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保华 刘晓洁
[摘要]美国纽约是公认的世界城市,同时也是重要的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纽约高等教育逐渐形成分层多样的结构体系、内外兼修的国际化发展策略、高度发达的创新创业教育、双向互动的校地合作模式等鲜明发展特征,为纽约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纽约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当前正在致力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北京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世界城市;纽约高等教育;演进历程;发展特征;启示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6-0149-08
世界城市(World City)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英国城市规划先驱彼得·霍尔(Peter Hall)曾在《世界大城市》一书中将世界城市界定为“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全球性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国际第一流大城市”[1]。纵观全球,目前国际公认的世界城市有纽约、伦敦、东京等,其中,纽约作为美国的特大城市和全球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之都,也是重要的国际高等教育中心,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学府和雄厚的科研实力,具有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纽约高等教育为纽约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资源与人才支撑,对于纽约世界城市地位的确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一、世界城市纽约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
纽约(The City of New York)位于美国东海岸、纽约州东南部,是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截至2015年,纽约市的人口已超过850万人,纽约大都市圈有2000万人左右[2]。从1609年的新阿姆斯特丹开始,经历四百多年历史与文化的積淀,昔日被视为“蛮荒之地”、“冰雪带城市”的纽约城已发展成为如今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国际化大都会,享有“世界之都”的盛名,引领世界城市的发展。众所周知,教育与一个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与一个城市的前途命运和发展潜能息息相关。纽约世界城市地位的形成及确立与其历史悠久、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纽约高等教育的起源可追溯到早期的殖民地时期。17世纪初,欧洲开始向北美大陆移民,并在一百多年间相继建立起包括纽约在内的13个殖民地。“借助于不断到来的移民,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因素被不断地带到纽约并发挥影响”[3]。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通过借鉴欧洲宗主国英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1754,哥伦比亚大学前身)等殖民地学院为代表的早期纽约高等教育体系得以初步建立。早期的殖民地学院多为教会创办,培养牧师是其最主要的职能。尽管它们与城市发展、人民生活的联系并不紧密,但“殖民地时期的大学调和了教会与世俗的关系,大学变成了一个知识化、世俗化的智力场所”[4],尤其到了殖民地后期,学院的培养目标已不单纯是为培养牧师,世俗化的目标逐渐清晰,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虽不明朗,但已初见端倪。
独立战争期间,作为主要战场的纽约经济遭受重创,纽约高等教育也未幸免于难,战时的国王学院因校舍被用作军医院曾一度被迫停办。然而,战争也使得纽约开始注重人民的需要,重新考虑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在对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等私立大学改造失败之后,政府仿照法国集权模式率先在纽约市创建了纽约州立大学(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UNY,1816)等公立高等教育机构。至此,纽约开始逐步形成公私立高校并存的高等教育体系,两者各有所长,相互间的竞争与合作极大地促进了纽约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效率,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纽约的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及至19世纪,交通革命带动工业革命全面展开,城市发展对实用性技术、创新型人才等智力、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强烈,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中的贡献也日益突出,逐渐形成“城市需求大学多多益善,大学多样实现城市繁荣”的新格局。1817年的达特茅斯诉讼案“反映了后来转变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躁动”[5],该案的最终裁决明确了高等教育不再仅仅是家庭、教会和社区的事情,而是需要整个社会审慎考虑的话题。在达特茅斯诉讼案的推动与影响下,纽约高等教育逐步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不仅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代表的私立院校步入其发展的鼎盛时期,纽约城市学院(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CCNY,1847,纽约市立大学前身)的建立也进一步完善了纽约的公立大学系统,而以库珀联合学院(Cooper Union,1859)为代表的技术学院的纷纷创建也进一步丰富了纽约高等教育的多样性。
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及多元文化的大繁荣给纽约高等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沃壤,尤其是《莫雷尔法案》(Morrill Land-Grant Act,1862)颁布后掀起的“赠地运动”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纽约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完善,同时《赠地法案》给予私人特别是慈善组织办学优先权的创举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纽约私立院校的发展,如纽约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1865)就是从赠地学院发展而来的。进入二十世纪后,特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鉴于战时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纽约高等教育采取了更趋实用主义、更加灵活的发展策略。在此期间,纽约的早期大学以及新大学均实施了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同时诸如师范学院、短期大学和城市服务性大学等其他类型高校的规模也得到了快速的拓展。為向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适宜类型的高等教育,“它们不仅在科学研究、研究生教育、专业教育等领域不断提升自己,而且加强了公共服务的力度”[6],这尤其体现在非全日制学生数量的大幅增加方面。例如,20世纪30年代,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和纽约城市学院在全美拥有的学生数量最多,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是全日制学生。随着院校规模的扩展及入学人数的增长,纽约高等教育在二战结束前就实现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阶段的过渡。
