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滨 周瑶 陈之瑶 罗军 梁嘉明 常菁
摘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核心功能是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力军。通过研究提出针对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指数测算方法,并应用广东省内高新区的高企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测算,分析评价相关高新区高企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差异。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区;指数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0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8.001
高新技术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是区域创新主体主力军,创新型集群、高新区创新发展主导力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关系区域、高新区、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200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开始实施以来,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以来,广东、北京、江苏、重庆等省市均以大力促进高企培育发展作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举措,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高企培育政策。根据管理办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有多个方面,但核心功能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高企创新发展指数,跟踪测算高新区内高企创新发展动态,对科学诊断高新区内高企发展的优劣势、薄弱环节,促进以高企培育发展促进高新区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相关指数研究
目前,高企评价指数研究相关研究比较少。张衡等研究提出高企区域发展能力指数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其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贡献和经济效益两个大方面,选去9个指标作为二级评价的指标,指标相对单一化。竺杏月等研究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由 4个一级指标组成,10个二级指标和 22 个三级指标构成,从自主创新环境能力、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潜在自主创新能力评价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指标数量大、内涵更丰富、完整。
高新区评价指数方面研究比较多,最为著名的是中关村指数,该指数由五个分类指数构成,即:经济增长指数、经济效益指数、技术创新指数、人力资本指数和企业发展指数。各分类指数均由3个指标构成,共计15个指标,通过对指数的分析,研究剖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中关村指数侧重对园区环境总体的评价,而企业本身创新发展只是五个分类指数中的一个,且仅遴选企业收入规模、增长速度等方面三个指标。肖永红等从创新投入、孵化能力和创新产出三方面、共13个指标构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闫国庆等研究国家高新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就构建原则、指标选取等相关问题作了重点说明。广东省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包括组织领导与政策措施、产业规模与竞争力、创新资源集聚与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31个二级指标。
在评价测算方面,相关指数主要是在选定评價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进行无量纲化,然后用事先确定好的每项指标的权数对所有个体指数进行加权组合,算出综合评价指数。广东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主要是运用专家打分法,然后通过指标权重汇总分数。
从相关研究来看,指数测算方法比较成熟,但是围绕针对高新区内高企的评价指数研究比较少,且高企相关指数研究或指标相对单一化,或评价指标立足单一年度、总量指标。高新区评价指数偏重于对环境、园区整体的评价。高企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主力军,是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标志性群体,其发展反映了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通过高新区的高企创新发展指数研究可以比较评价不同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差异。
2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2.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高新企业发展水平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综合集成”的思路制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指标在科学评价理论框架指引下,设置的指标数据指向明确、采集准确,采用科学测算方面;二是系统性原则,指数指标需全面、客观反映高企创新发展各特征系统;可比原则,指数可应用于不同高新区高企发展水平比较,以及同一高新区不同年度比较,这样就要求指标体系必须在概念、数据、时间空间、计算等方面应基本统一;可量化原则,高企创新发展指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必须满足可量化原则;结合实际原则,火炬统计中高企统计是目前我国高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较齐全、完整、严谨的统计数据,本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也将紧紧结合火炬统计指标来构建。
2.2指数指标体系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遵循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研究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见表1),具体如表1。
(1)总体实力指标包括了区内高企经济规模指标、人数指标、效益指标以外,还设置了资产占比、高企数占比、人员占比、工业产值占比等比值指标,以评价高新区内高企对所在地市科技经济内贡献。
(2)创新投入指标包括了科研人员和科技入两个方面指标,其中科技投入方面设置了RD经费增长率指标,评价创新投入发展情况。
