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乒球王”廖克力:用乒乓球与自己和解

2017-10-19 01:32蔡晓梅向燕妮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4期
关键词:单打小男孩乒乓球

文/ 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 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独臂“乒球王”廖克力:用乒乓球与自己和解

文/ 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 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因那次震惊全国的电车事件,他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但他用超人的毅力,相继拿到了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他的故事就像一部励志小说,触动了许多人。

初见廖克力,是在一家安静的茶室,暖色调的灯光下,单眼皮的男生微微一笑,露出好看的笑容,俨然一副阳光大男孩的模样。如果不是提前了解过他的故事,很难将眼前的他与20多年前的“电车漏电事故”联系在一起。

他的人生因为一次意外重新被改写,他的生活也因此步履维艰。如果不是乒乓球,他或许会一直与自己较真,无法接受自己;如果不是乒乓球,他的脸上或许也很难重新挂上笑容。

这个直径40.00毫米,重量约2.6克的圆球状物体似乎自带魔力,领着廖克力一扫阴霾、一往无前。因为它,廖克力与自己和解,也有了随时随地调整自己“活在当下”的能力,他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内在期待和渴望,通通赋予在这个小球里,时时准备爆发。

远离“阳光”,生活遇“阴霾”

时光倒流至1995年9月18日下午,年仅5岁的小男孩廖克力与父亲乘坐的405路电车突然脱离轨道,打向路旁的变压器,顿时整个车体外层被电光火花笼罩,在乘客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司机打开了车门。

年仅5岁的小男孩第一个跳下车厢,如果他没有回头,或许他的人生也会不一样,可没走几步,小男孩回头一看,却不见父亲在身边,此时的父亲正被一股力量吸到了车门上,出于本能反应,小男孩急忙跑回到父亲身边,试图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拉动父亲……

可是,当小男孩伸手的动作一出,父亲身上的电流瞬间转移至小男孩的身体里,不一会儿,小男孩就陷入了昏迷。

当小男孩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了病床上,全身都缠着绷带。他的右上肢、上臂被截肢,左手严重萎缩,身体多处皮肤被移植,损伤程度为二级伤残,先后在重庆、北京等地先后进行了13次大手术,才活了下来。

其实,伤口不单只是在小男孩廖克力的身体,心灵与意识上的伤口才最疼痛。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大后的廖克力开始接收到来自这个世界的一些恶意,他开始变得内向,也不爱说话。

“看着空洞的右衣袖、扭曲的左手,我痛苦过、困惑过、绝望过,甚至想过轻生……”内心的煎熬让他曾无数次自我否定,又无数次地想得到一个结果: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上天对我这么不公平?

2001年,父亲看着日渐沉默的小克力,开始带着他到两路口的大田湾体育馆去运动,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与这个世界亲近,直到后来廖克力遇到了乒乓球路上的启蒙教练林萍君(前重庆康德俱乐部的主教练)。

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廖俊光带着廖克力在体育馆的窗口观看林萍君带着队员训练,休息间隙父亲询问到:“我的孩子是残疾人……”林萍君立即邀请父子俩进来,她发现小克力身形挺好的,但很胆怯,别人看着他也会不好意思,这是林萍君对小克力的第一印象。

后来,林萍君开始教小克力握拍打球,一位失去了右手、左手严重萎缩的重残少年握拍手是弯的,无论如何也无法把球打上球台。失去了右手,平衡性也相应变差的障碍让小克力好几次在训练中,打着打着,拍子就从手中飞了出去……

受伤的手指力量很小,连拍子都握不稳,更别说击球了。失败的沮丧吞噬着少年的精神世界,他也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父母与教练、以及亲朋好友一次次的鼓励让小克力有了迎难而上的勇气。此时的他,选择坚持更多的是为别人,而非自己。

廖克力与父亲廖俊光

“历经磨难”,入选国家队

没受伤之前,廖克力原本喜欢踢足球。后来“迫于无奈”,对抗性小的乒乓球运动成为他的首选。“放弃踢球很痛苦,但自己的身体确实无法承受。”这是廖克力对自己的深刻认识。

2004年,廖克力前往陕西银河乒乓球学校开始专业训练,后来又到了山东鲁能乒乓球学校和健全的小孩一起打球。

来到陌生的城市,呼吸着陌生的空气,开始一个人的生活,却让廖克力开始慢慢放下防备。远在异地,原本不爱说话的他,慢慢地打开着自己的心结,这一切皆因乒乓球。

在那里,小小少年随着孤独与寂寞的历练,面对着陌生的面孔和异样的眼光,日复一日的训练,任凭拍子把手指磨得血肉模糊、鲜血直流……他的内心只有一个目标:“别人能行,我也可以。”

