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 高亮亮 纪德鹏
[摘要]系统耦合理论运用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实现教育耦合效应的重要途径。通过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模块化整合,并将各种知识模块进行耦合,其效应大于各个子模块的简单相加效应之和。消除阻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效度的影响因素,增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效度,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计划、教学资源体系、实践体系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创新。
[关键词]创业教育;专业教育;耦合;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6-0005-05
2015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激励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创业熱情也日渐增高,但是高校在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方面的教学改革却显得缓慢。传统的大学教育以专业教育为主,以对学生进行某方面专业知识的培养为目标,侧重于理论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创业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利用和转化专业知识,实现专业教育的社会价值。但是,对于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实现专业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问题。将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模块化划分和耦合,可以实现这两类知识的融合创新,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知识模块化与耦合理论
耦合本是物理名词,是指两个以上的系统在相互发生关系的过程中,由于相互联合和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新功能或新现象[1]。两个子系统耦合以后,表现为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联结、配合,形成独特的强于任何两个子系统的相加之和的整体功能。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这种作用和影响是系统的,既有局部的特征,也有整体的表象,是典型的耦合关系。
(一)知识的模块化与耦合关系
1962年赫伯特·西蒙最早提出了“模块化”(modularity)的概念。如今,这一概念早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将知识进行模块化划分是其中的应用之一。赫伯特·西蒙认为“模块化是一种在进化环境中促使复杂系统均衡动态演进的特别结构”[2]。卡力斯·鲍德温和金·克拉克认为模块化是一种战略,模块化的划分使复杂的知识系统变为清晰的模块,既保持了每一模块的相对独立性,能够单独发挥作用,又能与其它模块耦合形成大的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
将知识模块化划分以后,每一个模块的知识都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知识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式的,是一个与其他知识模块子系统有联系的作用体。多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可以产生联动效应,使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耦合更有利于学生整体知识水平的提升。
(二)模块化知识的特征与矛盾
相对于特定知识领域来说,其中各知识模块都是这一知识系统的子系统。每一个知识模块,当其与领域中的其他知识模块组合时,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离开了这一知识领域其他知识模块的支撑,这一模块的价值将难以实现。所以说,知识模块是特定知识领域或者知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整个知识领域或者知识系统具有部分性特征。
模块化知识之所以能够组成一个独立的模块,就是因为这部分知识能够相对完整地解决某一问题。一个知识模块一方面能与特定领域中的其他知识模块一起构成大的知识系统,另一方面也能按照自身的构成实现自己的功能。
不同的知识模块能从属于不同的知识领域。比如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要想让不同知识模块有效地结合,而不受到彼此的负面影响,必须解决以下矛盾:首先,不同知识模块之间必须进行某种形式的耦合,构成更大的知识领域或者知识系统,成为其中的一个部分;其次,要保证知识模块的相对独立,否则将无法实现这一知识模块的功能,也就不能称之为一个知识模块了。
(三)松散耦合理论
松散耦合的思想早期用于研究生物与完型心理学。卡尔·威克在1976年将松散耦合理论进行组织分析,经过十几年的应用,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识松散耦合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各个知识模块具有独立性,能够单独发挥作用,当多个知识模块耦合后构成一个知识整体,又会出现新特点,发挥出不同于单个模块原有效应的巨大作用。但各个模块也没有因为耦合而失去自我特征,表现为整体特征和各部分特征的同时存在,即为松散耦合系统[3]。
松散耦合理论启示人们,既可以考虑知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可以考虑每一独立知识自身的独特作用,介于能进行控制和完全不受影响之间。应用这一理论可以描述特定知识领域或者知识系统为一组异质性、结构化的知识结合体,尤其是对于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这样的跨领域结合体。
二、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耦合模型建立
松散耦合理论给了人们跨领域研究知识结合、协调的方法,但并不是知識的结合、协调就能带来实际的社会价值,还必须考虑能力的问题。设计耦合概念模型一般将创业教育分为包括创业知识和创业实践,专业教育分成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
(一)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耦合关系模型
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实际分散于不同的课程中,而不同的课程又是由各自独立且相互关联的知识模块构成的。技能训练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同的实践环节存在着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实践模块,每一个实践模块训练各自范围内特定的能力。( 如图1)