(3)创新产出指标主要是包括知识产权产出和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产出指标主要是参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种类,遴选了发明、软件著作权等两类最具代表性的知识产权,并且增设了反映高水平、国际化的欧美日专利指标。知识产权指标在总量指标基础上,设置了户均指标,以评价区内高企个体知识产权产出水平。成果转化指标主要采用了新产品产值和新产品增长率,前者反映高企成果转化规模,后者反映成果转化效率变化情况。
(4)社会贡献指标包括税收贡献、出口贡献等3个二级指标,各二级均包含了总量指标和响应年增长率指标,从总体规模和动态变化速度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其中税收贡献指标中,除了设置上缴税费总额指标以外,还设置了增值税方面的指标,这主要是因为“营改增”后,增值税的成为主要税种,且增值税与企业创新能力、产品附加值相关性更加紧密。endprint
(5)成长性指标包括经济增长和知识产权增长两个二级指标。所有三级指标均是年增长率,评价高企群体的发展变化态势差异。经济增长包括高企营收、净利润、所得税减免额、总资产等增长率指标。知识产权增长包括授权发明、户均授权发明、欧美日专利等增长率指标。
3指数测算方法
3.1指数测算流程
根据建立了适合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指数指标体系,应用2013-2014年火炬统计数据中广东省9个高新区的高企统计数据进行指数实证测算,具体测算算法流程如图一。指数测算算法详细步骤流程,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各级指数得分测算,这里最重要的处理方法是数据的标准化;另外一部分就是指数权重系数的确定,这里是运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认最终的各级指标权重系数。
3.2数据无量纲化方法
指数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众多,其中企业总数的单位是个数,出口总额和工业总产值指标的单位是金额,比值和增长率指标是百分比,因此不同指标之间的量纲差异也很明显,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常见的数据标准化方法,主要是0-1归一化法、Z-score标准化法,在此采用无量纲化处理方法如下:
xi′=xixmax (xmax=max{xi|i=1,2,…,n.})
说明:这里的xi表示某个指标数据。
3.3离散数据标准化方法
基于各个高新区的高企数据离散情况,广州、深圳高新区数值很大,粤东西北高新区的数值很小,须对离散数据折中处理的,找一个离各个地市总偏差最小的高新区作为测算参照高新区,以测算各年度各高新区的指数。在此我们采用离差平方和最小值标准,遴选参照高新区。
离差平方和(Sum of Squares of Deviations)是各项与平均项之差的平方的总和,统计学中,离差平方和反映了某一个制约因素引起的差异大小。这里通过定义均方离差平方和,反映某个高新区对各个指标的影响大小,因为它是极小型指标,所以其数值越小,影响越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xi.-=1n∑mj=1xij
Si=∑mj=1(xij-xi.-)2
S*i=1n∑ni=1si
说明:这里的xij表示某一个具体的指标值,m表示高新区的个数,n表示指标个数。
3.4指数求解方法
数测算是在选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各评价指标的实际值进行无量纲化,然后用事先确定好的每项指标的权数对所有个体指数进行加权组合,算出综合评价指数。本次研究选择线性加权方式进行指数测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水平指数=∑5i=1wi∑kij=1wijpij
其中w1,w2,w3,w4,w5 分别为整体实力、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社会贡献、成长指数这五个一级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5i=1wi=1。ki(1≤i≤5)指第i个一级指标下有ki个二级指标,wij是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1≤j≤ki)个二级指标的权重,∑kij=1wij=1。pij指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1≤j≤ki)个二级指标无量纲化后的值。
4结果评价与分析
从测算结果来看(如表2),2014年广东省九个国家级高新区高企创新发展情况来看,深圳、广州、东莞高新区的高企创新发展指数最高,在全省高新区中属第一梯队;中山、肇庆、江门高新区的高企创新发展指数最低,属于第三梯队;佛山、珠海、惠州等高新区的高企创新发展指数处于中间位置,属于第二梯队。在整体实力方面,深圳、广州、珠海的高新区指数分列前三名,高新区的肇庆、中山、江门等高新区位列最后三名,整体实力指数直观显示了各高新区高企的规模实力情况。我们同样可以分析各高新区高企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社会贡献、成长性情况,作为分析各高新区高企创新发展以及高新技術产业发展情况的参考。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14年深圳高新区高企创新发展指数中,整体实力指数、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社会贡献等指数均遥遥领先其他各高新区,但是在成长性指数却位列第七名,这表明深圳区内高企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知识产权增长放缓至较低水平。广州、东莞、珠海的成长性指数位列前三,这三个高新区高企创新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参考文献
[1] 张衡, 黄海滨, 曹京京.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发展能力指数测算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1):7781.
[2]竺杏月, 李旭红.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和提升研究——基于江苏省2004-2008年数据[J]. 科技管理研究, 2011, 31(23):6064.
[3]沙磊. “中关村指数” 打造中国“硅谷指数”[J]. 经济, 2012,(11):7273.
[4]尹建华, 王兆华. “中关村指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J]. 经济管理, 2006,(19):1217.
[5]肖永红,张新伟,王其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我国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2012,(1):3124.
[6]闫国庆,孙琪,陈超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04):140148.
[7]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核办法[EB/OL].广东省科技厅网,(2010-06-18).http://www.gdstc.gov.cn/HTML/zwgk/tzgg/12832200068456389849900205605757.html.
[8]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EB/OL].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2016-01-26).http://www.innocom.gov.cn/gxjsqyrdw/xxtg/201602/30ad62f5a4e044bcad68e 13223bc48d0.html.endprint