二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增长,在全美引发了一场对高等教育的庞大需求,美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历史发展上的“黄金时代”(Golden Ages)。亨利·瓦瑟教授(Henry Wasser)曾指出:“美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最明显的迹象是纽约市立大学的‘开放入学政策(open admissions policy)。”[7] 1970年,纽约市立大学(The City University of the New York,CUNY)系统首创的“开放入学政策”实施双轨制,由授予学士学位的高级学院和两年制社区学院分类招生,为少数种族、低收入群体和年龄大的学生提供了较低门槛的入学机会。这使得纽约城市大学几乎在一夜之间跃升为全美第三大高等教育系统,极大地推动了纽约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并逐步向普及化阶段挺进。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纽约也开始进入郊区化和大都市化的新时代。在此期,为了应对新科技革命、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纽约高等教育与纽约市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密切,“它不仅在空间上与城市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而且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与城市展开了全面互动”[6]55,并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共进关系,高等教育在纽约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得以彰显。
时至今日,纽约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及精英人才集散地,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学府和高度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当前的纽约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既坚持政府导向又注重市场需求、类型多样、层次分明、公私立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其中既有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也有普通的综合型大学以及职业技术学院,涵盖理工、医药、师范、文科、法学、艺术等学科。其中,由纽约州立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组成的纽约公立高校系统不仅数量上承担了大部分的学生容量,更是将质量卓越作为其发展的永恒追求和根本动力。以目前美国最具活力的公立高校之一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1957)为例,这所坐落在纽约市的公立高校在短短50年间就发展成为拥有24000多名在校生、14500多名教职员工的研究型大学,在城市建设及区域的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8]。相对于公立高校,纽约私立高校的起步较早,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凭借着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感知以及对自身办学特色的准确定位,私立高校在办学上也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在2015年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9](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中,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洛克菲勒大学(Rockefeller University)等私立高校均稳居前列,三所一流大学取得的卓越成就铸就了纽约高等教育享誉全球的品牌实力。另外,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和经费的相对紧缺使得纽约的私立营利性高校依托法律认证、市场开发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得以发展,它们在整个高等教育市场化大潮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为纽约非营利性高等院校,特别是公立高校的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正如美国营利性协会( The National Independent Private School Association)所言:“不要对教育的营利性有什么顾忌, 要自豪地说出营利性学校对美国教育的贡献。”[10]近年来,纽约的不少传统大学也开设了营利性的教育分支机构,如纽约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School for Continuing Studies)、哥伦比亚大学的数码媒体分部(Morningside Ventures)等。
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然到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到全球网络中来,知识的流动也更趋全球化”[11]。在这股全球化浪潮中,纽约市清晰地意识到了“全球化对大学和城市的影响力以及大学在推动城市社会变革中的角色与作用”[12],不仅通过调整生产结构,致力于实现从传统的消费城市、金融城市向高科技城市、绿色城市转型,更是将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多元化巨型大学、全球性大学视为纽约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按照《纽约市2030年总体规划》(New York 2030 Plan)的要求,纽约市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将积极调整自身目标以回应新的城市定位,努力提供更加全面的、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度衔接的教育与培训,充分发挥其在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火车头”作用,着力建成一个“更绿色更强大的纽约”[13]。
二、世界城市纽约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
纽约高等教育从殖民地时期小型的文理学院,发展成为如今拥有各类院校的复杂系统,总体水平已居美国乃至世界前列,其在增强世界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对纽约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可以管窥纽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几大特征:
