此,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总体目标:本课程以培养汽车常规维护职业能力为重点。通过真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汽车维护的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以及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保养中常用以及专用工具,并对其进行维护和调整;能够规范、熟练、独立地完成规定的保养项目,不丢项、漏项;具备车辆维护质量检查能力;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按照生产厂家的标准流程完善工作职责,尽可能地实现客户的愿望;能够使用和获取技术资料,遵守服务规范等规章制度,确保汽车在各种情况下能够有效地运行。
知识目标:熟悉汽车维修技师岗位职责;掌握汽车维护中常用工量具、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方法;掌握汽车PDI检查的作业标准和工作流程;掌握汽车定期保养的作业标准和工作流程;掌握汽车维护作业安全规范。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环保意识。
课程内容设计:
(三)教学方法多元化
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以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训练学生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题组选取所在院校的两个班级为试点班级。这两个试点班级具备较好的网络信息化设备,每个学习小组配备一台台式电脑,每个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均使用网络移动终端设备(例如,IPAD、手机、笔记本)辅助学习。课题研究小组致力于智慧课堂的研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设备融入教学过程。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实现交互式的教学过程,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在课前实现手机APP点名、分组。在课程中将一部分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制作成动画形式,在电脑终端或者移动终端进行展示来辅助教学。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均通过网络试卷形式完成。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通过移动网络平台来完成,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
总之,我国正在工业化中期的关键阶段,要使我们由制造业大国转为制造业强国,就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劣直接决定我国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当前高职教育主体是学生,他们也是未来的产业工人,要培养大批优良的高技能人才,不仅需要专业技能教育,更需要对他们加强文化教育。而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育,在汽车学校课堂中深入贯彻汽车蓝领文化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产业文化素养,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吸收,有利于今后职业潜力的提升。要培养出合格的现代汽车蓝领精英,使之成为具备优秀企业文化素质的高技能型人才,必须在课堂内加强汽车蓝领文化教育,将文化教育落實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汽车蓝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无疑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等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得到具体实施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张顺发,申静.在高职课堂教学中融入产业文化教育[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
[2]孟少明,李群松,唐前鹏.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J].管理纵横,2015(10).
[3]杨立力.高职教学中融入企业文化要素实践的研究[J].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4]杨立力.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