母亲王元茜去西安看儿子,只见儿子一个人用右脚按住袜子,左手抓把刷子,洗得很是费力,见此情形,她的眼睛一下就红了,强忍住泪水劝儿子跟自己回重庆,“你现在跟我回家还来得及。”廖克力却淡淡地回了三个字:“没什么。”

小小少年过早地明白着要想学会一件事,就得付出比常人多无数倍的努力。在这里虽然苦,但他很快乐,这一次,他的坚持是为自己,而非他人。

渐渐地,廖克力疯狂地爱上了乒乓球,“它”不在是迫于无奈后的选择,而是历经艰难困苦后的相依相伴。很快,廖克力就融入了当地的训练,球技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2006年,在山东省残疾人运动会上廖克力夺得单打冠军。同年参加重庆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获男子TT7级冠军。

2007年,转学回到重庆市铁路中学的廖克力,在参加重庆市高中生乒乓球比赛中,面对四肢健全的对手,他顽强拼搏,一路过关斩将,获得了单打第四、双打第五的优异成绩,并取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2009年,在全国残疾人乒乓球锦标赛上廖克力获得TT7级单打第二名,入选残疾人乒乓球国家队。

自此,历经磨难,廖克力重新找回了自信,也逐渐开始“遗忘”那些曾经难以言说的伤痛。他尝试着与自己和解,并努力地与这个世界和解。

他知道自己有过的纠结、抓狂、矛盾、疑惑,终究会如感冒症状一样,迟早都会散去。没有什么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杂乱念头也终有明朗的一天,在变局中,能呼吸已是莫大的幸运。

2012年伦敦残奥会比赛现场的廖克力

2014年世界锦标赛比赛中的廖克力

临危不乱,逆转夺金

在乒乓球的影响下,与自己和解后的廖克力如鱼得水,自得其乐。每天刻苦训练,心无旁骛,朝着自己的目标每天进步一小步。

被问及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比赛时,廖克力谈到了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TT6-7决赛。

他的夺金之路尤为艰难,同时也是带着几分戏剧性的“背水一战”。第一局中,身着黄色比赛服的廖克力面对泰国选手龙罗·泰尼永,在多次挽救局点后,以19:17艰难获胜。

随后,廖克力在先下一城的情况下,第二、三局频频失误,对手龙罗·泰尼永连赢两局,以总比分2:1领先。关键时刻,廖克力临危不乱,立即调整心态,在教练的指导下,抓住对手反手差的弱点,以11:4、11:5连扳两局,以总比分3:2力克强敌龙罗·泰尼永实现逆转夺冠,将人生中第一个大赛冠军收入囊中,这也是重庆运动员在2010年亚残运会上获得的唯一一块金牌。

在颁奖仪式上,获得第三名的中国选手脚不方便,廖克力走过去弯下腰,用肩膀把队友扛了起来……“来自重庆的廖克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再一次让人知道了什么是互相帮助,互相有爱。”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这样评价廖克力。这一个小小的动作,是廖克力对这个世界满满的爱意。

大部分时间里,我们都在独自面对自己。曾几何时热热闹闹、冁然而笑是别人生活中的亮点。“面对苦难,你可以选择沉沦,可以选择自暴自弃,但也可以选择直面人生,乐观向上地活着。”这是廖克力的选择,也是乒乓球带给他的改变,如同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关于未来,廖克力没有做过长远的打算,也没有给自己退路,他的心里只装了一件事:成为奥运会冠军。人生需要的往往就是一些简单的真理,只要你坚信,就可以极其强大,祝福廖克力。

廖克力与母亲王元茜

2016年巴西里约残奥会比赛中的廖克力

人物简介:廖克力,1990年生,重庆人,中国残奥乒乓球队队员,目前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广州亚运会男子乒乓球单打冠军、2014年仁川亚运会单打和团体冠军。2015年国际乒联残疾人乒乓球约旦公开赛单打冠军、团体亚军,约旦亚洲锦标赛单打亚军、团体冠军。

猜你喜欢
单打小男孩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聪明”的小男孩
国际乒联总决赛:中国队包揽男女单打冠军陈梦“四连冠”
跳舞的乒乓球
小男孩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萌萌哒的小男孩
光大传统
——张 浩
乒乓球单打技战术使用段与身体形态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