(一)分层多样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客(Derek Bok)在《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曾指出:“美国大学的多样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它有小规模的学院和大规模的大学,宗教的和世俗的学府,专为男性或女性开办的学院和男女同校的学院,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专业学院和文理学院,种类之多,不胜枚举。”[14]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缩影,纽约高等教育充分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这一鲜明特色。如前所述,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立足于城市發展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方需求,纽约逐步建成了一个类型多样、层次分明、公私立教育协调发展的多元化高等教育体系,既包括研究型大学、综合大学,还包括一大批社区学院、开放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是纽约高等教育的翘楚,虽然其数量仅占纽约高等教育1/5左右,但它们却是纽约高科技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同时,更是以高水平的科研产出和专利成果支撑着纽约高等教育庞大而复杂的知识系统。纽约市立大学是纽约综合大学的代表,多年来,其为纽约市及纽约都市圈培养了大量代表社会转型方向、以服务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发展至今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市立大学和全美第三大大学系统。2年制的社区学院包括普及学院和技术专科学院,主要招收高中毕业中成绩较低的学生使其掌握具体的专业技能,为城市建设提供职业技能型人才。而函授大学、暑期大学、业余大学等开放大学向纽约社会各阶层、各年龄的人群敞开了大门,它们对于提升城市人口素质、增强城市软实力可谓是至关重要。这一分层多样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不仅有利于高校准确定位、合理分工,承担不同的角色,同時,在动态调节上也具备较强的灵活性,能敏锐地感知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新变化,并通过财政手段与市场竞争及时、准确地调节各类高校的比例。克拉克·克尔(Clark Kerr)曾在《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一书中对于美国高等教育的分层多样提出过担忧:“是定位于本科训练、哲学博士学位、还是专业学位抑或科学研究,大学处于角色迷失中。”[15]但不可否认,正是因为层次性与多样性,才使得合作-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得以形成,有效地保证了纽约高等教育系统的高质量和高效率,进而推动世界城市纽约的各方建设与发展。
(二)内外兼修的国际化发展策略
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認为:“在教育领域,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相伴而生的概念是‘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政府、大学及院系为了应对全球化的影响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项目或措施。”[16]其既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也是包括纽约在内的世界城市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共性特征。纽约高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建设工作,不仅积极地在教学与科研中广泛利用和吸收国外的学术、文化、教育信息,并且还通过人员国际交流、兴建海外分校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教育与学术的跨国合作,通过上述措施,纽约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得到了显著的增强,同时有力地提升了世界城市纽约对全球局势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自下而上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17] 。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选择行之有效的国际化推进策略可以说至关重要。纽约高等教育推行的是内外兼修的国际化发展策略,即对内将国际与比较的视角深切地融入到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所有使命之中,努力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和国际化水平;对外则将明确的赞同、积极的态度、全球的意识、超越本土的发展方向落实为具体的全球化战略,大力推进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基于国际化的办学理念,纽约高校在具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中,多方采取措施,积极推进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如纽约圣约翰大学(StJohns University(New York City))为旨在培养非英语国家英语教师专门开设了“对外英语教学”课程。哥伦比亚大学为开拓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创建了专门针对本科生的“全球虚拟课堂”等。在积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同时,纽约市每年还对外派遣与招收大量的留学生和教师,积极促进人员的国际流动,提升高校办学实力。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公布的《2015年门户开发报告》(2015 Open Doors Report)[18]显示:该年度在美国际学生录取最多的高校是纽约大学(13178人),哥伦比亚大学排名第三(12334人),两所代表院校在国际教育方面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纽约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此外,为突破传统的空间限制,获取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其世界城市地位,纽约高校还通过多种途径,致力于高等教育跨国合作的深化与扩展。纽约大学便是其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近年来,为实现“打造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大学”的国际化发展目标,纽约大学在世界各地积极开展跨国合作,截止目前,已建成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校亚洲分院(NYU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Asia,2007)、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NYU Abu Dhabi,2010)和上海纽约大学(NYU Shanghai ,2013)等海外分校,以及位于伦敦、柏林、巴黎、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的10个学术研究中心,有力地提升了纽约大学的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19]。
(三)高度发达的创新创业教育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2011年创新报告》(The American Innovation Strategy Report 2011)中指出:“在全球经济时代,地理优势、廉价劳动力甚至是资源都已不再是最大的財富,唯有创新是通往未来的钥匙,也是国家或地区在世界舞台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20]事实上的确如此,根据美国经济学会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经济中出现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利用(或开发)高天赋员工生产新产品并对其贡献进行回报的过程。”[21]回顾纽约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不难发现,大学在这一过程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中坚力量。