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整理 王幸芳 於芮竹
当我们谈论体育精神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采访整理 王幸芳 於芮竹
↑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开幕式李忠/摄
成全体育精神的,不仅仅是在赛场驰骋的运动员本身,更有台前幕后与之关联的诸多的人。诠释体育精神的,不仅仅是“更高、更快、更强”的拼搏精神,更有默默奉献,在等待与坚持中收获更好自我以及超越自我的态度。
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整个开幕式准备的过程中,我最难忘的就是那些辛苦排练的孩子们和创作构思中整个开幕式主题的选择。我要做到和别人不同,挖掘出和观众共通的情感。学运会开幕式的创作紧紧围绕两条主线:学生是主角,运动是根本。因此所有的节目,都在力图展示青少年们一分一秒都不肯放弃的体育精神。
几乎所有体育赛事的开幕都会面临世界三大球——篮球、足球、排球的展示考验。我们决定不请任何明星,就让孩子们来。200多名中小学的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小手都还抓不过球。7月酷暑,孩子们便已开始训练。从8月进驻黄龙体育馆起,孩子们就几乎天天“泡”在了馆里,顶着烈日高温,努力练习颠球的动作。
排练的高峰期,有时甚至从早上8点进场到晚上11点甚至凌晨,我是严要求、高标准,一定要每个节目都确认到细节为止。而这些孩子们也一直努力保持最佳排练状态,再苦再累都咬牙坚持。
① 中小学生在开幕式上的篮球表演吴海平/摄
② 开幕式李忠/摄
③ 碧波展翅李忠/摄
④ 京剧跑酷吴海平/摄
这种青春的活力与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最后汇聚成台上五分多钟的表演《薪火相传》,深深感动了我,感动了整个创作团队,也感染了在场所有的观众。也成了开幕式结束后,观众们普遍认为印象最深刻的节目。因为主题契合了,感情传递到了。
为了植入浙江元素,我们在开幕式精心设置了《碧波展翅》,来展示浙江游泳铁军的奋斗历程。节目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打破会场的桎梏,将整个舞台变成立体的游泳池,给观众营造出耳目一新、如坐泳池底的视角与体验。12名演员吊着威亚,模仿游泳铁军披靳斩浪的身影。我们表达的意思有两层,除了赞颂游泳健儿,还要力图展现浙江人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奋斗精神。
《京剧跑酷》,一开始还是开幕式中比较有争议的节目。有些人会说,这两种东西的结合,会不会有些奇怪或生硬?跑酷,是年轻人中最爱用来挑战并超越自我的极限运动。但仅仅表现年轻人的勇于探索还是不够,我们又加入京剧的表现形式,突出青年在历史中继承并超越的关系,并且用东西文化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将杭州升华到既是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座创新活力之城。这样的创作理念,要贯穿在每一个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契合,才能为作品注入生命力。
未来,当面对更高级别的开幕式,我们一定能继续创新,向世界展示杭州的美与底蕴。
男子标枪:余柯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事业(体育))
男子400米:潘海涛(浙江理工大学金融专业)
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开始接触标枪。刚去体校,我表现特别差,和我同年的人标枪的成绩都比我扔得远,要远10多米,但我就是不服输,这股劲头让我走到了最后。体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小社会,我在里面也学会了为人处事。正是因为在体校的历练,现在让我处理很多事情都游刃有余。我很感谢在体校的8年时光和现在的教练张锐老师。
男子跳远:孙艺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事业(体育))
当然会有想放弃的时候,好多困难想着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我的爱好不离吃,但是已经注册了专业运动员,所以很多时候只能饱饱眼福。
练体育好胜心还是要有的。我们组里训练氛围挺好的,有时候自己不想练,和别的队友赌一下就会激起斗志。比如我跳到多少米算我赢,跳不到算我输。赌注一般为一瓶水,简单但会激起你自己的好胜心,会很想去赢。
400米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一个不容易的项目,它让我们不断挑战自己的身体极限,和乳酸作斗争,训练也经常累到在地上打滚。
我会激励自己,忍别人所不能忍,梦想本就不那么轻易实现。看到那么多集训运动员在那么炎热的场地训练,自己也不想落后。
男子跳远、三级跳远:张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事业(体育)研究生)
以前我是专攻100米和跨栏的,高中一次省级比赛发现了自己在跳远方面的天赋,所以高二时我才真正开始训练跳远和三级跳,白天正常上课,晚上参加训练。
个人比较喜欢三级跳,感觉很优雅。每天训练的内容差不多,但出成绩的那刻会很享受。
今年我毕业了,这次是我参加的最后一届学运会,既是以队员也是以教练助理的身份。没有想太多,既然选择站在田径场上,就要认真训练,努力比赛。
唐彩斌(杭州市上城区时代小学校长):
吴杭威(志愿者、浙江同济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
上城区的时代小学有68名孩子参与开幕式,他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作为运动员入场的引导员。他们的演出还获得了开幕式总导演崔巍的特别表扬和鼓励。我很感动,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了,准备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成长,长时间的等待,刻苦地坚持、绝不放弃对于孩子来说很有意义。小时候参与大事件,长大了才能干出大事情!
我的志愿者岗位是场内协调,也就是通俗所称机动人员——导演组要找个人传个话,我跑来跑去寻找;门口来个媒体探营,我需要跑进跑出张罗。每天运动的步数在两万步以上,所以,我会在微信朋友圈的运动排名前列。
如果说个人有什么收获,我觉得是做事的态度、责任心,还有待人接物的胆量、方式方法。这次当志愿者是挺忙挺累的,不过我觉得很值,不少东西,校园里是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