将耦合模型进行修正,在明确各知识模块及实践模块整合后,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如图2所示:创业知识模块包括知识模块一(企业管理知识)、知识模块二(财务知识)、知识模块三(法律法规知识)等。对应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知识知识模块一、专业管理知识知识模块二及专业所属行业法规知识模块等。耦合方式和结果就是创业知识模块作为通识性的知识在专业或行业公司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创业能力指将企业管理等通识性技能与专业特点、行业特点相结合,提出针对性很强的具体措施或方案并具体落实。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矩阵分析
由于专业教育存在时间已经相当长,专业教育的知识模块和实践模块已经处在相对完善和稳定的状态。因此,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耦合并不复杂。图3将从创业知识整体性和创业知识模块独立性两个维度构建松散耦合理论映象矩阵,表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不同耦合形式。
第I象限紧密耦合。这一象限中创业知识具有高整体性特征,知识模块间独立性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创业知识模块间关系紧密,不同创业知识模块以一体化的形式存在,而与专业知识模块无直接联系,表现在耦合形式上,典型的是创业知识以独立课程形式存在于专业教学中。
第Ⅱ象限松散耦合。这一象限中创业知识有高的整体性特征,创业知识模块存在较高的模块独立性。在这种耦合状态下,创业知识、专业知识模块是各自保持独立特性的个体,在不同知识领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专业特性。这种结果的实现,需要通过对创业知识模块和专业知识模块进行集成,集成过程要考虑到创业知识的整体性,也要重视创业知识模块与专业知识模块间的匹配关系,以达到最好的集成效果。
第Ⅲ象限非耦合。这一象限中的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耦合状态,既没有创业知识的整体性,也没有创业知识模块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在专业教育中不存在创业教育。
第Ⅳ象限离散非耦合。这一象限中创业知识的整体性低,而其知识模块的独立性高,创业知识没有整体性表现,且与专业知识模块间不存在直接的耦合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均处在大量知识构成的更大的知识系统中,也就是说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均保持高度的独立性,两类知识模块间没有直接互动关系,其教育效果只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接受与理解能力。在这一耦合状态下,学校选择创业成功人士到学校定期开设创业讲座,将会大大增强耦合程度,因为成功者的经验一般都是跨学科、跨行业的。如果这个更大的知识系统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则可以深入探索如何在创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离散的状态下,建立起两者的联系,以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 影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耦合效度的阻力
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模块化划分和耦合无疑能够给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带来更多的机会,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实现剔除影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效度的因素,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动。当前我国创业与专业教育耦合的阻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业教育理念与创业实践需求不匹配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多年,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却依然没有革命性的变革,我国高等学校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高校的计划特征仍然明显。比如按统一设定的招生计划进行招生,学校以专业教育为主,虽然有的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不紧密,而且由于高校自身所具有的非市场特征,使得这种就业教育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企业的需求相脱离,并未达到真正的创业效果。
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启动创业教育试点,自此创业教育开始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 2012年《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才正式提出创业教育纳入高等学校课程教学体系。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创业教育逐渐在各高校展开,但大多局限于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创办创业科技公司等,在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培养方面培养还很缺乏,还没有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二)双师型教师缺乏
师资是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目前实施创业教育的师资,普遍是高校自有的专业理论教师,虽然知识丰富,但由于其没有创业实践经验,因此在指导学生创业时,只能纸上谈兵,达不到实战方面的要求。另外,教师创业又受到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制约,很多好的想法难以变成现实。社会上具有创业经历和创业指导能力的企业经营者,往往达不到进入高校的学历资格要求,师资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三)缺乏系统性的资源与教材
从全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效来看,普遍缺乏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和系统化、融合性教材。有部分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偏重操作层面,如怎么注册企业等,在创业和创新理念教育方面严重不足。创业教育的专业教材,要求知识内容既有较高的整体性特征,也同时存在较高的模块独立性。专业教材的编写必须要有创业教育专家的参与,如何整合专业知识与创业知识,以确保其相关性有利于教学,是影响此种复合型教材出炉的关键。
(四)评价体系与创业教育不适用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而在应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业方面基本没有考核。创业毫无疑问会耗费学生大量的精力,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如何改进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将创业实践效果计入专业课程成绩,会对学生创业实践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学不单是学生的问题,也是高校教师的问题,现有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主要有教学和科研两方面,学生的创业实践效果不会表明教师的工作成绩,因此即使教师有指导学生创业的意愿,也难以转化为行动。