纽约是美国典型的区域“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着眼于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纽约一直非常重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强调高等教育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强调开发个性,着力于培养学生们的原创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被誉为“IT精英的摇篮”的纽约大学理工学院(New York University Polytechnic School of Engineering)堪称创新创业教育的典范,其独特的ie2(invention,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 ship)教学模式,培养了大批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军人物,推动了诸如心脏起搏器、条形码扫描仪、自动取款机、触摸屏等许多重大发明创造的诞生[22]。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生产的新模式悄然形成,“模式2”、“学术资本主义”、“区域创新体系”等概念的纷纷出现进一步昭示着大学不仅要履行教学和研究职责,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发明、创新和创业,实现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的商业化。基于这一发展趋势,纽约的各类研究中心、孵化器、科学园等通常并不单独设立,而是大多设在大学校园内,如纽约大学的丹波孵化器(DUMBO Incubato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奥杜邦生物医学科技园(Audubon Bio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等,如此不仅能够直接、有效地借用大学的各种资源为大批新兴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物理空间、基础设施和服务,同时也能够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体验式学习的场所,鼓励师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使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掌握广泛的应用能力,教师们积极参与产品研发、技术发展和创办衍生公司。正是积极依托高校培养和汇聚创新创业人才。近年来,纽约的城市创意产业得到了繁荣发展。据美国邓百氏(Dun & Bradstreet)公司201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纽约市共有33173家创意企业(Art-Related Business),合计雇佣员工238127人,各类创意活动的开展为纽约的城市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23]。概而言之,高度发达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纽约世界城市地位的确立与巩固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纽约之所以能从19世纪末全美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发展成为今日主导全球金融、科技的世界城市,纽约高校发达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说居功至伟、功不可没。
(四)双向互动的校地合作模式
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高等教育是一个拥有高知识储备、高智商水平和高研究能力的领域。因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以及依存性也随之越来越高,而这种来自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认可,同时也反过来进一步提升了高等教育对区域尤其是城市的依存度。“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高度概括了高等教育与城市之间的这种高度依存、互动发展关系。纽约十分重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互动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纽约的赠地学院就强调“在不排斥科学、经典学科和军事战术课程的前提下,教授与农业和工艺有关的学科”[24]。为纽约的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实用型高等人才。时至今日,为了更好地向纽约市和纽约州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2004-2012年纽约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Statewide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2004-2012)继续强调大学要积极“与政府和社区组织‘合作,明确高等教育应关注社会需要;与商业或其他机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25]。纽约前任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在其长達12年的三任市长任期内(2002—2013),立足于纽约城市定位及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积极倡导“合作”、“互动”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先后出台诸如“增加教育投入、推动科技园建设、加速大学的技术转让、加速发展滨水地带等改革措施,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机构和城市、产业的合作,为纽约的复兴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6]。近年来,随着纽约从传统的金融城市向高科技创新型城市转变,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这种作用尤其表现在其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多高技术含量的智力成果方面。例如,纽约大学目前累计获授权的专利就达767项,其中接近60%已经在城市的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超过70家新成立的创业公司依赖于纽约大学提供的科技成果[27];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研究科学与工程中心也非常注重与产业界的技术合作与产品研发,目前该中心正专注的新型纳米晶体研究,就是旨在为纽约市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型材料。上述合作充分发挥了纽约高等教育机构的智力与科研优势,有力地推动了纽约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以及科技产业的深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纽约高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纽约高等教育的一种价值体现,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进一步促进了纽约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与繁荣。通过深入的校地合作,纽约高校不仅获得了大量科研经费,增加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丰富、拓展了自身的资源配置与发展空间,更为重要的是,纽约高校的学术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一过程之中得以充分彰显与释放,它们为纽约高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与科技支撑。
三、世界城市纽约高等教育对北京的现实启示
