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宁夏农牧厅
宁夏:创新机制 强化措施
文│宁夏农牧厅
2015年以来,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宁夏农牧厅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节本提质增效,促进草畜产业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两年来,先后在银川市贺兰县、吴忠市利通区、青铜峡市、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宁县5个县(区)开展了粮改饲试点工作。2016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76.53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91%,加工制作全株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209.9万吨,完成计划任务的175%。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新型农牧业结构,促进了种养加一体化,为实现宁夏草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加强组织引导,严格考核验收。粮改饲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因地制宜、种养结合、为养而种”的原则,扎实推进试点工作。一是由自治区和项目县(区)成立督查组,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二是结合宁夏实际,制定《宁夏粮改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宁夏粮改饲试点绩效考核办法》,明确目标任务和评价指标,确保试点工作任务明确、指标具体、责任到位、落实扎实。三是各试点县(区)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工作机制,成立以县(区)政府主管领导和农牧、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粮改饲试点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由农牧局抽调专人负责项目实施,扎实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四是由农牧部门联合财政、审计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考核验收组,逐场逐池进行实地丈量和测算,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考核验收结束后及时公示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2.强化示范带动,推进种养结合。根据全区产业布局,有效发挥区域资源优势,依托引黄灌区农业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和优质牧草产业,积极推进种养结合、为养而种。一是鼓励种植大户与养殖企业签订青贮饲料收贮订单。2016年,共有166个养殖企业(合作社)签订收贮订单,占计划补助养殖场总数的76.2%。同时,试点县(区)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支持规模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采取承包、流转等方式,流转耕地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实现种养一体化协调发展,流转土地面积已占到收贮总面积的22.4%。二是推广应用了一年两茬种植模式。由于气候和种植习惯等因素,宁夏每年仅种植一茬农作物。在粮改饲项目的带动下,2015年秋,全区示范推广了“黑麦草-青贮玉米一年两茬”种植模式,冬牧70黑麦种植面积达到4.2万亩,其中试点县(区)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占60%。据测定,平均亩产鲜草2.7吨(干草600千克),粗蛋白质12%以上。每吨干草销售价格1300元,每亩产值780元,净收入420元。收获后马上种植青贮玉米,平均亩产达到3.2吨,每吨价格498元,亩产值1593元,净收益900元。通过“黑麦草-青贮玉米一年两茬”种植模式推广,每亩纯收益1320元,较单一种植青贮玉米增收420元。冬牧70黑麦草饲喂家畜后,效果良好,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优质饲草产量和农民收入,同时还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3.创新服务模式,增强科技支撑。为了扎实推进粮改饲试点工作,积极调动企业和农民发展“粮改饲”的积极性,从提高饲草料生产和利用效率入手,进一步稳定“粮改饲”的收益,让农民得到实惠。一是组织成立了技术服务专家组,深入各试点县(区),开展玉米种植、收获、加工和饲喂技术指导,明确青贮玉米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指标,及时解决青贮中的技术问题。二是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机械设备优势,广泛开展玉米种植、收割、运输和贮存等全程机械化服务,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确保了青贮质量。三是配合冬牧70黑麦草推广,开展生长期营养成分测定、加工利用和饲喂技术示范,制定了《冬牧70黑麦草调制技术规程》,结合节本增效制定推广了肉牛、肉羊全混合日粮推荐配方,提高饲喂效果,提高养殖效益。
4.抓好关键环节,实现“四个提高”。为了确保粮改饲工作取得实效,聚焦青贮玉米种、收、贮、用等环节,创新技术和模式,充分发挥粮改饲综合效益,实现了“四个提高”。一是种养业收入提高。种植户通过销售青贮玉米,每亩销售收入1593元,比种植籽实玉米高393元。按粮改饲试点76.53万亩计算,预计可增收3亿元。同时,奶牛场增加了优质青贮玉米的供给量,提高了品质,为奶牛群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肉牛和肉羊使用全株玉米青贮后,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0.383千克和0.05千克,效益显著。二是机械化水平提高。试点县(区)积极采取措施,引进克拉斯、克洛尼、约翰迪尔等青贮联合收割机15台,有效缓解了配套机械设备的不足。采用大型设备开展全株青贮玉米收割的规模养殖场户达到213个,占养殖场总数的97.9%以上,收获面积达到73万亩,占总面积的95.5%,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青贮质量。三是全株玉米青贮利用率提高。项目实施前,肉牛和肉羊场主要制作秸秆黄贮。在粮改饲政策带动下,五个试点县(区)奶牛场全株玉米青贮普及率达到100%;肉牛、肉羊场全株玉米青贮利用率显著增加。利通区、沙坡头区、贺兰县、青铜峡市和中宁县全株玉米青贮普及率分别达到55%、35%、33%、46%和34%,比2015年分别增加7、15、18、8和14个百分点。四是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提高。通过青贮玉米新品种筛选和种植、机械化适时收获、标准化加工调制技术示范推广,全株玉米青贮品质得到了显著提高。粮改饲试点县(区)对开窖后全株玉米青贮品质进行了测定,干物质达到30%~35%、淀粉含量28%、中性洗涤纤维≤45%、pH达到4.2~4.3,品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一是试点范围小。草畜产业是宁夏农业战略性主导产业,推进种养结合一定是发展产业的关键措施。符合粮改饲试点条件的县(区)很多,积极性也很高。因此,试点范围亟须扩大。二是补贴标准不统一。由于试点县(区)规模养殖场数量差距较大,导致补助标准出现较大差异。利通区是宁夏奶牛养殖核心区,千头以上奶牛场达到40多个,每吨青贮饲料补助金额仅为27.8元,显著低于中宁县(100元/吨)和贺兰县(50.61元/吨)的补助标准。三是新增试点县订单收贮比例较低。青铜峡和中宁两个新增试点县(市),养殖场和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仅有14家,占养殖场总数的8.4%,导致收购的青贮玉米价格高5%~10%。
一是扩大试点范围,使符合条件、有积极性的县区尽早纳入试点范围,全面推进粮改饲工作。二是建议农业部组织青贮制作和养殖方面的专家,定期对试点县(区)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三是将进口大型青贮专用收获设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按照设备购置价格的30%进行补助,调动购置专用青贮收获机械的积极性。四是加大对养殖业重点县区补助资金的支持力度,按照实际养殖量合理安排补助资金。
今后,宁夏将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技术内容,提高服务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试点县(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协调试点县(区)农牧部门,进一步适当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017年5个试点县(区)调整种植青贮玉米达到50万亩以上。二是积极引导种养殖企业对接。通过开展现场观摩、培训座谈等方式,促进养殖场与种植企业沟通和交流,订单收贮比例达到80%以上,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三是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专家重点开展日粮调配技术培训,提高试点县(区)种植户和养殖场技术水平,增加种养经济效益。四是加强项目督查。按照绩效评价考核要求,采取交叉检查方式,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