四、激发专业教育与创业创新教育耦合效度的教学改革
(一)改变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
为适应创业创新教育的需求,高校应从教育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开始,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重视创业教育的风气和舆论氛围,这将是传统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现有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做教师的,存在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先天不足,即使受到专业的创业教育培训,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而真正的创业者,大多达不到进高校当教师的学历层次。高校的用人机制实际上削弱了具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但学历偏低的人参与创业教育的可能性。所以,针对师资问题,需要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打破高校人才选拔中的唯学历论,让真正有创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参与开展创业教育。实行校企結合,聘请企业家联合授课将是解决创業教师师资不足的便捷路径[4]。在美国等创业教育发达的国家,高校创业教师多是企业高管或企业家回到学校承担教学工作,一门新的创业课程由专业教师和创业者共同讲授是很常见的事情。
(二)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体系
制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的教学计划。学校应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重新修订,结合学科特点,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并将创业教育教学计划系统化。结合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和专业教育一样进行系统性学习和训练。
建设面向创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知识点一知识模块―课程一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模式,以对创业活动的知识需求为基础,将专业课程体系和创业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划分,本着有利于操作的原则进行划分 (图2),模块化划分可以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性内容学习,有利于将创业知识模块与专业知识模块的耦合,从而实现更大的教育效益的目的。例如,将创业教育与某一学科的专业教育知识进行模块化划分、耦合,首先以教育部规定的该专业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发的专业教育知识点为基础,针对创业活动需求,增加创业方面的知识点,并以此作为知识模块的构成基础,构建完整、系统的课程内容,形成对“模块化”知识产生耦合效应的课程体系。
构建以创业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一是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起校内实训基地,实习过程以任务驱动、项目教學等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技能。二是建立创业平台和孵化基地,将部分论证合理的创业项目付诸于实践,推动创业教育走向真正创业。
(二)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就是将企业项目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可以让学生以完成任务为驱动力,开展独立思考,独立设计活动计划,通过团队协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最终完成任务。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中的任务可以与企业合作设定,也可以与学生的学习计划相结合。企业提供所需资源和实践指导,通过解决企业的实践问题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与不同行业的结合,形成区域经济需求的知识模块,达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目的。
任务驱动型教学过程,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营造企业化教学环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动手能力,以及企业认知与运行能力。也可以校企共同设置学习知识模块,将类似任务整合到同一模块、同一教学任务中。学生在完成項目任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团队协作和分工协作的方式去查阅资料和实验以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完成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可以掌握学习的方法。
(三)建立创业能力培养导向的评价体系
创业指导对教师来说,一定程度上既可看做是教学活动,也可看做是科研活动。因此,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将创业教育相关评价标准纳入到高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当中。在原有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安排创业教育理论及实践类课程,能够促进专业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开展。同时,将学生创业效果与课程成绩直接挂钩,也会使学生的创业活动向现实靠拢。创业文化对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联动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学校也应该注意创业文化的营造。
参考文献:
[1]钱雪亚,王秋实,赵吟佳,周明海.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匹配及其效率影响[J].统计研究,2012(4):45.
[2]张首魁,党兴华,李莉. 松散耦合系统:技术创新网络组织结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9):123-125.
[3]Baldwin,C. Y.,K. B. Clark, Design Rules:The Power of Modularity[M].MIT Press, Cambridge,MA. 2000.
[4] 李红,“双创”背景下应用技术型大学生企业文化教育的价值及路径[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