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此举顺应了国内外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态势,也对北京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大力发展北京高等教育积极推动世界城市的长远建设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纽约高等教育的演进历程及发展经验对于当前正在致力于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設的北京的高等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价值。
(一)优化首都高等教育结构,构建分层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
从纽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可以看出,随着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市建设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迫切要求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与之相适应。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早在2003年已达到52%,在全国率先进入普及化阶段,但结构不适切引发的高校发展同质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北京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水平。英国学者迈克尔·夏托克(Michael Shattock)曾指出:“多样化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应是创建和维持各类不同的高等教育,且使各类高等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28] 有鉴于此,当前北京高等教育应该积极借鉴纽约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按照统筹资源、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彰显特色、服务发展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既要加强统筹,鼓励和支持高校分类协调发展;又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各自类型和层次上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最终构建起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多样化的首都高等教育新格局,集约化发挥整体功能,积极服务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二)实施内外兼修的发展策略,积极提升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荷兰高等教育政策专家尔根·安德斯(Jurgen Enders)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被视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但关于国际化目标的实现方式却有着足够的战略选择空间。”[29]纽约高等教育之所以能享誉全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战略选择上奉行内外兼修的国际化策略。与纽约相比,北京高等教育在国际化发展策略上偏向内修,尤其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距离世界城市高等教育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基于以上经验与不足,今后北京高等教育应采取内外兼修的国际化发展策略,积极提升北京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首先,要通过强化师资培训,建立起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国际化氛围。其次,应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慎重遴选境外合作伙伴,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优势互补,力争强强联合。在加强自身办学实力和坚持“引进来”战略的同时,还应该发挥北京高等教育的优势,大力推进“走出去”战略,积极探索在境外设立教育合作联络、教师培训、学生交流基地以及创办海外分校,提高汇聚和整合优质境外资源、推进务实合作交流的能力,努力提升北京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这也是北京高等教育今后服务世界城市建设和应对国际化挑战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动北京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
近年來,北京市紧密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尤其强调通过“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纳入学分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重点解决高校创新教育普及化不高、毕业生创业水平低等问题。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特征,不是单纯的理论和知识传授就能够完成的”,必须融合于人才培养的整体之中,构建理论与实践并进的培养体系。纽约的创新创业教育之所以高度发达,除了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外,更是因为其通过鼓励师生参与创新实践、建设校园创业实训基地等不断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今后北京高校不仅要紧跟世界城市建设的需要,建立起具有专业特点、高校特色和行业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还要积极鼓励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支持初创优秀团队建设,助力师生实现“创业梦”;此外,还要全面整合优势资源,继续支持诸如北大创业训练营、清华X-lab实验室等高校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努力形成“中关村大学生创业一条街”与中关村、沙河、良乡三个大学生创业园为代表的市校两级创新创业服务基地,以创新创业推动北京世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四)着力深化校地合作,实现高校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双赢
众所周知,大学对所在区域的产业结构、竞争优势以及发展远景具有显著影响,也往往通过介入或影响本区域的产业群而获得更快发展。北京市拥有全国 55%的高等院校和科研资源,同时地处环渤海地区最为活跃的区域——京津冀都市圈,其高等教育在与城市及区域的合作互动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北京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积极“牵手”与首都区县的合作共建,在推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当前也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校地合作缺乏制度保障、重点领域的深层互动有限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北京高等教育在首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距离建成能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一个知识和技术强力支撑点的高校创新体系仍存在较大差距,未能真正成为世界城市建设中的助推器和引擎。我们知道,纽约市的校地合作具备完善的政策与制度保障,其高等教育能够在为城市发展提供高科技成果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办学实力,这些正是北京应当重点学习之处。今后,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双赢,北京市应在政府、高校和企业等多層面建立起促进校地合作的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的统筹与规划,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创建激励机制,以完善的制度激励与保障师生投身校地合作活动中;加强高校与区域在高科技领域的深层互动是深化校地融合、提升合作实效的关键,应继续鼓励和扶持类似北大青鸟、清华紫光等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孵化出来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以此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在更高规格、更深层次的互动双赢。
