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

2017-10-19 08:40李仕强
水能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评价方法环境影响指标体系

李仕强

【摘要】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研究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正效应及负效应时需进行科学、合理地分析,因此本文对国内外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依据进行了介绍,并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探讨。最终希望能够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环境影响;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水力发电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目前被广泛地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的兴建在满足发电的同时还可以满足人们防洪、供水、排涝、航运及旅游等需要。从正效应方面来看,水利工程的兴建能够为水生物生长提供丰富的水源,对河流生态能够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同时又能够缓解洪涝时期洪水对沿河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另一方面,从负效应方面来看,水利工程的兴建也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局部的但通常是重大的,且不会随着水利工程的建设完工随之消失,例如改变局部的气候条件,引起降水、水文的变化,严重的甚至导致河流局部断流、水体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改变地质构造,触发地质灾害,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征地移民和自然景观或者文物古迹的淹毁等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准确地分析水利工程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

在进行生态环境效应评价前需先明确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其重要性体现在评价内容的涵盖范围、评价指标的恰当选取、指标体系的建立等全过程中,关乎最终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国内外的学者都没有对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这一概念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从普遍意义上来讲,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是指工程建设及运行对河流生态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各种影响,包括对生物个体、生物群体及生态环境3个方面的影响。

从国内部分专家的研究结果来看,部分专家认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生态破坏和生态修复两种效应的综合;也有专家认为,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外,仅基于生态基础的话,那么水利工程的兴建对人类、自然、野生动植物等的影响是负效应大于正效应。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没有对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估和效应评价做特意区分,环境影响评估在方案实施前,有严格的评估规范和评估步骤,旨在预测对环境系统可能的影响。效应评价则是指水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期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径流减少、沉积扰动、降雨变化、水质变化、水生生态和河岸生态系统的破坏等。

因此,把握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需重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时间尺度方面的考虑,不能仅仅考虑水利工程建成后的生态环境效应,还要考虑工程建设前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运行整个过程。其次是空间尺度方面的考虑,不能仅仅局限于河流生态环境系统,还包括周边陆地、山脉的生态环境系统、气象气候系统、人类社会系统;最后是全面性方面的考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完全都是负面效应,也有例如生态修复的正面效应,当中也包括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整个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中的关键。生态环境的动态发展受到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从众多因素中选择合适的、能基本反映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指标因子是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除此以外,定量指标的数据收集、分析,定性指标的解析也是整个评价中的难点之一。在未来的研究中,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综合的考虑,力求建立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

2.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在目前的评价中,尚未有一套官方的、统一的评价标准。由于在实际的评估中,由于评估对象的不同、当地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不同,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定。但可以在广义的层面上设立统一的评价标准,例如根据评估对象所处的地区,建立分区评价标准,在同一个区域内的评估对象可以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估对象建设规模的不同,建立分级评价标准,同一级别规模的评估对象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根据评估对象工程类型的不同,建立分级评价标准,同一工程类型的评估对象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有了这样广义的统一评价标准,那么未来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将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3.改进评价方法。避免采用单个评价方法或评价体系,借鉴并联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使整个的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智能评价技术的实现也成了现实。在整个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体系中,引入知识工程、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基于此研究开发出一套综合的评价软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问题的可视化和智能评价,从而使得人工更少地参与,提高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另外,GPRS等技术在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估中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

4.流域尺度上生态效应的研究。在现有的水利工程生态环境评估中侧重于单一工程的局部影响,缺乏对多个水利工程建设的综合影响和河流梯级开发的累积影响,因此导致河流流域范围内频繁出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所以,需要加强流域尺度上生态效应的研究,这能够为科学、合理、全面地保障并开发流域水资源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

三、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在为人类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扰动了长期形成的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需要科学地分析和评价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健康和谐地发展。本文综述了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包括生态环境效应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相关学科的發展。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评价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改进评价方法和扩大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尺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侯锐,陈静.国内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评价研究进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4,12(4):

[2]曹永强,倪广恒,胡和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16,27(1):

猜你喜欢
评价方法环境影响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影响的评价要点相关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比分析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
土地开发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关联性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