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寿喜
登高是古代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西汉《长安志》记载,长安近郊有一小高台,每年重阳之日,登上高台游玩观景的人数不胜数;故宫御花园至今还保留着清代皇帝登高的假山。古人登高的“原始目的”是避祸消灾,但用现代人的眼光看,秋日登高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秋日登高具有显著的心理保健作用。九九重阳节正值深秋,此时天高云淡,风轻气爽,丹桂飘香,红叶似火。宜人的气候,多彩的景致,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难怪诗仙李白在重阳登高时诗兴大发,写下著名的《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九日天气晴,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
登高,一般就是指民间的爬山运动。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登高的保健作用是:能使肺通气量、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小便酸度上升。秋日登高,由于氣候的独特,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
按照气候规律,我国秋季多半受高气压天气系统控制,虽然气压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但因为山脚气压基数较高,所以登山时气压的降低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包括那些对低气压敏感的病症)。相反,随着高度在一定范围内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秋季气温给人的感觉是不冷不热,但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递减,加之秋季温度的日变化幅度本身就较大,山体温度受小气候影响也难以预料,所以秋日登高,温度变化最为频繁,这对人体健康本身是有益处的: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不断地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中医上的“秋冻”也包含了这层意思)。当然,对年老体弱者,不可一味强调这种保健效果,登高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达到适应空气温度的目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发生不测。endprint
幸福·婚典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