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宪华
摘要:在我国国有企业中会计信息产权存在严重的畸形性现象,笔者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了会计信息产权存在的原因,包括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行政代理特点及独立升级机制的不完善性等,然后提出了共同治理的抑制模式,希望对国有企业的这一问题解决有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畸形性;解读
一、概况
近年来,由于会计信息的大量涌入,出现了失真的情况,也导致了部分国有资产流失的损失,这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思考,法律界也在不断完善会计法规等体系,但是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缓解和抑制,如何充分信息,避免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畸形性和失真现象的出现,成为国家重视的问题。笔者根据个人的经验认为,会计信息不仅有技术性,更重要的是会产生经济后果性,也就是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国有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各方面原因,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二、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畸形性成因分析
(一)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事前界定逻辑
对于政府来说,具有对国有企业剩余价值的索取权,这就必然要对国有企业进行监督,也就是有剩余控制权利,相应的,国家也就享具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绝对产权,政府通过与国有企业签订契约来获得相应的会计信息,必然会产生较高的费用,因此,可以运用统一会计制度来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规范。不同于国内,国外的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呈现稳定的局面,企业享有所有权,政府进行管制,我国虽然也开始模仿这一模式,但是由于对会计信息分享和管制身份的重合性,因而,整体处于过渡阶段。我国的这种事前界定逻辑模式从企业所有权分享和管制方面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从事后来看,如果对会计信息产权的分享是合理的,意识形态也是合理的,那么会计信息产权理应是高效的,但是,关键在于,如果这种所有权分享出现问题,在伦理道德方面,经营者出现扭曲装填,那么必然缺乏科学性。
(二)事后角度审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畸形性
国有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是将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二者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控制权对国有企业发挥保障的作用。剩余控制权掌握在谁的手中,谁就要对其产生的经济后果负责,这两者如果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就由剩余索取权来决定会计信息产权的分享状态。如题所述,从事后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就需要将社会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考虑在内。
(三)从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角度分析
一般情况下,政府虽然有權利获得索取权,但是由于不能得到相应的剩余控制权,因而就没有保障,这种不匹配的现象,就会导致政府在会计信息产权的争夺中不占优势,毕竟控制权和大政方针的决策权密切相关。此外,国家是否能够获得充足的会计信息,和激励的相容性有关,也就是说,如果国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不能进行转让,政府的激励作用就会无效,也就不能对国有企业进行合理监督,缺乏监督和管理,国家获得相应所需的会计信息必然难上加难。最后,国家一方面又想对国有企业实行监督,获得会计信息,干涉会计信息的所有权,另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的这种索取权的不可转让性,必然会产生矛盾,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会计信息的失真,不能真实反映国有企业的财务情况和经营亏损或者盈利,这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应该具备的核算盈亏的责任也受到影响。
三、共同治理机制和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畸形性的抑制
追根溯源,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畸形性是在机制和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即使运用统一的会计制度,也不能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忽视了事后的执行,或者忽视综合考虑管制和所有权的分享来保证效率,都会导致会计信息的畸形。因此,国家应该完善共同治理机制,这一共同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还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显示出债券的刚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债务契约的刚性约束力量。其次,为了避免国有企业中出现的小股东搭便车的情况,可以借助表决权信托机制和代理机制,从而形成对当局有压力的顾全比例分配,进而提高监督效率,适当的时候,也可以鼓励基金持有股票。再次,共同治理机制的建立要确保国有产权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适当分散所有权。国有企业中的利益相关者必然会关注会计信息,实际上,这就解决了在这场对弈中的动力因素。这一因素将会维持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持续对弈,并提高对弈的效率,进而稳定三角结构,从而最终一致会计信息产权的畸形。共同治理机制离不开事前和事后的监督,也就是事前的遴选和针对事后财务情况进行纠正等,包括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具体的盈利或者亏损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制约,从而对会计信息产权加以界定。
四、结语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国家的控制权利比较大,也占有较大比例的所有权,因此在会计信息产权方面也应该对应占有较大比例的控制权,因此,在对会计信息管制方面有较大的欲望,但是,实际上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存在,在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上,政府和国有企业之间存在博弈,导致了会计信息的畸形性的存在,本文提出了共同治理机制,希望能够对会计信息产权畸形性形成抑制。
参考文献:
[1]杜兴强.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及其博弈[J].会计研究,2002.
[2]林毅夫等.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M].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项怀诚.新中国会计五十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杨瑞龙.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