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处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环保信访问题探讨

2017-10-19 15:10魏爱明
企业文化 2017年21期
关键词:环保措施法律意识启示

魏爱明

摘要:随着国内轨道交通发展,其运营产生的噪音、振动等环境污染导致的信访也日益增多。笔者根据多年轨道交通企业环保信访处理工作经验,从目前的环保法律条例、轨交环保信访应对出发,提出解决措施建议,为依法解决轨道交通环保问题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环保信访;法律意识;环保措施;启示

一、以法治思维处理信访问题

随着轨道交通的发展,民众对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远至风亭、高架站选址,近至噪音、振动等,都成为热点关注问题。同时,相关法律条例也频频释放出以人为本的态度。15年6月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指出“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明确指出环境污染者无论有无过错,都需承担侵权责任,为快速、有效解决环境问题明确责任主体,折射出国家对民众环境诉求的积极回应。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多数居民已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仍有一部分人群存在“信访不信法”现象,觉得走法律程序解决问题太麻烦,而使用信访作为维权手段,因此,信访在短期内是必然存在的。这要求被访者必须用法治思维来处理信访工作,严格实行诉访分离制度,处理好维权与维稳的关系,防止访民通过偏激手段达到目的。民众依法上访,政府企业依法办访,才能更好的维护大多数居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轨道交通企业环境污染及相应居民信访情况梳理

根据对国内轨道交通环境污染情况的梳理,目前轨道交通环境污染事项主要分为噪音污染、振动污染和其他污染三大类。通过对国内某城市轨道交通企业既有线路污染投诉信访数据(2014年至今,共55项)进行分析发现,三年间该轨交企业因列车噪音、振动导致的居民投诉信访事项逾39件,占整体比例71%,是重点投诉点。

对于该类民众投诉,目前国内轨道交通企业多从以下角度进行研究整改,以期达到降噪减振目的:1.减少列车运行带来的噪音振动:加强对列车关键部位的检查;定期对列车轮对进行镟修。2.减少线路状态不佳带来的噪音振动:定期对线路进行专项检查;定期对钢轨进行打磨。同时不断应用新技术如安装轨顶润滑装置,自动在轨顶喷涂轨道润滑脂,降低轮轨摩擦,减缓轨道波磨发展,达到降噪效果。

三、以法治意识引导居民信访维权

即使采取多种措施,因线路老化、拆迁困难等客观原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无法彻底解决,因此引发的信访案件仍呈上升趋势,为维护社会发展、和谐的需要,必须引导民众信访在法治轨道上、法制框架内、法定渠道中解决。

2015年3月,某物业居民就噪音问题提出信访,轨交企业接访后,确定解决诉求的责任“归属”,告知居民应由物业开放商负主体责任,建议信访人通过法定途径解决,访民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这也是该轨交企业首例环境污染诉讼案件,虽至今未结案,但是对该轨交企业应对该类信访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式,即引导民众进入法律程序进行维权。

同年,国内某市地铁公司在面对同样信访问题诉求时,为使问题尽快得到实质性解决,在当地政府施压且开放商未作出承诺的情况下,被迫先行启动加装声屏障的前期工作,随后再向开放商追讨建设费用。由于该案例被媒体广泛报道,目前该市已有多个小区业主提出相同要求。如答应对方的要求,便极有可能产生骨牌效应:一方面随着城市进程发展,地铁线路高架段沿线较多楼盘属于后建单位,业主很可能会仿效提出同样要求;另一方面,后续开发商也会钻空子,在建设初期也不采取降噪措施,视投诉情况再向地铁提出加装声屏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建议

信訪起着加强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需要密织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

第一,健全法律法规。目前已形成以《信访条例》为主体性法规,以制度文件为支持,以各地各部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为衔接配套的信访工作法律制度体系。但作为信访工作唯一的行政法规,《信访条例》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位阶较低、覆盖面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等问题。信访工作迫切需要一部核心的、基礎性的法律来统领,推动形成一个逻辑严谨、相互配套、覆盖广泛的信访工作法律制度体系,确保信访工作能在法制框架内依法有序运行。

第二,依法解决信访。利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避免维稳思维下绕开法律途径,寻求暂时息事宁人的协调手段。如不能依法公平处理,只会因产生骨牌效应将企业和政府推向更大的困境。

第三,畅通诉求渠道。搭建“信、访、网、电”多元化、立体式信访渠道,推动化解疑难复杂信访问题和信访积案,提高依法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

第四,加强行为引导。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运用以案说法等方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信访权利和实现权益的途径,提高群众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第五,做好前期规划。规划未建线路时,市规划部门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进程,尽量避免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建设噪声敏感的建筑如民用建筑、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对于不得不建的噪声敏感建筑物,督促其房产商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落实环保措施。同时依法依规完善决策机制,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关、审批关,对建设过程、运营过程加强监管,严格把关环保验收关。

第六,提升技术标准。企业要配合政府部门做好决策参考;积极研发新技术来最大限度控制产生的污染源头;同时对既有线路做好日常监测、采取必要措施。

猜你喜欢
环保措施法律意识启示
法治意识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高速公路建设环保措施研究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97环保法对巴基斯坦管道项目实施的影响分析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市政建设要考虑环保节能的意识
浅谈龙嘉机场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