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绿色农业想要取得大规模的发展,势必要取得经济、金融方面的支持,那金融政策怎么才能给给绿色农业的发展带来动力呢?
一、金融机构对于绿色农业的支持要逐渐增强其商业性
(一)加速农村信合的业务经营策略的转变。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在农村地区金融占据主导地位的农村信合加速进行转型,真正发挥出其在农村地区的金融主导作用,不仅仅要在城市中不断拓展,并且要对于县乡村中的中小客户进行支持。
(二)建立农村区域性银行。农村区域性银行的建立模式,与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非常的相似,是一个发行微型贷款的机构,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资金来源为民间资本的一种小型区域性银行,并且在市场机制下进行经营管理。这一区域性银行,不仅仅要履行作为银行的职责,更要成为国家对农业科研成果进行实践对于农民进行资金支持的机构。
二、金融机构与绿色农业产业化主体开展一定程度的合作
金融机构可以做的不仅仅是为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并且可以通过拓展自身服务范围,实现双方成本的递减。其合作方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实现:
(一)互为顾客,产销联合。有些金融机构的业务不仅局限于金融行业,在商品流通区域也有涉及,金融机构为顾客提供较低成本的资金时,还可以通过其自由的经营渠道为顾客提供价格适宜的各类原材料;自身利用资金将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的顾客的农作物进行大规模回收,同时建立一定的销售渠道,保证了双方的利益;利用ABC分类法,将农产品按照不同的成色进行分类,最终售往不同的地区,拓展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二)为顾客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和培训。通过这些指导和培训,提升了顾客的知识与技能,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资金回收的保障。
三、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农业保险与其他种类保险是一样的,都是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损失而提前投资,在意外发生之后再利用保险机构的赔偿来降低自己的损失。
(一)要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农业保险还未被广泛的运用,很多农户对于农业保险并不熟悉,也并不信任,有了政府的保障和支持,对实行农业保险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做到政策性农险有法可依。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条例》已经对农业保险各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与规范,但是还不能满足我国目前绿色农业发展的需求,应当根据目前的状况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将其进行完善。
(三)各级政府机构应当大力宣传,保证农业保险的相关政策被每一位农民所熟知。任何一个人对于一个新鲜事物的认识都要经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只有进行广泛的宣传,人们才会对保险的作用、意义、类型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由此,才能促进农业保险的快速发展与实践。
(四)发展农业保险的同时,加大对农村保险的发展力度。现在农业保险只是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发展不成熟,很多人并不知道有农业保险这样的一个险种,因此,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并且会越来越大;
(五)在实践中对农业保险进行创新与完善,推进农业保险与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共同进步与发展。由于农业的分支有很多,各种分支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我国的面积大,覆盖面广,各地的自然环境与生产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农业保险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形,全面考虑各种英雄因素来制定不同的标准,以保障我国绿色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四、对于政府投入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与分配
(一)加强技术研究方面的資金投入。足够的资金投入,有利于加强各企业以及相关科研机构对于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热情。国家首先可以通过一定财政手段将相应农林院校毕业的优秀大学生留在科技产品研发的一线岗位,让他们真正的实现学以致用,提升相关人才进行科研活动的动力。其次,通过改善税收,减轻相应的民营企业的税收负担,提升科研热度。最后可以通过政府资金,使相应的科研成果最大范围的进行推广、运用,使科学技术真正意义上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
(二)夯实基础。无论哪一个行业,坚实的基础都其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于农业更是如此。显然,目前我国的基础并不是那么坚不可摧,对于农业发展来说尤为重要的生态环境更是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虽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得到改进的,但是必须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三)大力支持交通运输、物流、贮藏等行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势必要建立在交通运输、物流、贮藏行业充分发展的前提上,有句老话也说“要想富,先修路”,绿色农业的发展,不是为了单纯的自给自足,而是为了销售,要实现其产业化,作为一个产业,是必要满足全国乃至全球的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形下,物流和贮藏行业显得尤为重要。(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我国绿色农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要求国家扶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顾名思义,是一个行业的领头羊,有着较强的自身实力,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强,龙头企业既可以成为绿色农业发展的实验基地,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又可以起示范带头作用,使周边农户放心进行实践。 (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