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上的又一个“文敏”

2017-10-19 22:33周一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2017年9期
关键词:师古华亭画坛

周一

There were numerous calligraphers and painters to enumerate in the Ming Dynasty, such as the “Four Masters of the Ming Dynasty” who made impressive outcomes in the artistic history of China. However, as to the influence to later generations, Dong Qichang was well-deserved the first place.

有明一代,杰出的书画家不胜枚举,如“明四家”声名赫赫,即便置于整個中国美术史长河中也毫不逊色。然而,若论对后世的影响,明末董其昌才是最大的那个人。这一影响有正面也有负面,但无论如何,在其后300余年的美术史上,董其昌是屡被提及、无法忘却的一个人。

董其昌出生于华亭,是华亭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弟子包括王鉴、蓝瑛、袁枢等人。众所周知,王鉴是“清初四王”之一,在清代画坛影响很大。而事实上,“四王”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董其昌的影响,他们的山水画在清代初期的画坛占据主流和统治地位,是清代正统山水画的代表。

然而,董其昌的师古理论很快在清代画坛变为了泥古,毕竟不是每一个师古的画家都能融会贯通,大多数资质平凡的画家只能成为一味模仿古人的复制品。很多人将清代画坛的僵化归因于董其昌,这是不公平的,师古并没有错,董其昌并不是食古不化的代言人。

与绘画的僵化类似,清代书法也陷入了僵尸一般重复、刻版、无趣的境地。虽然董其昌本人有反满思想,但满清统治者却并不在意,以康熙为首依旧对其无比推崇。康熙帝还曾为他的墨迹题过一长段跋语加以赞美:“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

上行下效,董其昌书风在清代开始风靡。其负面影响接踵而至,差劲儿的书家们只看到董氏书法的秀妍、清丽,而不见其疏淡、风骨,这导致清中期声名卓著的大书家也无法再与古人媲美,如被誉为“淡墨探花”的王文治,便是学董的高手,虽已是当世高手,却仍书风纤弱,不可与前贤相提并论。最后,大多数习董的人,书作都沦为甜腻、媚俗一路,连带着将董其昌本人的书法都拉低了档次。

然而,物极必反,当书画界跌至僵化、刻版的最低谷时,变革开始了。绘画界涌现了一批逆反之人,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看似怪异的绘画其实充满了勃勃生机;书法界则突破了传承两千年的帖学樊笼,开创碑学一派,以石刻碑版的古拙之气对抗时风。这些,似乎也可追溯至董其昌的影响,若没有他的风格统治,又怎会产生如此大的变革。

董其昌的绘画理论对后世影响更加深远,一则“南北宗论”将中国绘画辟为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对抗的风格。后世文人画家无不奉此为圭臬。时至近代,徐悲鸿称:“吾尤恨董(南北宗论说)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美术史家俞剑华称:“(南北宗论)是伪造历史,是非科学的。”然而,“南派”“北派”的理论依然作为今天人们脑中挥之不去的概念继续影响着大家对前人的判断。

在董其昌之前,一统中国书画江湖的是元代的赵孟頫。明末,董其昌接过了这个衣钵,成为书画界新的标杆。崇祯十年,董其昌在家中逝世,享年82岁。清顺治元年,南明福王政权以董其昌书画成就与元人赵孟頫相类,授予董其昌与赵孟俯相同的谥号——“文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古华亭画坛
星球撑竿跳高
汪观清:深耕画坛,“牛”劲十足
唯有“师古” 方得“创新”——记退役军人书画创作者夏雪虹
画坛“狂士”的传神写真
——评王晓丹的《雅线意彩》
孙剑:倾听思考 乡村振兴是我的履职核心
浅析赵孟▌绘画对画坛的影响
从晚明文坛“师心”与“师古”的博弈看晚明文学思潮的流变
王铎
华亭煤业超前支护液压支架投用
华亭矿矿压显现与瓦斯涌出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