参考文献:
[1][英]彼得·霍尔世界大城市[M].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3
[2] Th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New York Citys population [EB/OL]. https://wwwcensusgov/popest/data/indexhtml
[3] 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0
[4] [美]罗杰·L·盖格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126-145
[5] Eldon L Johnson The Dartmouth College Case: the Neglected Educational Meaning [J].Journal of the Early Republic, 1983(3):45-67
[6] 郄海霞美国研究型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 Henry WasserAmerican University and Universal Higher Education: The “Open Admissions” System at CUNY [J].Higher Education,1973,2(2):151-159
[8] Stony Brook University About Stony Brook [EB/OL].http://wwwstonybrookedu/sb/aboutsbshtml
[9] Center for 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15 [EB/OL]. http://wwwshanghairanking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5/USAhtml
[10] Gerald W Bracey The War against Americans Public Schools: Privatizing Schools, Commercializing Education [M].Boston: Allyn and Bacon, 2002:136
[11] Alice SY Chow, Becky PY Loo Applying a WorldCity Network Approach to Glob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ualization,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Lists of World Cities [J].Higher Education Policy, 2015, 28(1):107-126
[12] Robert ARhoads, Amy LiuGlobalization, 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J].Higher Education, 2009, 24:273-315
[13] City of New York PlaNYC 2030——A Greener Greater New York [EB/OL]. http://wwwnycgov/html/planyc2030/html/theplan/the-planshtml
[14] [美]德里克·博客美国高等教育[M].乔佳义译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13
[15] [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6
[16] Altbach PG, ReisbergL, Rumbley LE Trends in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Tracking an Academic Revolution,2009[C].Paris: UNESCO, 2009
[17] Jane Knight A Shared Vision? Stakeholders Perspective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anada [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1997, 1(1):27-44
[18]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The 2015 Open Door Report [EB/OL]. http://wwwiieorg/ResearchandPublications/OpenDoors
[19] New York University Global [EB/OL].http://wwwnyuedu/globalhtml
[20] A Strategy for American Innovation: Securing Our Economic Growth and Prosperity [R].Washington, DC: 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 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 and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2011
[21] Andersson Fredrik, Matthew Freedman, John Haltiwanger, Julia Lane and Kathryn Shaw Reaching for the Stars: Who Pays for Talent in Innovative Industries?[J].Economic Journal, 2009,119 (7):308-332
[22] NYUPolyi2e [EB/OL].http://wwwpolyedu
[23] Sharon Zukin, Laura BraslowThe Life Cycle of New Yorks Creative Districts: Reflections on the Unanticipated Consequences of Unplanned Cultural Zones [J].City, Culture and Society, 2011, 9(2):131-140
[24] Arthur Levine Handbook on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M].New York: Proquest Info & Learning, 1978:97
[25] The Board of Regents 2008 Progress Report on the Statewide Plan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4-2012[R]. New York: New York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2008
[26] 郄海霞,陳超城市與大学互动关系探讨——以纽约市与其高等教育的互动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1):73-79
[27] New York University Office of Industrial Liaison Technology Transfer at New York University[EB/OL].http://wwwmednyuedu/oil
[28][英]迈克尔·夏托克高等院校宏观调控管理[M].丁安宁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56
[29][荷]尔根·安德斯,陈洪捷,吕春红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民族国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3):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